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姣
摘 要: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资源,更是人类丰富情感表达的媒介。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为基础,解析英汉语言中植物词的隐喻义项映射的现象、结果及其成因,揭示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际时的文化差异与心理差异。英汉植物词汇隐喻义项存在着对等、错位和缺失现象,这些现象与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思维与文化认知,乃至地理位置、历史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英汉植物词;概念;隐喻;文化认知
人类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均是在人类创造与利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又离不开人类思维的存在与认知的发展。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中的人群因生产、生活实践方式与思维方式、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了对事物不同的观念与看法。植物是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自然界中主要的生命形态,花、草、树木及其果实都隶属于植物的范畴,它具有食用、观赏、充当原材料以及传承地域文化的价值。因其广泛的实用与审美价值,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含义,扩展了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途径。探讨英汉植物词汇的隐喻含义,可以丰富有关英汉植物词汇的情感表达与文化表达,以更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消除中英文化交流的障碍。
一、隐喻理论
隐喻是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也是人类表达生活体验与情感宣泄的常见方式。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对现实生活中周围事物的一种的具体感知过程,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于现实世界的各种隐晦表达就是隐喻的存在形式。认知是人类运用隐喻的前提,隐喻是人类感知、感受的产物,它可以将人类的认知具体化、丰富化。隐喻作为人类表情达意的方式与手段,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人类就是通过隐喻丰富了自身的情感表达。关于隐喻的研究,可追溯至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作者指出,隐喻隐藏在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思维、语言及其实践活动中都浸透着隐喻,人类赖以思考和实践的概念体系实质上都属于隐喻的范畴(Lakoff & Johnson,1980:3~6)。Lakoff、Johnson将隐喻从修辞手法转变为认知工具,来帮助人类用一种范畴内的概念来理解另一范畴的概念,其实质就是不同概念体系的跨域映射,它是人类了解非实体概念、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
语言之所以会有隐喻义项,是因为人类的认知体系中存在抽象的概念。采用一定的方式将始源域的概念映射到目标域中,构建起两个差异概念体系之间的关联,这就是隐喻的存在方式。而隐喻映射的形式可分为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本体隐喻三种,结构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对那些抽象的、模糊的概念的清晰认识;空间隐喻规定了人们认知非空间概念的方式;本体隐喻量化了人们朦胧、含糊的思维、感情与内心活动。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生成了诸多的植物概念,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们往往采用不同的映射方式去赋予它们多样化的隐喻义项,用来表现人类的情感、意义与价值。
二、英汉植物词汇的映射方式
植物不仅见证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造就了人类物质生活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与趣味性。人们习惯于将生活中那些抽象的概念赋于不同形式的隐喻色彩与意义,借此来展现千姿百态的生活样式与情感体验。世上不存在完全相同两片的树叶,同样也不会有面貌、性格、气质完全相同的人,这些都会随着社会环境以及人类自身认知的发展而产生差异。因此,不同的民族在对植物概念从始源域到目标域进行隐喻时,除却相似性的一面外,也会存在差异性的一面。
(一)以植物词汇隐喻人之相貌
美丽的事物总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人的相貌也是如此。英汉语言中都有不少利用植物映射女子美貌的用法。桃树是人类生活中的常见树种,其花色艳丽多彩、果实色泽诱人,因此,不少人将其用于少女的描述,形容少女面色红润、肤色白皙。汉语中的“面若桃花”、英语中的“peach cheeks”都用它来形容女子美丽的面容。在英语中,“peach”还被用来描述魅力十足的女性。汉语中还用芙蓉花来形容女子的清新自然,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被现今的很多人形容女孩子长相出众,飘逸不群。不过,在英语中对芙蓉一词的翻译为“lotus”,意为忘记忧愁,并没有隐喻女子美貌的含义。汉语中还有很多的植物成语可以用来映射人们的美貌,如“闭月羞花”“柳腰莲脸”多用来描述女子美妙的身姿与容貌,“玉树临风”则形容男子仪容轩昂。但英语中并无这样的习语。
(二)以植物词汇隐喻人之才能
在英语国家中,桂枝编成的花环常被用來送给勇敢的士兵,将“poet laureate”这一美称送给那些杰出的诗人。此外,“laurel wreath”还有胜利的隐喻义项。因此,在英语国家中“laurel”常与荣誉和才能结合在一起(李海琴,2013)。汉语中的桂树也被用来映射那些优秀、杰出之人。李白在《咏桂》中写到:“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此诗将桂树的不慕荣利与桃李的趋势媚俗形成鲜明的对比,暗指自己才华出众,不屑与他人争宠。在古代汉语中,“蟾宫折桂”是指有才能的人应考得中的意思,与英语中的“gain ones laurels”有异曲同工之妙。苹果在英语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象征着智慧与才能。在《圣经》中,苹果被撒旦称为“智慧之果”,吃后可获得无限智慧,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源泉。亚当与夏娃受引诱偷吃了禁果——苹果,虽遭到上帝的惩罚,却获得了智慧。之后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乔布斯将其公司命名为“苹果”,更是坚定了西方人苹果是“智慧果”的认同。在英语中,“apple of the eye”意为极为重要,与汉语中的“掌上明珠”义项相同。而在汉语中,苹果只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没有英语中那样深厚的文化内涵(刘燕,2015)。汉语中还用“百步穿杨”来形容人的箭法高明,用“桃李满门”比喻培养的杰出人才很多,用“绣花枕头”形容无能之辈,英语中却用“like an apple of Sodomd”来隐喻无能之人。
