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化”背景下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反思

2019-11-11 02:19谢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

谢云

摘要:上海市教委推行的“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相衔接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最根本的基础在小学。问题试图通过分析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兴趣化”理论的指导,寻求“兴趣化”与小学武术教学的契合点,从而使“兴趣化”背景下的小学武术教学可以有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化 武术教学

一、引言

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健身”与“终身体育”。上海市教委推行的“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相衔接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

为使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尽快适应体育课程改革,根据沪教委体[2015]30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育学习的规律,正式启动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

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开始,最初的兴趣的培养在小学完成,这也是提出“小学体育兴趣化”的根本,同时小学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熏陶,促进价值观形成,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阶段。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也一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武术运动一直以来在学校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学生普遍便存在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兴趣化”的提出使得小学武术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契机。

二、小学武术发展现状

中国武术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元素,涉及侠义精神、爱国精神等,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武术进入校园之中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但由于武术自身的原因以及校园客观存在的情况,武术在学校的发展又存在着种种的问题。

1.小学武术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2017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图1是松江区2012年至2019年间经营性武术场馆的数量,据调查显示:目前松江区经营性的武术场馆正在逐年增加,其中钢锋武术俱乐部和敬武武术馆发展较好,在松江有多家分馆。武术场馆的增加说明了需求的增加。社会上又掀起了习武热潮,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也在体育课、兴趣课中加入了武术的内容,试图通过武术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就目前社会和学校层面,武术正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2.小学武术所占课时比重不足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归根结底还是“兴趣化”,大学体育的彰显个性、高中体育的一专多能、初中体育的丰富多样,最终是小学阶段培养的兴趣,要使小学生去喜欢一项运动,从而爱上一项运动,通过这项运动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交流宣泄……我们不知道小学生会对那种运动感兴趣,是的,我们可以去引导、去干预,但我们必须有许多的项目和内容让小学生去接触、去尝试后才知道小学生到底对哪些运动项目感兴趣。

武术是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但又自成体系:门派、拳种、单练、器械、对练……门派众多、纷繁复杂,当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阻碍了武术的发展。在小学体育阶段武术作为一个项目被安排在课程之中,所占课时不多是很正常的,然而武术又是一项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一项运动,动作技法中有踢、打、摔、拿,闪、转、腾、挪……拳谚中就有“拳打千遍、其义自见”“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等说法,以要求学者长时间、反复练习,所以武术又称之为“功夫”。但显然在小学的体育课上长时间反复练习一种运动项目是不现实的。

3.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单一

表1 《體育与健康》中的武术内容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四年级

五年级

纵叉、横叉、压肩

正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

基本步法:马步、弓步、仆步 虚步

五步拳

手型:拳、掌、勾

组合动作:虚步亮掌、虚步冲拳、仆步亮掌、弓步推掌、虚步勾手

步法:弓步、马步

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来看,每个学期中武术能占到的课时数是有限的,这也使得武术项目中教授的也是最基础的。以表1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参为例,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武术内容包括:柔韧、手型、步型、动作组合、五步拳。从构成来看,武术包含套路、功法和散手内容,在武术技术中崇尚礼仪,注重内外兼修,这些远非套路能涵盖得了。

但从现实情况看,小学生的心智和辨明是非的能力仍然欠缺,如果在课堂中突出武术的技击属性,强调功法,甚至是使用器械,小学生之间的玩笑打闹将会对校园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甚至可能增加校园暴力,这将对学校日常管理带来极大挑战,也是学校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

4.小学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的缺失

武术是中华民族体育项目的优秀代表,门派众多、拳种丰富、内涵深厚,其中蕴含着重要的中华传统哲学文化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经验。在中国武术发展中历来强调“武德”教育,并将其视之衡量练武之人人品与禀赋的基本前提。拳谚中就有“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说法,把道德品质作为收徒考核的重要指标。从德育渗透的角度也要求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兼顾文化与武化、武德与武技的和谐发展,培养尚武正德、正道、正仁、正义文武双全、德技双馨的社会有用之才。

而在当下以竞技化为主的体育运动影响下,武术也一直在向竞技化靠拢。学校武术教学过度重视学生对武术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道德和情感的培养,以及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三、“兴趣化”理念对小学武术教学的启示

