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宋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出发,论述了当时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分析了由印刷技术发展所带来出版物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印刷技术影响下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为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印刷技术;出版物;书籍装帧
宋代是个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雕版印刷的盛行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大大影响了当时印刷业的发展,尤其是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使宋代书籍装帧设计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
1 宋代印刷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在整个宋代统治期间,尽管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曾分别在我国北方建立辽、西夏和金政权,他们与宋王朝之间进行了频繁的战争,但在战争的间歇期间,不论南方或北方,也都出现过相对稳定的时期。因此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科学和技术也都得到了发展。北宋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宋代前期一百年间,社会生产迅速促进人口上升增长,大大推动了社会农业的发展,为宋时期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做了必要的准备,同时也推动了宋代印刷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宋代,雕版印刷迅速发展,其技术更趋成熟,北宋时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除单色印刷技术外,更有复色印刷,在印刷品装订、装帧方面也有新的突跛。正如造纸术一样,雕版印刷技术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不可能出现了奴隶制社会。中国奴隶制社会与西方或东方某些地区同时,或甚至晚些,但率先进入封建制社会。
宋代发达的教育也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宋代时期,不仅官学教育门类齐全、书院教育独具特色、私塾教育深入民间、科举制度日臻完善,而且还涌现了许多留传后世、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及其学术著作;再加上此时儒家、释家、道家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在民间流行。这些文献的大量需要,用手一字一画地抄与在纸上已远远无法实现,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印刷技术来满足这一社会需要。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不但能够将书稿中的文字,还能将插图都同时复制出来,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大大节省了费用,提高了效率,非常经济和方便。
总之,“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前代的积累,教育的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和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都是这时期印刷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1]
2 印刷科学技术使不同种类出版物的出现成为可能
宋代统治者一直十分重视印刷事业的发展,他们把出版图书看作振兴文教和巩固政权统治、宣传国力的一项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当时印刷技术的发展。北宋第二个皇帝太宗赵光义(937~997)即位后,迅即于太平兴国二年(971)敕命翰林学士李昉开馆,主持《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三部大书的编纂及开雕工作。这三部书共2500卷,其出版是学术上的重大建树。986年太宗更准奏出版善本《说文解字》等书,皆由国子监组织刊印。后来的真宗赵恒也重视印书,太宗、真宗在位时,公元988~996年刊印“十二经”注疏及正义,1005年又重刻五代冯道“十二经”旧监本,加上1011年印的《孟子》,构成后世读书人必读的“十三经”。1061年完成的“十七史”,其印本精雕细刻,是首次敕命刊印的历代正史。
此时在官府刊刻印大量儒家经典、正史及文学著作的同时,还刊印佛教经典系列从书,主要是大部头的大藏经,这是前代没有的现象。在宋代,雕板良工大多荟萃于杭州,刻印了大量的经书。“如宋初,最艰巨的雕板工程是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于成都开始板印全部《大藏经》,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完工,雕板13万块。”[2]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汇刻佛教著作巨型丛书的空前盛举,开此后历代和其他国家刊刻大藏经之先河。之后南宋于1132年有王永从在湖州刊刻佛藏5400卷,一年之内即告完工,可见刻工之众多和雕板技术之熟练。今日宋版佛经仍有实物遗存,如开宝五年(972)印《大般若波罗蜜经》及开宝六年(973)刊《佛说阿惟越致遮经》等,这些可算是早期之物。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河北巨鹿北宋墓葬中还挖出佛教印刷品的雕版残块,此雕版(残存43.1×12.5厘米)两面雕刻,一面可能为《陀罗尼》经咒及八尊小佛像,另一面刻有阿弥陀佛像,手执长杖,约刻于大观二年(1108)。
只有在造纸技术与印刷技术获得发展时,才能实现这一盛举,大大满足了当时社会的需求。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实力、文化水平,还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印刷科学技术的综合水平。正是由于当时最高统治倡导书籍编纂及时性出版,大大推动了印刷技术的发展,而国子监所刊印本以其质量精良、管理严谨,又为全国出版事业提供表率。上行下效,各级地方政府亦尽其所能,鼓励或自行刊刻大量书籍,使宋代成为印刷技术的黄金时代,同时也使不同种类出版物的出现成为可能。