(三)以植物词汇隐喻人之情感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用来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也借指自幼亲密玩耍且陪伴长大的青年男女。在英语中,友情的象征并不是青梅与竹马,而是“marigold”。再如,英汉语言中的“柳(willow)”都具有忧伤、苦闷的寓意,不过,汉语中的“柳”传达出来的忧伤是由别离引起的,而“willow”所传达出来的忧伤则是由于死亡引起的(周艳鲜,2008)。在英语中,“Daffodil(黄水仙)”是欢乐、幸福的象征,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黄水仙在中国很长时间是没有种植的,所以也就没有英语所表达的含义,与之对应的、表达喜悦的是栀子花(刘永娟,2007)。康乃馨在英语中多用来代表不求回报的母爱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据说它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遭受折磨时留下的眼泪,因此,就有了在母亲节这天给母亲送康乃馨的习俗,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爱意。而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萱草来表示对母亲的孝心。并蒂莲属于莲的变种,因为它一茎生两花,所以常被用来象征吉祥、喜庆以及爱情美满、生活幸福之意。在古代,该花的生存区域局限在中国,因此,在英语国家中并没有相应的植物及其隐喻义项。在西方,被视为爱情象征的是“rose”和“red tulip”,在这一隐喻义项上,“rose”就和并蒂莲产生了重合。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就曾著诗《A Red,Red Rose》:“O,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来赞美爱情。百合在汉语中多用来象征夫妻百年好合、家庭幸福美满。在英语中,lily的意象多与颜色词“white”相结合,表达纯白、天真之意,如“He marveled at her lily-white hands”,是指女子洁白无暇的双手令人感到震惊,并无汉语中爱情美满的义项。
(四)以植物词汇隐喻人之品格
汉语中的“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三种植物,在严寒的冬季,大部分植物都已失去往日的生机,但它们却能在恶劣的天气中昂首挺立、生气蓬勃。它们这种不惧严寒、不畏风霜的坚韧品质被用来比喻那些具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品质的斗士。陈毅元帅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形象地刻画出青松宁折不弯的品质与愈挫弥坚的精神。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仅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顽强生存的精神,也是作者本人正直不屈、刚正不阿的真实写照。黄櫱禅师的《上堂开示颂》“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则将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独放的坚韧品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是通过对梅花这一特性的描写,映射具有同样精神和品质的人。可见,这三种植物在汉语中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蕴涵,但在英语中,它们都只是普通的植物,并没有这些情感内蕴与文化象征。英语中传达相同义项的植物是“cactus”“morning glory”和“peach”,它们所具有的坚劲刚强、不惧恶劣环境的特质,被英语国家的人用来隐喻那些不惧苦难、勇往直前的人。“to face the life cactus as strong”是说人要向“cactus”一样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You are a peach”,则被视为是对人高贵品质的最好的赞美之词。
莲在汉语中是一种认可度较高的水生植物,其隐喻语义为纯洁、坚贞、清廉、正直。陈志岁在《咏荷》中写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与自己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高贵气节结合了在一起。英语中的“lotus”其实是一种忘忧树,食后会感到梦幻般的快乐与轻松,象征忘却尘世痛苦之意,和汉语中的隐喻意义并无任何相似之处,反倒是“come out smelling of roses”传达出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含义。
汉语中还有将植物与其他类别的词结合到一起表达情感的用法,如“拈花惹草”或“寻花问柳”是指男子品性不端,“残花败柳”则用来隐喻女子品行不端。英语中对这类男女品性的表达则多是用“bitch”或者“son of bitch”来表示。“lily”被英语国家的人用来比喻人胆小怯弱以及娘娘腔,“red bean”被视为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象征,但是汉语中多用动物词来表达这类意思,如“胆小如鼠”“狼心狗肺”等。
从植物词汇隐喻的映射方式來看,其隐喻的映射对象可以是与植物本体域的结合,可以是与动物域的结合,也可以向人体域和自然域映射,进而表达对人的相貌、才能、情感、品性的隐喻。这一映射过程如图1所示:
三、英汉植物词汇隐喻义项的对比
英汉植物词汇因民族思维、地域差异等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植物词汇隐喻都可以在各自的语言中找到对等的概念,也并非所有的植物词汇都有独特的隐喻义项。我们将英汉植物词汇的隐喻义项分成三种情况,即英汉植物词汇词义对等、英汉植物词汇词义缺失与英汉植物词汇词义不对等。具体情况分别如表1、表2、表3所示:
四、英汉植物词汇隐喻义项差异成因
(一)地理位置
