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宋文“不”字句式分析

2019-11-07 09:50李亚南
现代语文 2019年7期

李亚南

摘  要:《古文观止》宋文中“不”字句出现频率较高,“不”字句有三种句式,即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在陈述句中,“不”可放在名词、动词及动词短语、形容词、助动词之前。在感叹句中,可分为四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V+而+不+ADJ”,第二类为“主语+不可+VP+矣”,第三类为“可不+ADJ+感叹词(哉或乎)”,第四类为“不+者字短语”。在疑问句中,可分为三类句式,第一类为“主语+不+谓语中心”,第二类为“不+动词”,第三类为“不有”“不为”“不容”。“不”既可以否定整个命题,也可以否定某些成分。在否定整个命题时,可分为三类:整体为动词性结构;整体为名词性短语;整体为介宾短语。在否定部分成分时,语义可指向主语、谓语中心词,也可指向整个谓语部分、谓语部分的补语、谓语部分的时间状语。总体上来说,“不”字句的语法功能在宋代已相对成熟。

关键词:《古文观止》;宋文;“不”字句式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该书选文以散文为主,有时也会涉及到骈文辞赋,基本上为历代传颂名篇。它选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文章222篇,分为12卷,其中,宋代文章有51篇。本文即以这51篇宋文中的“不”字句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句式结构、语义指向与语法功能。本文所有用例均出自中华书局2009版的《古文观止》[1]。

一、“不”的总体概况

在《古文观止》的51篇宋文中,“不”共出现343次,占宋文所有字数的1.3%。由此可见,“不”作为一个否定副词,在宋文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总体上看,在这51篇宋文中,“不”有“不”“没”两个义项。例如:

(1)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2)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欧阳修《泷冈阡表》)

在例(1)中,“不”的意思为“不”,“不予疑”意为不怀疑我。其正常语序应该是“不+V+O”,由于“不”语义指向“予”,这里使用了重新分析,变为“不+O+V”,即“不予疑”。这种现象在“V不C”中比较常见。在宋代,补语表示实现的意义已经成熟,由于“不”语义指向有所侧重,因此,重新分析在“V不C”句式中比较常见。在例(2)中,“不”的意思为“没”,“不得”指没办到。“不”“没”两个义项之间有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于主、客观上面的区分,“不”多表示主观意愿,“没”多表示客观意愿。

在宋文中,由“不”组成的句式多种多样,有“不+VP”“不+ADJ”“不+助动词+V(及物动词)”“不+名词”等形式。“不”句式的多样化,使文章的表达格外灵活,不拘一格。就结构来看,“不”字句式有如下特点:1.有时有多个相同的“不”字结构组成,形成排比句;2.由“不”组成的句式有陈述、疑问、感叹等,呈现出多样化;3.“不”所在句中位置灵活多变,句首、句中、句末都有出现[2]。

二、“不”字句式的结构分类

在《古文观止》的51篇宋文中,“不”字句式共有三种,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在334个“不”字句式中,最为常见的是陈述句,共311个,占总数的93.1%,句式结构也相对复杂。疑问句有14个,感叹句有6个,感叹句和疑问句出现的频率虽然较少,但是均具有典型性。

(一)陈述句中的“不”字句式

在陈述句中,“不”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不”放在动词短语之前;第二类,“不”放在形容词之前;第三类,“不”放在助动词之前;第四类,“不”放在名词之前[3]。

1.“不”放在动词短语之前

在“不+VP”结构中,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则较为复杂。简单式的“不+VP”中,“VP”由简单的动词组成;复杂式的“不+VP”中,“VP”结构则由连动、兼语或多重动宾句组成。例如:

(3)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苏洵《心术》)

(4)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苏轼《上梅直讲书》)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例(3)、例(4)为简单式。其中,例(3)中的“不动”“不避”等为简单的“不”+动词结構形成的排比;例(4)中的“不怨天,不尤人”由“不”+动宾形成。例(5)、例(6)则较为复杂。例(5)中的“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为“不+V+0”结构,此处的“0”是一个主动句;例(6)中的“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由复杂的VP结构组成,其中的宾语是一个连动句。

2.“不”放在形容词之前

在上古汉语时期,“不”后面跟形容词和名词,往往表示动词性意义。唐代之后,“不”和形容词连用,也可以不表示动词意义。“不”既可以和形容词连用,也可以在两者之间加助动词“必”“可”等。例如:

(7)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苏轼《石钟山记》)

(8)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苏轼《三槐堂铭》)

例(7)、例(8)中的“不详”“不贵”“不寿”意为“不详细”“不富贵”“不长寿”。这说明北宋已经有了“不”和形容词连用,表示描述性这一语法功能。

3.“不”放在助动词之前

本文之所以把“不+助动词+VP”与“不+VP”分开,是因为两者的语法功能差异较大。在《古文观止》宋文的陈述句中,“不+助动词+VP”的数量较多。这些助动词主要有“可以”“能”“得”等。下面,我们分别阐述“不”与这些助动词之间的连用情况。

“不”和助动词“能”连用时,常常放在一起,否定后面的谓语部分。谓语部分常常由VP结构组成,VP结构往往较为简单,但有时也比较复杂。例如:

(9)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欧阳修《泷冈阡表》)

