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的诗句告诫我们,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结合自身经历,提醒我们穷究事理需要的是亲历与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表达的意思基本一致,都强调了“实践”“亲历”的重要性。
考生构思作文时,应紧紧围绕着“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穷究事理需要的是亲历与实践”阐发,最好要有一个小的切入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挖掘出属于自己的选材和内容,将自己最为独到的生活体验和真知灼见表达出来。
病文展示
长路漫漫,贵在亲历
表弟生得伶俐,从小就比其他孩子多几分灵性。后来我家搬家,再见他时,他已读小学二年级,饭席间被大人们鼓动着起来背古诗。一首《清平乐》在孩童软糯的声音中倒别有意趣。我把他搂住,问道:“这词是什么意思?”他有些呆愣:“不知道。”一旁的小姨加入话题:“是老师扩充的诗词,说从小多背些古诗是非常必要的。但毕竟才二年级,都是直接背的。”
我想起我这个年纪时,妈妈捧来一大簇莲蓬,一边剥着莲子一边给我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画面,不由为表弟叹了口气。我总觉得文字、文学这类东西,唯有经过亲历与体味,才能真正融入生命。
曾经看过一本介绍象形字的书,说“熙”这个字,火底,上部那个类似“臣”的部分指女性的乳房,“巳”代表小孩的模样,整个字就是古人根据现实生活中母亲在暖暖的火堆旁喂孩子的场景所造。而在对母性温暖的感触下,“熙”字,自然而然被赋予了光明、和乐、吉祥的意思。
而后世的人们在对于事实的探索、事物的理解方面,也始终奉行着亲身体会、获得真理的信条。晋惠帝的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何其荒诞。但如果细细分析,他说出如此可笑的话,跟他生于皇宫,从来没挨过饿,没有常识,不知人间疾苦有着极大的关系。
你是否听说过“胸有成竹”的典故?该典故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精于画竹,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雨雪,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观察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印象画在纸上。竹子的形象深深烙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非常从容。文同正是有了亲身经历,有自己的体会,才能不视竹而画竹。
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参与、体味无疑是重中之重,那么,放眼人生,拥有自我的经历与感悟,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必修之课呢?
假如你在迄今為止的人生之旅里缺少了某一段需要自己去走的路,那么这还不算糟糕,至少长路漫漫,勇敢地尝试一下、经历一番,依旧是大有机会的;可怕的是那些满足于字面了解或是畏于不确定的前路的人们,那么我很抱歉,你的人生将是难以触及事物真谛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下一次遇见表弟时,该折一支莲蓬给他。
◆拟题过于直白,且“长路漫漫”与正文没有多少关联。
◆从下文看,背诵的应为《清平乐·村居》,这里应交代清楚。
◆有点浅,应该再深入一点。
◆举“熙”字为例后,缺少必要的分析与阐释。
◆文采不足,且不够深入。
◆照应了首段。
●病文诊断
考生采取由事入理、小中见大的构思方式,由生活现象发端,提出观点,并围绕这一中心,多方援引,论证充分。收尾部分既总结上文,又有机地对接开篇,结构完整。
存在的缺憾主要有二:一是拟题过于直白,没有文采,且“长路漫漫”与下文没有多少关联;二是拓展不够深入——倒数第三段虽然递进到了“放眼人生”这一层面,但只是匆匆带过,未能作出诠释。此外,行文表达上也可进一步优化。
●升格建议
一是修改标题,使标题更能展现自己的文采;二是要对倒数第三段“放眼人生”这一层面再作诠释,使作文更加深刻;三是要优化行文表达方式,使作文结构更加合理完整,逻辑更加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