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前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环节,是儿童求知的第一步。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中学前儿童的实际,为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已然成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文章针对幼儿特点,在学前游戏教学中详细制定了激发儿童探索兴趣的措施,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號:G613.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140-01
一、着眼儿童特点,开展健康游戏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他们在这一阶段往往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物会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摸索,这便是我们实施游戏教学的基础。但是学前儿童心智并未成熟,缺少社会实践和经验,尚未形成自主选择能力,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前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尚未成熟,不能承受太剧烈的运动,因此可以开展负荷较小的游戏活动,如老鹰捉小鸡,立定跳远等。这些游戏虽然负荷较小,但学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学前儿童的安全。学前儿童也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智力游戏有利于学前儿童智力的开发,在完成学前基本课程之后,适当的智力游戏也是必要的,如猜谜语、脑筋急转弯、成语接龙等,这些游戏可以促进敏捷思维的形成。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往往也拥有较强的学习模仿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教师与家长的言行而学习和成长,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言传身教,如开展午饭前洗手的模拟游戏,这能使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基本的责任感。健康游戏是符合学前儿童健康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儿童成长成才的好途径。
二、有效利用游戏元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基于学前儿童贪玩的秉性,自我约束力也有所欠缺,枯燥乏味的课堂无法激发学前儿童的探索兴趣,而游戏课堂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包含了游戏元素的课堂能够抓住儿童贪玩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方式,与日常课堂巧妙融合,能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和灵活性,这样的课堂,更能激发学前儿童的探索兴趣,继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前儿童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教师作为儿童的引领者,应积极探索将可行的游戏方式融入课堂,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颁发小红花、奖状等形式激发学前儿童的探索兴趣,从而使学前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下茁壮成长。
三、激发儿童探索兴趣,抓住重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儿童在学前时期所形成的性格是为日后成长成才奠基的关键一步。教师的基本职能在育人,让游戏元素与教学相融合,让教师融入课堂和游戏,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能使学前儿童坦然和教师沟通与交流。良好性格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必备条件,融洽有趣的课堂环境同样是培养学前儿童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等良好性格的催化剂。如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等游戏,既能锻炼和培养学前儿童的团队协调能力,又能培养学前儿童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在这些繁杂的游戏中,选择符合幼儿心理、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好游戏,让幼儿在启蒙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应了解学前儿童的长处,把握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在游戏教学中适时地鼓励和引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前儿童探索的兴趣,还能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2]。例如,教师可以在学前音乐课中对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前儿童进行激励性的教导,使其燃起对课堂的兴趣,重拾自信心。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学前儿童的引导者,需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好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树立良好的秉性,激发儿童探索兴趣,使学前儿童在快乐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甄丽娜.幼儿园主题课程生成路径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8):1-4,8.
[2]韩和鸣.论杜威的儿童兴趣观及其教育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49-52.
作者简介:陈扬扬(1987—),女,浙江温州人,二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