小学生有着好动、对新生事物好奇等天性,有助于运动爱好和兴趣的培养,而中国的武侠片、功夫电影以及动画片,也在潜移默化地对武术起着巨大的宣传作用,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的增加,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运动必将蓬勃发展,“兴趣化”的提出必将为武术运动在小学校园里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1.必须坚持兴趣为主导的方针策略

“小学体育兴趣化”是指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所创设的游戏中,教学方法与手段力求趣味性、多样性和活动性,达到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最终使学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思想。

兴趣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喜欢一个项目,坚持去从事体育锻炼,武侠影片中主人公的出场都英姿飒爽,动作干净利落,这在无形中也使得小学生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武术的服装、器械、表演都可以作为切入点,调查显示学生群体普遍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不可否认,武术需要基本功的历练,而基本功的练习略显得枯燥乏味,这就是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和练习的艺术了。教师必须始终抓住学生兴趣这个基本点,始终让学生的兴趣停留在武术这项运动上,这是每一个武术人应该思考的。

2.学生在武术学习中必须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学校教育中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道德的培养都关乎人的全面发展。

武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基本技能的掌握,武术相关的知识、武术文化的内涵、武德的要求都应该在课堂中有所体现,中国武术本就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讲究内外兼修,讲究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人的精、气、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与人原则,这也符合现代教育对育人的要求,所以武术是可以和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完美集合、全面育人的一项运动。

3.注重武术文化内涵的整理与渗透

任何一种运动的存在都有它的现实意义,冷兵器时代武术更多的作为一种“杀人术”被人们熟知,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武术功能的重心有了改变,但不变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比如武术练习中出拳讲究“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这不都是我们毕其一生所追寻的人生哲学嘛,抓住小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拳谚理解的似是而非而进行武术文化的熏陶。

武術动作的产生有一部分是古人对动物的观察及模仿创造出来的,武术中更是有“象形拳”这个门类,就是模仿动物的攀爬、跳跃、捕食……许多动作直接以动物的跳、扑来命名,比如白鹤亮翅、双龙出海、饿虎扑食等等,这些小学生感兴趣内容都可以重新整理、创编。从拳谚、动作名称、象形拳入手,用生动活泼的动作与名称为切入点,从而将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

4.小社团 “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

武术所占课时不足,武术内容单一……这些问题在长期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每个项目都需要发展,每个专项的教师都希望自己所擅长的项目能够有更多的课时占比,这也是正常的。

课外的兴趣班和小社团(简称小社团),就变成了专项教师施展才华、感兴趣的学生努力练习的舞台,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这节课理解为训练课,在遵循体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更大程度的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各种拳法、套路、小组合,甚至器械、对练都可以在小社团中开展。毋庸置疑,所有的运动项目都需要反复的磨炼,这也是基本功的重要性,反复练习的时间在小社团中也可以得到保证。校园中从不缺少舞台去展示才华,武术可以登上舞台,展现自我,同时也是扩大影响、宣传的大好机会,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朝夕,把小社团这个“点”做好了,“面”才能够带动起来,武术在校园中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武术是有极大的兴趣的,武术运动不论是在技能、还是在文化方面都是能够新时代做到全面育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

武术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发掘、整理、创编,在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下,在“兴趣化”的理论指引下,武术工作者必须对武术运动在校园中发展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不断的去思考武术在接下来的校园中如何更好地去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可蕾. “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体院学报,2017.2

[2] 冯敏. 开启“三化”模式 培育核心素养[J].小学研究,2017.1

[3] 马达. 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现状与反思[J]. 武术研究 ,2018(11)

[4] 索奇山.广东江门市侨乡武术进校园的发展路径研究[J]. 武术研究 ,2018(10)

[5] 李仲轩,口述,徐皓峰,撰文.逝去的武林[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6] 汪瑞林.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N].中国教育报,2015-5-13(10)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
高中体育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论武术教学在中专院校体育课中的角色与作用
非武术专项体育教师进行武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层次要点及其运用探析
对武术教学中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研究
武术教学的第二课堂
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和对策
快乐体育思想用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实践探究
五步拳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