地球广阔的空间形成了各个国家及民族在地理位置与物种分布上的差异,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很多地域四季分明,使得大多数的植物都可以在中国存活下来(李静雯,2012)。盛夏的荷花,金秋的桂花与菊花,寒冬的梅花以及春季争相斗艳的百花,还有在干燥炎热沙漠里的仙人掌,高山之巅的松柏,都因其生长季节或生长习性而被国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英国而言,它早期是海上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也接触到并熟悉很多植物,加之它深受希腊、希伯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很多植物词在英语中也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不过,由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了其植物分布的不均衡,所以其植物词汇的隐喻义就出现了不对等和空缺的现象。
(二)历史发展
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大潮之中会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文化作为其历史的主要见证者,在民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又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各种故事传说也成为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汉语中的历史故事多源于古代寓言、神话故事、文献记载等,这其中有很多都是与植物相关的。如“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至今仍被用作是少女青春年华的代名词;再如,“樱桃小嘴杨柳腰”则源自唐代孟棨《本事诗·事感》的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将樊素的嘴唇比作娇小、鲜艳的樱桃,将小蛮的腰肢比作纤细的杨柳,凸显了两位美人的特性,至今仍被视为女子美貌的代表。“步步生莲”则出自《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现今多用来形容女子步态的轻盈。
英语中与植物词汇相关的隐喻除了引自历史典故、神话原型与文献资料外,各作家之间也互相模仿与引用,当代的重大事件和当代作家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都可成为隐喻来源。如形容祸端的“the apple of discord”就源自希腊神话,不和女神厄里斯未被邀请参加人类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礼,因而怀恨在心,她在婚礼上将一个金苹果呈现给宾客,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遂引起众女神的争端。而“the apple of eye”则被用来形容极为珍爱之物,该典故源于《圣经·旧约·诗篇》第17章:“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
(三)文化认知
汉语、英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其民众思维、审美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中國人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较为重视自身修养,对人的品性的培养与要求十分严格,伦理观念深植于国人心中。同时,他们还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仅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且“天人合一”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不同的植物因其生长习性就被用来映射人的不同性格。英语国家的人们较少关注道德问题,而且与中国人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截然不同,他们更注重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因此,西方人对待自然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的态度,也与中国人有着很大的差别(闫增丽、范晓琪,2009)。相比中国人的含蓄委婉,英语国家的人说话做事的方式更为直接犀利,这是因为中国人重视形象思维,说话处事总留有空间,喜欢采用比喻、隐喻之类的手法去隐晦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西方人更为看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凡事都要有个逻辑思维的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汉英语言在植物词汇隐喻义项上的差异。
通过对上述隐喻性异同的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哪种隐喻概念的映射都离不开各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体现在各概念域的习性、功用或是空间位置上,在进行英汉文化交流时,因其文化习惯、表达方式的差异就造成了这种隐喻映射的巨大差异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们要多多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参与认知活动的人类认知上的区别与特点。
本文运用隐喻理论对英汉植物词汇的隐喻义项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汉植物词汇隐喻义项存在着三种情况,即英汉植物词汇词义对等、英汉植物词汇词义缺失与英汉植物词汇词义不对等。这些现象与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思维与文化认知,乃至地理位置、历史发展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消除中英文化交流的障碍与隔膜,就需要对对方的文化认知、民族思维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翻译英汉植物词汇,尤其是植物习语时,也要注意各个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融合多种因素,力争达到最大限度地无障碍、无偏差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周艳鲜.英汉植物词文化附加意义之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5).
[3]刘永娟.英汉植物词汇联想意义构建的认知比照[J].甘肃科技纵横,2007,(5).
[5]李海琴.英汉植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
[6]刘燕.英汉植物词国俗语义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7]闫增丽,范晓琪.英汉植物词联想意义的跨文化透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8]李静雯.英汉植物词的文化比较与翻译[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