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研员专业研修

2019-11-08 07:57陈慧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研员研修教研

陈慧芳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近年来,核心素养一词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专家和学者们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词及其所包含的内涵、结构、范例和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后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领域核心素养的体现[2]。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体育道德和关键的运动素质与能力,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基于对体育核心素养的更高要求,体育教育者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体育教育领域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研员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是教学研究的领头羊,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研员作为体育学科的引导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主要工作职能是进行体育课程和教学研究,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理论学习起引导作用,指导、管理、培训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课程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体育教育专家与基层体育教师相连接,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与水平,最终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体育素质。近年来,体育教研员在实施体育新课标和体育课程改革,稳定体育教学秩序,培养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上,发挥着独特的推动作用,主要依靠教研员的实施,促使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1 新时期体育教研员应具备的素养及教研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1 新时期教研员应具备的素养

1.1.1 扎实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体育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是教研质量的基础,体育教研员具备的专业知识应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师教育知识以及课程知识。

1.1.2 卓越的专业能力

卓越的专业能力是体育教研员组织教研工作的保障,是教学和科研素质提高的保障,体育教研员具备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体育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能力、体育教学研究与指导改进能力、体育教师教育与教学科研能力及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分析反馈能力。

1.1.3 崇高的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是教研员展开教研工作的内驱力,是完成教研活动的内在基础,体育教研员专业精神应包括:专业意识与专业情怀。

1.2 新时期教研员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1 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需要支持

2017年底,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3]。提出课程的主体是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练习,提出了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新课标带来的“体育核心素养”概念需要科研人员的认真研究和学习,并在体育教师群体中进行推广和实践。

1.2.2 体育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多元化的指导

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看体育课堂,要改变古板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明确体育课程目标,充分考虑各年级之间体育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安排的合理性,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体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自主性与热情[4]。这需要教研员转变教研方式,带领、指导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课堂学习中学生主动吸收新知识和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是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是发现错误并及时改进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历经困难与挫折,体验成功与失败,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领会体育学科知识的本质内涵和核心思想,不断丰富学生思想,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育和形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2.3 体育教研员专业发展需求未能得到充分考虑

教学研究人员的专业学习是改进专业知识结构,加快教研人员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教研员担负着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水平对推动本地区体育教学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创建特色学校体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体育教研员自身的专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与疑惑。首先,体育教研员多数原来是当地的优秀体育教师,作为一名基层的体育教师,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能朝着这一目标迅速成长为优秀的体育教师,但角色突然转换为体育教研员,对体育教研员的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方式和价值实现带来困惑。其次,部分体育教研员对教研员工作职能和工作权利不能准确定位,常常以“领导”、“检查员”的身份自居,未能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未能和基层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探讨,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还未形成体育教研员专业素养能力的系统考核与评价机制,通常的考核方式是领导考评和自我评价。因此,体育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不明确,体育教研员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是促进教研员专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研员专业研修基本理念

2.1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展开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式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接收新知识。教研员在教研实践时要始终践行这一理念,并用这一理念培训和指导体育教师教学。

2.2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某一未知领域知识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体育教研员在设计体育课堂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把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目标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迫接受学习的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而是要以体育课程的内容、特点等方面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运动,并适当地组织体育比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得胜利的喜悦,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体育课堂,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做铺垫。

2.3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元要求

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面临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的差异性也愈来愈明显。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别,在教育过程当中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准则,不仅要掌握学生的整体性特质,还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把握整体性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就要求教学和研究人员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发现其缺点和不足,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逐步影响甚至改变现状。

3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研员专业研修模式的应用

3.1 体育教研员的主题研修模式的应用

主题研修模式是体育教研的常用研修模式,是以小课题研究为引领,强调加强教研员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理论与教学紧密结合,将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会、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等多元化组合,旨在提高成员的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构建[5]。主题研修的关键是主题的选择,主题选择的途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2)从当前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的热点中找出问题;(3)从教研员的交流探讨,文献查询中找寻问题。当前教育领域热点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教研员的研修主题则需要关注这一热点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展开研究。在主题研修过程中,体育教研员以实践性和科学性为具体操作原则,展开“一题三次研讨”的方式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例如,数名熟知田径专业的体育教研员针对田径类运动中的跳远项目开展了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学生对跳远这一运动项目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对每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都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参见表1)

