译者按:中西文学理论的交流

2019-11-13 00:33
长江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王宁西奥文论

李 松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现代语言季刊》(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2018年第 3期(Vol.79,No.3)专栏“中国与西方理论的相遇”(Chinese Encounters with Western Theories),由马歇尔·布朗(Marshall Brown)与王宁共同主编,发表了6篇论文,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一副校长张江教授的《论强制阐释和中国的文学理论建构》(On Imposed Interpretation and Chines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致远讲席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刘康的《关于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元)批评:詹姆逊个案与中国的詹姆逊主义》〔A(Meta) commentary on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China:The Case of Jameson and Chinese Jamesonism〕,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王宁教授的《法国理论在中国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重构》〔French Theories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Theoretical(Re)construction〕,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朱立元的《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终结》(Hillis Miller on the End of Literature),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杰出荣休教授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的《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Western Literary Theoryin China),比利时鲁汶大学荣休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奥·德汉(Theo D’haen)的《论中国特色》(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上述论文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度,具有不同的身份,米勒是美国本土学者,西奥跨越欧美学界,刘康是深耕美国名校多年的华裔学者。他们探讨的法国理论、美国理论、文学存在的未来趋势,以及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公正性、中国文论的特色论等等,预示了中西文论交流的新方向,值得学界重视。当代高水平的中外文学理论家就中西文论进行对话、商榷与论争的情况,目前所见不多。这涉及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中国文论的西方影响,双边学者平等、严谨的深层次碰撞、交锋,有利于克服各自盲见,加深相互的理解,共同推进文学理论向前发展。例如,希利斯·米勒回应了张江的诘难,并且对朱立元、刘康、王宁的文章进行了评价。西奥·德汉对王宁、朱立元的观点进行了评论,并且与张江展开了深入研讨。未必强求观点的一致,也并不迫切要求圆满的结论,双方展开问题时所显示的谦卑的诚意、严密的论证、严谨的规范、推理的过程,相信将推动问题的探讨上升到更高的学术层次。

这6篇论文中,张江、刘康、王宁、朱立元等4位学者的论文都有发表于国内的中文版,而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西奥·德汉(TheoD’haen)2位学者的论文属于英文首发,因此译者不揣粗陋,翻译了这2篇论文,并获得原作者和相关刊物、出版社授权,在《长江学术》发表。需要说明的是,译作只是客观译介,原作者的学术观点并不代表译者和《长江学术》立场。

猜你喜欢
王宁西奥文论
等18岁了会有18岁的梦想
法利怎么了?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的地位、意义及创造性转化
忠言也可以顺耳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Poet, Poems and the art of Poetry in Samuel Taylor Coleridge’s Biographia Literaria
成熟这回事
毛里西奥·德索萨巴西的华特·迪士尼
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