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梁 任占兵 谭先明 元宇
(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2西藏大学教育学院;3深圳大学体育部;4广州体育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破骨细胞活跃,骨矿含量(BMC)丢失迅速,极易导致骨质疏松(OP)的发生〔1,2〕。OP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老年疾病〔3〕。据国际OP基金会统计,绝经后妇女是OP的高发人群。OP的最大危害是导致OP性骨折风险增加〔4〕,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6〕。BMC下降是引起绝经后妇女OP的根源〔7〕,研究发现运动、饮食和产次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身体BMC的三个重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改善骨代谢、提高身体BMC和预防OP的重要手段〔8,9〕。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生活方式对老年人骨健康的影响〔10,11〕,但是对于绝经后妇女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对绝经后妇女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分析生活方式与身体骨量之间的关系。
1.1资料 通过进行免费骨密度检查招募受试者,筛选符合条件的106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年龄平均(56.9±4.7)岁,平均身高(155.6±4.2)cm,平均体重(53.5±6.5)kg,体重指数(BMI)为(22.7±3.9)kg/m2,平均绝经年龄(51.7±2.0)岁。纳入标准:绝经后妇女,否认有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代谢性疾病史,排除各种继发性骨病可能。测试前向受试者介绍项目研究情况,并签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参考OP的危险因素〔7〕、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X)〔12〕和相关研究问卷〔10〕,针对绝经后妇女特点,自行设计问卷,并请相关专家进行了相应的修正,采用重测法进行了信度检验(r=0.73)。问卷由15个问题组成,每题1分,总分15分,受试者得分越高生活方式越好。见表1。对106例受试者的生活方式得分进行排名,中位数得分为10分,以此作为生活方式低分组和高分组的分界线。
1.2.2骨密度测定 采用QDR4500型双能X线吸收仪(Hologic Corporation,USA)对受试者进行检测。根据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ISCD)的要求,以正位腰椎(L1~L4)、股骨颈和全髋部最低的T值来诊断,Ward三角区不作为诊断部位。测试过程由两名专职实验师控制,每天测试前校准仪器,保证变异系数(CV)<1.0%。按照 2011 年《原发性OP诊治指南》〔7〕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骨量正常:T ≥-1.0;骨量低下:-2.5 1.2.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χ2检验。 2.1一般资料 106例绝经后妇女中,丧偶10例,文化程度高中及其以上28例。服药种类方面,≤2种65 例,>2种41例。BMI≤22.4 kg/m255例,生育子女≤2个89例,喝浓茶或咖啡的38例,饮食偏咸的32例,膳食荤素搭配合理的89例,规律作息的59例,做家务时间达1 h/d的84例,坚持晒太阳26例,坚持运动58例,坚持喝牛奶及其制品45例,坚持每天吃钙剂17例,坚持每天吃维生素D的有15例。 表1 与骨健康相关的绝经后妇女生活方式调查表 ①包含作息时间、睡眠质量两个方面。②坚持晒太阳是指在7 d有太阳的天气,晒太阳≥4 d,并且≥30 min/次。③坚持运动是指运动≥4 d/w,而且≥30 min/次。④指每周喝牛奶≥4 d,并且≥200 ml/次。⑤包括活性维生素D(1,25 双羟维生素D3和1α羟基维生素D3) 2.2两组骨健康情况比较 生活方式评分低分组和高分组的骨量正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健康情况比较(n) 与低分组比较:1)P<0.05 本研究认为绝经后妇女骨量正常率与其生活方式有关。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会提高绝经后妇女身体骨量,从而改善其骨健康状况。 生活方式中所调查的药物因素对人体骨健康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有些药物可提高人体骨密度,如他汀类药物,有些则正好相反,如糖皮质激素〔13〕。调查发现绝经后妇女人群中存在多种药物混吃的现象,建议绝经后妇女在医师指导下,尽量减少功能相似药物的服用量。在了解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基础上科学用药,从而将药物对骨健康的危害降至最低。 BMI是影响老年人骨健康的重要因素,郭华平等〔14〕研究显示BMI与OP的发病呈负相关,是OP的保护性因素。较高的BMI可增加骨组织承受的机械负荷,有利于骨的形成,减少骨的吸收,从而提高骨密度和BMC〔15〕。所以较大的BMI可能会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健康状况,建议绝经后妇女保持适宜的BMI,以提高自身骨密度水平,减少OP的发病率。 产后哺乳是影响妇女骨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李晶晶等〔16〕研究发现产后哺乳导致妇女孕期已减少的骨量继续下降, 而且停止哺乳后并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另外发现在哺乳期适当运动和高钙饮食可有效促进骨量恢复。Kurabayashi 等〔17〕指出女性妊娠期骨量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妊娠期钙由母体向胎儿转移及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丢失的骨量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将会影响绝经后妇女的基础骨量,更容易引起OP。所以产次会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健康状况,产次越多则发生骨量下降的风险越高,多产次女性的老年期骨健康应引起更多关注。 适宜运动可以有效改善绝经后妇女骨健康状况,郭梁等〔18,19〕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绝经后妇女全身骨密度呈下降趋势,运动组骨密度下降幅度要明显低于非运动组。Kemmler等〔20〕研究发现运动可以持续影响早期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降低,而且这种影响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刘建宇等〔21〕研究发现广场舞运动能有效减缓绝经后妇女胫骨骨密度下降速度、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改善平衡能力。运动对骨密度的改善与运动的剂量和方式有密切关系,Kemmler等〔22〕研究了运动剂量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发现只有足够的运动频次和时间才能够有效影响绝经后女性骨密度,认为运动频次和保持在骨适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Dalsky等〔23〕研究了有冲击力的有氧运动模式对腰椎骨密度的影响,发现具有冲击力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腰椎骨密度的丢失。所以绝经后妇女运动应在充分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强度较高、具有一定冲击力的项目,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骨密度,改善骨健康状况。 除了运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习惯也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状况有关。广东地区喝茶文化盛行,很多人有喝浓茶的习惯,浓茶和咖啡具有降低人体骨密度,导致OP的危害〔10〕。因浓茶或咖啡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具有促尿钙排泄作用,从而造成骨量丢失。另外食盐中的氯化钠也具有相同作用,因此也是OP的危险因素。建议绝经后妇女多饮淡茶,以降低茶中咖啡因对人体骨密度的负面影响。 生活习惯中的作息时间、膳食结构和健骨产品的使用等也会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状况。不规律的作息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骨密度降低〔24〕。肉类是O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蔬菜是OP的保护因素,晒太阳、喝牛奶及其制品、吃钙剂和维生素D等也可有效改善骨密度〔24〕。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能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D可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牛奶及其制品、钙剂中的钙是骨量的物质基础〔25〕。林华等〔26〕研究显示骨量减少后的绝经后妇女通过膳食结构调整、钙和维生素D 补充等方式干预,骨量下降趋势降低显著。建议绝经后妇女合理膳食,通过晒太阳和健骨产品等来提高其骨密度水平。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绝经后妇女预防OP的宣传力度,家中的子女也应携手督促老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研究结果说明生活方式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身体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绝经后妇女的生活方式与其骨健康关系密切,药物服用、BMI、生育、运动及健骨药物的补充等生活习惯都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BMC的重要因素,绝经后妇女可以从以上方面改善自身骨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2 结 果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