3.2 体育教研员的互联网+研修模式的应用

“互联网+”是指通过各种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整合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在新领域实现新的生态系统[6]。在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与推广,使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研员研修资源和研修途径不断丰富和扩展,在此基础上,研修模式也应该不断创新与发展。教研员“互联网+”研修模式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教研员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的资源—慕课(MOOC),慕课是指覆盖面广、面向大众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衍生出来的产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教研员在慕课平台开展专业课程,打破了以往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的局限性,教研员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教学研究的需求来选择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慕课平台给教研员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全面的资源学习,给教研员的专业研修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之后的教研员将信息技术融入体育学科教学中,为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和优质的体育课堂服务。

另一类是教研员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培训空间。线上培训空间是指通过互联网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体育教研员联系起来,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有效地打破了原有的教师资源封闭、短缺的局限,推动教研员跨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也有效地克服了教研员时间有限、难以集中、难得交流和讨论的局面。例如,体育教研员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在网上组织成员开设一个网上虚拟房间,约定每周固定时间(如每周五晚上7:00—9:00)在虚拟房间里进行集体磨课(见图1)。磨课主要针对三个方面:第一是“磨”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磨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与目标;第二是“磨”上课,磨体育课上使用的教学技能与方法;第三是“磨”教学反思,磨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反馈,以及在课堂中的缺陷和需要加强的地方。网上磨课在于强调集体参与,有利于促进不同的观点与思想进行交流与碰撞,磨课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相互切磋的过程,是集体素养的进步过程。

表1 学情调查分析表—以跳远模块教学为例

图1 教研员互联网+研修模式的应用

4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教研员研修活动开展策略

4.1 积极开展体育教研员的自主研修活动

4.1.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体育教学和科研人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使命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使学习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国家政策与教研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研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和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指示、指导理念和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国际体育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查询最新的体育教育文献,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参加体育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积极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打破学科教研的自我封闭状态。使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高质量资源,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

4.1.2 加强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指导能力

学校、课堂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线阵地,是最快速检验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场所。要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必须深入到教学前沿,深入学校和课堂,了解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分析、思考与探讨,找出解决方案后制定更为详尽的课堂教学计划,再进行教学实践。这个过程是实现教研员课堂教学指导能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4.2 体育教研员的团体研修

教研员进行研讨可促进教研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专业研讨可以集思广益,每个教研员的想法、观点都可以在团体中进行交流与争论,让教研人员之间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互补,提升教研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增进教研人员之间的友谊,调整教研人员的心态。进行专业研讨是教研员研修的常见方式之一,不论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研讨还是不同年龄之间的研讨都对参加研讨的教研员本身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专业研讨的主要方式有:

4.2.1确定主题进行研讨

主题研讨是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提出某个主题,根据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探讨的过程。这种研讨方式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当下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得出结论之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方式有利于将教研员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如针对足球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熟悉球性”的问题,教研员展开讨论,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情境的安排、教师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的讲解和示范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中最终得出大家一致认同的结论。良好的研讨氛围锻炼了参加研讨交流的教研员的教研能力和教研素养,也使主题研讨更具深入性、有效性。

4.2.2发现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针对在教学实践中的细节教学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思考,从中发现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案例分析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引导型—成功案例,一种是问题型—失败案例。教研员基于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能力,对体育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找出案例中的闪光点和特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等,逐步积累成具有科学性的教研经验与教研能力。

4.3 创新专业研修方式 改进教研工作职能

在新时期,创新教学和研究人员的专业培训方法将增强教学和研究的作用,促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还有很多体育教研员在开展教研工作时,很多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还是一成不变地沿袭着前人留下的经验,不去参加一些研修活动,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这就导致体育教研员的教研工作理念与技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素质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生不相符。现在正在实施的新体育课程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体育教研员引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做支撑,要求体育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教育新理念,开展具有新的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活动,掌握构思和发展体育课程的能力,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使新课程在学校顺利实施。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体育教研员的本职工作,要明确自己的职能是“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专业指导,解决教学实际困难”,要让体育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体育教研员要用新理念来开展体育教研工作,要不断创新教研员研修方式,改进教研工作职能。提高专业指导能力,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理念下引领体育教师推进新体育课程的实施。

5 结语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健康的体魄,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特长,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这是体育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需要广大体育教学科研人员和体育工作者的倾情奉献和无私付出。体育教研员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风向标,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起着独特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扮演着体育教师的知心朋友、学生的朋友、校长的参谋长以及学习者等多重身份,担负着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的重任。面对新时期社会、学校及学生的新要求,面对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体育教研员要根据时代需要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自身打造成多功能型人才,不断创新研修方式与研修模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力及水平,努力打造成高水平、高素质、高要求全面发展的优秀教研员,为推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课程改革贡献出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教研员研修教研
立足“四个一”,关注园本研修中的教师立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