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隐性知识点 让教学扎实有效

2019-11-07 12:46邓丹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图形

邓丹红

【摘要】“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生活中物体的放大和缩小是有一些区别的,可是这一点往往会被教师所忽视,数学课上教学的“放大和缩小”的概念是具有数学意义的,教师应将部分内容当成概念来教学,而非侧重于探索。本文基于常规教学的基础,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开发,从理解概念、巩固概念、深化概念、拓展概念外延等方面,以同课异构为例展开阐述。

【关键词】概念教学 图形 放大 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可后面教学的“比例”却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在一个单元中安排两个领域的内容,在整个十二册书中是很少见的。为何要这样安排呢?笔者认为,这样安排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很好地把这两部分知识结合起来,“形”是表征,而“数”能够很好地解释“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这两块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期,有幸听了三节《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展示课,同课异构给了笔者不少启发。分析两位教师的三堂课,结合两位教师的教学优点,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教学不能仅仅按照书上简单的步骤进行,一些隐性知识点的挖掘,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有效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基于此,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三堂课的大致结构。

由于第一、二堂課是同一位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设计产生的,故综合整理如下。

【案例一】第一、二两堂课

一、激趣导入

借用投影仪放大纸条,直观看到“放大现象”。

二、新授

1.教学图形的放大

(1)出示两张照片,让学生先观察,再说出照片放大前后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教师介绍用一句话表达这两种关系,并让学生解释什么叫“对应”。

(3)追问什么叫“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

(学生虽然会解释,但教师没有系统地引导,所以学生的回答也是不着边际)

2.教学图形的缩小

教师直接告知学生:图形也可以按1∶2的比缩小。然后让学生根据上面学习“放大”的经验解释这句话。

3.放大与缩小的对比

(1)教师提问:思考回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表示的是哪两个量的比?(全班几乎没人举手)

(2)交流,得出结论:总之,都是按“现在∶原来”这样的形式写的。

(3)巩固练习。

4.用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知识画图形

5.归纳小结: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三、练习

(1)试一试,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2)画出缩小后的图形。

(3)根据比来判断,是放大还是缩小,归纳规律。

(4)举例,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个别学生会举例,但并不能准确说出较为恰当的例子)

四、全课总结

【案例二】第三堂课

一、课前谈话

借助直观的图片,练习说“(   )比(   )放大或缩小了”。

二、新授

1.图形的放大与画图

(1)设疑引入,展示课前学生画的几幅放大后的图画,教师提问:只有一幅图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到底是哪一幅?

(2)出示例1图片,教学放大。①概念揭示。(流程同“案例一”)②分别用“倍”和“比”等已知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新知。③弄清书写规定。④举例丰富认知。⑤观察对比,并用字母归纳出规律。

(3)利用图形放大的知识画图。

2.图形的缩小与画图

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交流、对比归纳。

三、练习

(1)判断是放大还是缩小。

(2)改编练习:还想研究哪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画正方形,展示并交流(   )号图形是(   )号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3)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研究对应边——高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

四、总结拓展

今天研究了边长的放大和缩小,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面积、体积)

【案例对比】

从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但在大环节的处理上两个案列有较大不同:案例一是完全按照教科书的顺序教学的,案例二是把画图形和放大与缩小分别结合。但两堂课基本上都是先重点解决了“图形的放大”而后由学生自主学习“图形的缩小”,看来两位教师都想到了知识的迁移,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下功夫。另外,两堂课在解决图形的放大问题时,都比较细致,也就是概念的揭示和反顾,都考虑到了,只是两节课的深度不同。

综合两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作为概念进行教学,并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把这部分知识教得有效扎实。

一、挖掘概念中关键词的意义,促进概念理解

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掌握概念,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怎样放大和缩小的”“放大和缩小时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如何变化的”。

说到底,理解“图形的放大”,就是理解两句话“把图形按(  )∶(  )放大”“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对应”,另一个是“边长”。“对应”对于学生来说不难理解,所以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的是对“边长”和“对应边长”的理解。

这里的“边长”指的是,在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知识内,图形变化时,不光与边长有关,还与面积、体积有关,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始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先观察图形放大与缩小前后的变化,图形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然后缩小范围,说清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时边长的变化,从一开始就把干扰因素排除。

