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9-11-11 12:20刘彦军
卷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初探园林植物园林绿化

刘彦军

摘 要: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有美化性、是实用性、景观性一体的效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的绿化效果、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旨在构建绿色生态城市。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应用;初探

1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

第一、创造多重效益。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城市规划的必由之路。园林植物配置使景色更有意义,使植物更有风貌。多元植物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风景线,城市居民观赏绿色园林植物,能够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第二、改善城市环境。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园林植物配置整合了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了更多氧气,调节了城市的局部气候,且净化了城市的空气。第三、保护绿色生态。在新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个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园林植物较多,能够对城市水土进行有效防护,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园林植物配置优化了植物的防护功能,能够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率,保护城市的绿色生态。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因地适宜。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想发挥出其对于园林绿化的促进作用,在配置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如地理位置、温度、环境、土壤等多方面,然后基于此按照因地适宜这一原则进行配置,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植物,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让整个园林绿化设计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2)人文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人文原则也是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而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指的是植物本身的色彩、形体、线条等,在配置过程中,都应切合园林绿化设计主题,才能真正形成和谐且统一的园林绿化设计效果。另一方面,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经济适用性,在配置过程中,按照这一原则来进行配置,才能有效减少后期维护成本,在保障园林绿化效果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园林绿化中有效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除了上述几个原则,还需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进行配置,即在配置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不能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不能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园林绿化设计水平,确保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 园林绿植植物配置常见的缺陷问题

1)植物自身的特点被忽视。园林植物配置期间,不少设计人员重视美观性,但是还是会忽视植物自身的特点,导致一些生命周期较长但是观赏性缺失的植物很难合理应用到其中。如果植物生长发育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周期内会长成壮硕植株,则很容易因为早期对植物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周期的植物未能吸收利用阳光而死亡。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将观赏性与艺术性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素紧密结合,通过突出植株的自然美,将观赏者的关注度凝聚起来。

2)设计专业水平不足。园林植物配置应当具有现代新型的理念。植物配置设计是有相应原理和方法遵循的,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表现出了明显的专业水平较差, 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很多都是没有相应园林植物配置资格证书的,致使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并没有在园林绿化中充分发挥体现出来。

3)设计创新意识不强。城市园林绿化当中可以应用的元素非常多,各种色彩的植物花草、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资源应用不充分,大多都是绿色植物,色彩视觉冲击力不强。多数城市当中园林绿化的设计大多都是相似的,没有突出本城市的地域、历史与文化特色,这些都是设计理念不强的体现。

4 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的策略

1)提高布局的合理性。城市园林绿化需要与城市的布局相符,并起到优化城市布局的作用。为此要充分提高园林植物布局的合理性,在布局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讲究整体美观,应当结合城市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发展情况设计园林植物的布局。比如,当园林设计人员在把握了城市的气候以及绿化要求等情况之后,应当在园林植物布局方案中融入环境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内容,进而提高设计方案的专业性,才能够保证园林植物配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均得以实现。布局设计的时候,园林绿化设计人员要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达到了要求,与当前的城市发展情况联系起来,多吸收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我国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保证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根据季节配置植物。园林植物配置需要结合季节进行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长周期,配置的时候应当选择适当的季节。植物的生长周期对于植物配置方案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春季更适合种植植物,使其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夏季我国许多城市的温度都相对比较高,为了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并给人们创建更凉爽的生活环境,最好是选择乔木这一类的高大型植物,进而增加绿色植物的比例,使植物在夏季发挥出作用和价值。秋季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则更多的要考虑到植物的耐寒性,并使其与其他的园林植物之间产生层次性的搭配感,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可以得到优化。冬季配置园林植物与秋季一样,必须要选择耐寒的植物,同时又要保证植物在冬季的生机旺盛,比如红端木以及天山圆柏等,结合城市的整体特色优化植物配置。

3)符合文化主题。对园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区域园林主题并不相同,在园林主题不同的情况下,应该改变园林内部的植物配置,满足多元主题园林的审美需要。如果园林类属于自然景区,应该突出“自然”特征,尽量展示自然植物的风貌,达到天然去雕饰的效果;如果园林类属于文化景区,应该突出“文化”特征,尽量展示与园林文化相应的植物风姿,使观赏者体味园林的文化气息。园林植物配置人员需要把握文化景区的特征,并根据文化思想调整景观的空间结构等,注重植物的色彩搭配。在佛家文化主题的园林内,应该尽量选择同一色调的植物;在道家文化主题的园林内,应该尽量保持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在儒家文化主题的园林内,应该尽量突出人与自然的互惠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园林绿化的个性化特征,使园林真正成为艺术创造的产物,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

4)根据花期分层配置植物。植物的花期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具有很明显的作用,为了提高园林绿化的水平,应当做好植物花期方面的工作。不同的植物花期有所不同,而且花期容易受到气候以及地理条件的影响,在具体配置植物的时候要明确所选择植物的基本情况。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比较讲究分层栽培,在这当中一般会选在一层或者二层种植花期较长的植物,而其他层次则会种植那些花色不同花期相对较短的植物,一方面是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另外则是为了优化园林绿化的质量。分层配置的合理性往往应当选择混载的方式,将花色鲜艳和花期较长的植物混搭起来,防止偏枯的问题出现,让园林一年四季都可以生机勃勃。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阻碍了城市的进步。结合实际情况,需要重视植物配置的作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不同植物相互搭配,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式,使植物能够发挥出最大化的效果,尽快构建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莲.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低碳世界,2018(12):185-186.

[2]齐楠,卢娜.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8(22):111-112.

[3]罗镜,杨冰,王克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現代园艺,2018(22):162.

猜你喜欢
初探园林植物园林绿化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