3 印刷科学技术发展下的书籍装帧设计
从历史上看,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式是卷轴装帧,唐代雕版即多取这种形式,后因为克服卷轴装在阅读时将长卷书页卷来卷去之不便而发展起来的另一种装订形式,将长卷印纸反复折成同样宽(约10厘米)的一叠,露在最外面的书首及书尾用厚纸板加以保护,纸板上糊以丝皮,因这种形式的演变与佛教有密切有关,很多雕版佛经都取这种形式,即称经折装。接下来,为了使书页易于翻捡,而又防止其折裂,出现了另一种书籍装帧形式,即整卷书仍由若干单页纸粘连成的长纸,按经折装方式折叠起来,再用一张厚纸作封面,其宽度为每个折页的二倍,将厚纸一半用浆糊糊在书的首页,另一半粘在书尾页,因而将书页背面包起来。从外观上似卷轴装帧形式,但开卷后每页又有经折装便于来回翻阅的优点,即所谓旋风装帧。
随着宋代雕版印刷技术有盛行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同时大量的印刷品的出现,原先的装帧形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使用起来带来了不便,因此宋代的书籍装帧设计有了更大的进步,出现了许多书籍装帧新形式。装帧形式开始形成冊页装订,版式设计的民族风格也已形成,而插图设计更日趋成熟优美。
蝴蝶装是宋代的书籍装帧新形式之一,这是我国古代册页装订的的最早的形式,也是雕版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雕版印刷技术所刻每块印板及所印每个印张的版面形式,它是一版一页印刷的。这与以前那种手抄书面形式的卷轴装帧已大为不一样,它是为适应雕版印刷技术而改革的装帧新形式。所谓蝴蝶装,就是将每块雕板印好的单独纸页,从中缝处对折起来,即沿版心中折线对折,然后依据页码顺序,把折口一页一页用包背纸包起粘在一起,再用厚纸作为书皮或封面,亦有时将封面用裱有纸的绢护起来,最后形成一册。很明显,蝴蝶装有着版心向内、版外空白,可以裁减的优点,同时便于阅读时翻书、寻找页码以及易于保存。这种适应于雕版印刷书籍的蝴蝶装帧以其独特的风格,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印本书所本,一直影响至今。
到了宋代,其书籍版式设计已经初步定型,由印版所占的面积形成的版面,其版面一般均取长方形,版面正中有较粗的四根边线构成版面区域,构成边栏;每张印纸上版面上下、左右各留出适当空白部分,以保护版面内文字不致损坏,上部空白通称“天头”,下部空白称为“地脚”或“地角”,左右两侧空白作订边或供翻页用。版框内用细的直线划出均匀的界行,界行内是文字,正中间的一行称为“书口”,在版框左栏外上端存借以辨认篇名的“耳子”,也叫“书耳”;在书的首尾、序后或目录后,刻上一个墨图记,称之为“墨围”。同时为便于在书口中线处折叠印纸,在版心装饰有鱼尾及隔线,鱼尾由两个黑三角构成,分单鱼尾和双鱼尾,双鱼尾则使黑三角的尖部相對,从两个三角形交接处折纸。有时还在鱼尾上部版心正中饰一粗线,称为“象鼻”,有助于在版心正中处正确折叠。以上这些边栏、界行、耳子、墨围、鱼尾等,不但构成了我国古代传统书籍装帧版式设计独特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对我国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以及其他设计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宋代印刷书籍的插图,尤其是雕版印刷,在前代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印刷技术及印刷业的发展,使得宋代的插图不仅局限于经文的佛教图像之类,而出现在不同类的书籍之中。宋代的都市文化非常活跃,丰富多彩,反映了生活在都市人民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上。这包含上层社会的如诗、词、史学、哲学、教育、伦理等雅文化,也包含市井细民的俗文化。所有这些都市文化都或多或少反映在当时小说、诗、词等书籍之中,在民间中广泛流传。插图在以上各类书籍中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印刷技术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欣赏水平及精神追求。在这些插图在书籍中,有的是图文并茂,有的是图中标注,有的是上图下文,总之,与书籍中的文字在整体上互相呼应,融为一体,在风格上突出线条美和刀法味,从而构成了我国古代书籍插图设计的浓郁的民族特色。如成书于南宋的《碛砂藏》卷首的扉页插图,大大小小共绘有人物百余人,从构图来看,人物圆润,精神饱满;从形象来看,体态庄重,从技术来看,其线条流畅,总体来看整个画面体现了壮观景象。这幅插图采用了五六种图版印制而成的,并印有刻工陈宁,孙佑等名字,被称是宋代书籍插图的杰作,也是宋代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宋代特定的社会条件促进了宋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宋代科学技术达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同时也使中国古代印刷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而宋代又是上学术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当时的宋儒理学,既不像汉代儒术那样被崇为一尊,更不像明代以后把朱熹思想定为不准逾越的官方哲学那样不可侵犯。在一定程度上,以张载、王安石、陈亮等人所主张的唯物主义的反对理学的观点的一方可以参加讨论,抒发己见。这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同时宋代又是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这无疑对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盛行以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地推动,大大发展了当时印刷业和书籍装帧发展,为当时书籍装帧从版心、封面到封底以及书脊各相对独立的部位,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装饰风格,也为今后的印刷业发展奠定的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第5页,科学出版社,1983年
[2]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第19页,科学出版社,1983年
作者简介
许大海(1969-),男,汉,山东潍坊,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设计历史民间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