(10)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之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例(9)、例(10)的VP结构就比较复杂。在例(9)中,“不”“能”所否定的谓语部分是一个动宾结构,它的宾语结构较为复杂。例(10)是由肯定和否定组成的排比句,其中的“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其结构为“不+能+动宾”,宾语由偏正短语组成;“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之于朝廷之上”的结构为“不+能+使字句”,后面是一个完整的使役句。

“不”和“可以”连用时,往往都比较简单,个别情况下较为复杂。例如:

(11)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例(11)中的“不可以欺豚鱼”“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均为“不+可以+动宾”结构,与上面的“不+能+VP”结构大致相同。

“不”和助动词“得”可直接连用,有时中间也可以加入“可”。其中,“得”后为名词时,“不”往往否定的是“得+名词”;如果是“不+得+动词”,这时“不可得”否定的是谓语部分。例如:

(1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欧阳修《送杨寘序》)

(13)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苏轼《方山子传》)

4.“不”放在名词之前

“不”后面可以接名词成分,这个名词结构往往比较简单,个别情况下也比较复杂。例如:

(14)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15)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例(14)为较复杂的名词结构,“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表面上是由“不+连动”组成的VP结构,实质上是由四个名词结构组成的,这里的“者”是名词性标志。例(15)“不能胜者”中的“者”也是名词性标志。

(二)感叹句中的“不”字句式

在《古文观止》的51篇宋文中,感叹句中的“不”字句式只有6例,具体如下:

(16)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超然台记》)

(17)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轼《后赤壁赋》)

(18)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

(19)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20)可不大哀乎!(苏轼《超然台记》)

(21)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王安石《同学一首别子固》)

感叹句中的“不”字句式虽然用例较少,但变化多样。从表达的情感强度角度入手,我们将其归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主语+V+而+不+ADJ”。此类以例(16)“吾安往而不乐”为代表,“不”放在形容词“乐”之前,形成部分否定,从而表达由衷的感叹。

第二类为“主语+不可+VP+矣”。此类以例(17)“江山不可复识矣”为代表,此时“不”和“可”连用,否定后面的谓语中心词“复识”,语气词“矣”起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第三类为“可不+ADJ+感叹词(哉或乎)”。此类用法较为常见,如例(18)~例(20),这时“可不”否定谓语中心词部分;它和第二类的区别是在于“可”放在了“不”的前面,而且前面没有主语,“可不”独立否定谓语中心,同时,第三类的感叹语气明显高于第二类。

第四类为“不+者字短语”。此类以例(18)“其不相似者”为代表。“其不相似者”短语作该句的主语,其中“不”只是部分否定,否定“相似者”。第四类的“不”字虽然和第一类的“不”字都属于部分否定,但是第一类“不+ADJ”结构充当整个句子的谓语,而“不+者字短语”则充当句子的主语。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其表达感情的强度依次为:第四类<第一類<第二类<第三类。同时也可看出,“不”字结构感叹句具有多样性,这说明在宋代“不”字结构稳定发展,感叹语气的用法趋向成熟。

(三)疑问句中的“不”字句式

在《古文观止》的51篇宋文中,“不”字组成的疑问句式总共有14例,我们将其归为三类。

第一类为“主语+不+谓语中心”,它与可能性补语有关,这一类是否定谓语中心,有时可放在谓语中心词后表示补充说明,有时放在“不”的前面一起来否定谓语中心部分。例如:

(22)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苏轼《三槐堂铭》)

(23)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苏轼《贾谊论》)

第二类为“不+动词”组成的含有疑问语气的疑问句,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否定谓语动词,“不”和谓语动词一起组成句子的谓语中心词。例如:

(24)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作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25)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26)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苏轼《贾谊论》)

第四种是否定谓语部分的补语。例如:

(49)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50)彼游于物之內,而不游于物之外。(苏轼《超然台记》)

(51)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苏洵《管仲论》)

(52)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在例(49)~例(52)中,“不必皆从于己出”“不游于物之外”“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不求苟说于世”都是“不+V+于+宾语”结构,句子的补语由介宾词组构成,在谓语动词后加上介宾补语,可以补充句子新信息,也是否定词所指向的部分。

第五种是否定谓语部分的时间状语。例如:

(53)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苏轼《三槐堂铭》)

(54)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苏轼《范增论》)

在例(53)中,“朝不及夕”的“不”指向时间名词“夕”;在例(54)中,“独恨其不早”的“不”指向“早”这一时间名词状语。谓语部分中的状语一般不构成句子谓语所必须的句法成分,如果它们在否定句谓语中出现,就会成为语义重点与否定词所指向的对象。

总的来看,在《古文观止》的宋文中,“不”既可以否定整个命题,也可以否定部分成分。同时,“不”在否定部分成分中的用例要多于否定整个命题的用例。

综上所述,我们以《古文观止》中的51篇宋文为语料,分别探讨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中“不”字句式的结构类型与语法功能,接着论述了“不”字结构的语义指向与否定范围。可以看出,宋文中的“不”字句式出现频率较高,灵活多变,“不”的否定范围和语义指向呈现多样化。总体上来看,“不”字句的语法功能在宋代已基本成熟。同时,“不”语法功能的丰富性、多样化,也使得宋代散文的语言松弛有度,富有张力与表现力,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刘祥平.“不”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5).

[3]徐光宇.“不+单音节限定义范围副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4]张玉金.甲骨文“不”和“弗”语义指向方面的异同[J].语言研究,2005,(4).

[5]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不”和“弗”的区别[J].中国语文,2014,(3).

[6]龚波.从假设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弜”与“不”“弗”之别[J].中国语文,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