在教学时,教师还要挖掘出“对应边长”这个关键词的意义,“对应边长”除了指图形的边,还能指其他线段吗?是否与这个图形有关的线段都可以呢?作为这部分知识的拓展,教师帮助学生挖掘出“对应边长不仅指图形的边,图形内的线段也有着这样几比几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遇到要画出非直角三角形、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时,可以借助这些图形的高来画,避免了让学生去关注图形放大和缩小时“角度大小不变”这一点。

二、挖掘“生活概念”与“数学概念”的联系,巩固概念理解

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含义非常广泛,如我们在制作电脑图片时会遇到图片的缩放,有些只把长或者宽缩放了,有些则是长和宽同时进行变化,这些在生活中都叫放大和缩小。本节课教学的放大和缩小,指的是长和宽同时按相同的比例放大和缩小。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与数学知识往往有时候并不相等,为了防止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的干扰,在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避免提及,而应该正视这些客观因素加以辨析,巩固学生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参考案例二中的做法,教师在开始教学新知之前,安排了一个课前交流环节:“这几名同学,在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了几张不同的画,到底哪一张符合数学意义上放大的概念呢?”教师很好地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这节课所学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应该不完全等同于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

这样的导入非常好,但可惜的是,这节课到最后,教师都没有回应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到底哪一幅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图形”。或许是环节被漏掉了,我们未曾可知,不过这样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完善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后面认识了“放大与缩小”后,再让学生来判断哪一幅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说一说哪些不是,起到辨析作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

同时,这样做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我们数学课上所说的,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指的是对应边长按同一个“比”放大或缩小,像生活中有些情况,虽然也有缩放,但没有按照同一个“比”进行,这与我们数学课上所学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存在区别。

三、挖掘知识应用的不同情况,深化概念理解

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不仅要理解概念,还要能按照要求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倘若理解了,那么画图也就会了,所以这节课涉及的画图,既是对知识的应用,也是对知识的巩固深化。

画图的难点在于,会遇到一些不同的情况。我们一般在格子图上画放大和缩小的图形,有的较为简单,正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这些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够借助直角(网格线),一般不需要考虑角度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我们都是忽略了角度问题,默认角度不变,教师教学时一般也不去点明。但实际上,我们在应用这部分知识画放大和缩小的图形时,除了上述图形之外,还有一些不含有直角的图形,它们无法借助直角(网格线),完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仅限于教材上出现的情况,而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地挖掘这部分知识应用时会遇到的不同情况,尽可能全面,有效深化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部分教师把“画图形放大后的图形”,教到画直角三角形为止,这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得把这部分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地给出简单的非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题目。通过之前得到的结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对图形内的线段同样适用”这一点,先作图形的高,然后通过高按比放大或缩小,而且高把底分成的两条线段,也是按这样的比放大或缩小的,通过这两点,教师就能指导学生准确地画出图形了。

四、挖掘知识的生长点,拓展概念外延

学习的有效性,还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要形成有意义的联结的知识网络。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的生长点进行教学;在新知认识结束时,教师同样要埋伏生长点,为后续学习其他知识服务。这样环环相扣,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互相融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第一点中说到,图形放大和缩小时,不仅边长发生了变化,它的面积、体积也发生了变化,而这节课的讨论范围只在边长,所以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就如案例一中的教师一样,只提到边长,那么这样的课,它的知识外延只到边长。而案例二中的教师,最后还提到了:“以后你们还想研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里面的什么知识?”

综合来看,学习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先给予学生正确的“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外延”,然后聚焦,我们今天来研究图形放大和缩小里面“边长的变化”,以后有机会还可以研究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这样做正好呼应了本单元最后一节课的“综合实践”里面对图形放大和缩小“面积”方面的研究。所以,教师在最后可以提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比如:我们今天研究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里面边长的变化,那么面积和体积是怎样变化的呢?它们和边长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呢?这些联想能够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启发,在后面学习研究时,我们就有了一些方向和思路。

在学生探索图形放大和缩小时,挖掘本节课知识的外延,可以讓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关联,结合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挖掘是一种有效的开发。但有时候教师也应该避免挖掘一些要规避的内容,如放大和缩小时,图形的内角是不变的。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在课始寻找变化中的找不变时,就直截了当地说清楚,我们今天来研究的是图形放大和缩小时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顾新佳.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以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23).

[2]郑以新,汪小艳.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J].湖北教育,2006(12).

[3]刘琳娜.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以“比的意义”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2(06).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图形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数图形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图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