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游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育游戏是素质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也是学生趣味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要注重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游戏;课堂应用
【作者简介】李守霞,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实验小学。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是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英语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关键,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众所周知,人们对游戏有种特殊的情感,在游戏中人们能够缓和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的快乐。不过,教育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是有区别的,教育游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普通游戏却主要以娱乐为主,开发智力为辅。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教育游戏时,还应注重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征,以充分发挥教育游戏对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英语教学的词汇、口语交际以及写作三方面来谈教育游戏的应用。
一、融入词汇教学的教育游戏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主要的任务是积累词汇量,掌握词汇的正确发音。不过,由于传统的词汇学习过程相对枯燥,词汇本身又相对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词汇时缺少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将教育游戏融入词汇训练,让学生一边娱乐玩游戏,一边记忆和掌握词汇,这样既有利于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增强词汇教学的效果意义重大。
比如:执教《Its warm today》这节课时,学生需要掌握warm、cold、sunny、rainy、snowy、cloudy等单词。不过学生受年龄的影响,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还不成熟,面对抽象的英文单词还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这时笔者以游戏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形象记忆。游戏名称为:“看图识天气”,游戏方法为: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提供带有天气的卡片,一人迅速读出正确的英语词汇,两组学生同时比赛,用时短的获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使学生将词汇与词意记忆下来,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交际的教育游戏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类学科主要的学习目的就是用来交际,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不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的任务主要放在了考试上,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英语教学的价值,导致小学生的英语笔试成绩普遍不错,但是口语能力却很差劲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促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沟通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执教《How much is it?》这节课时,笔者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购物情境,幻灯片上充满了漂亮的衣服和鞋子。然后要求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扮演卖家,一人扮演买家进行情境对话。以下是一组学生的对话过程。卖家学生:Hello,Can I help you ?买家学生:Yes,I want a sweater .That one is too pretty.How much is it?卖家学生:Its ninety-six yuan.买家学生:Wow,this is too expensive,can you be cheaper?卖家学生:OK,the lowest 90 yuan.卖家学生:OK,I want it.可见,这样做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促进学生写作的教育游戏
写作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内容空洞、语法错误、词汇量少等问题,作文的整体质量不高。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积极地积累词汇,学习语法,教师可以寓写作于游戏,让学生在興趣中提升动力,从而积极地面对教师布置的写作作业。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我会拼”游戏。在开展这个游戏之前,笔者会先为学生制作很多词汇卡片并打乱顺序,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将词汇卡片拼成一个独立的句子,在两分钟内,拼的句子最多的同学获胜。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整合能力,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写作技能的有效方法。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还要秉承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地设计教育游戏辅助教学,以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促进英语教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茹.试析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9.
[2]陈延伟.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