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冬 黄亚
摘 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因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状特点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在高职院校如何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最终达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对环境的变化与冲击往往具有更加敏锐的洞察力,而这些变化与冲击在他们思想中引起的波动也最为显著和强烈,易产生困惑、迷惘、无所适从的情绪,为自身能力和前途担忧,从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显突出。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年的统计,当前我国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4以上,有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和谐稳定的突出因素,亟待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因其自身的诸多特点,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在高职院校如何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相比本科生,高职生有着明显的个性特征,他们自我评价较低,学习动力缺失,对未来生涯缺乏规划,缺少群体认同感,行动力欠缺;但同时他们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个性鲜明,价值取向多元。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普遍性、扩展性、多样性等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黄重对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表明,有40%的学生认为自己“容易被人误解”,近30%的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28.8%的学生上高职学校是出于无奈,22%的学生不愿意学习,21.8%的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32%的学生认为前途渺茫,34.5%的学生对择业存在着严重的偏差”[1]。谷霞对吉林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表明,“高职生心理问题排在第--位的是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问题,占37% ,其次是学习问题和就业问题,各占26%和24%”[2]。徐炳谦等对河北某高职院校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3]。
此外,笔者对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49%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问题,在该校的新生心理健康测评中,一级心理问题占11%,二级心理问题占14%,三级心理问题占24%。其中,贫困生、女生的比例较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孤僻、焦虑、抑郁、网络成瘾、社交困难、攻击性、破坏行为等,这些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部分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完善的政策制度,工作落实不到位。[4]虽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却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医院等部门,甚至有的院校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基础设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制定具体的内容和规范,且服务工作宣传不够到位,这势必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许多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分工不够明确,心理辅导老师多由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班主任或者一般思政老师担任,没有聘请专业心理学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不断地充实和提升自己,但许多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经费对他们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导致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
3)教育渠道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都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该课程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定为选修课,课时安排较少,教育理念比较陈旧,这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除了相关课程,部分学校虽通过讲座和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但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际需求。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探讨
1)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更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学工处、宣传部、思政教学部门应该协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任务、内容及实施方案等,对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开展进行组织、指导、监督和管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5]其次,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引进一定数量且经验丰富的专业心理学老师担任心理咨询师,与学生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进行专业的心理沟通与辅导。再次,学校应协同各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社团、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建立从“学校-学院-社团-班级”的管理路径,建立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动态,将学生心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2)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一般来说,心理健康辅导团队应包括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自身领域的优势,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培训会等,增加协同交流机会,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师资队伍朝专业化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我、学习自我调节等技能的主要途径,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其纳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为素质必修课,按照国家的要求安排足够的课时数。并根据高职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针对性地在各年级开设。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育人效果。
3)积极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高职院校在注重发挥心理健康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通过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手抄报比赛、青春辩论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其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辅导工作。通过微信公共平台、高校易班平台、校园贴吧、QQ群、微博等网络形式,定期给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由于网络可以匿名交流,具有隐蔽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让学生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帮助自己缓解压力,走出心理困惑,获得切实所需的心理帮助与辅导。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如何构建良好且富有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系统性、长久性的艰巨工程,需要各个教育工作者、各个高校以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协同配合、常抓不懈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黄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2]谷霞,赵应艳.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3]徐炳谦,张能云.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4]叶星.高职院校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6).
[5]王浩,俞国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
作者简介
吴光冬,男,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黄亚,女,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