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海
摘 要 中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要在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成本控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对成本管控在制造企业发展中重要性的阐述,分析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成本管控 对策
一、成本管控在制造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逐渐增大,我国的制造业必须直面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纷纷谋求战略转型与发展。要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实现成本领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当前制造业在成本管控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控观念落后,对降本的理解存在误区
当前还有相当多的制造企业认为成本管控就是降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减少材料的耗用,以产品成本最低为目标,认为只要做到了成本最低,就达到了降本的目的,没有真正理解付出成本是为了获得回报,实际上用同样的成本获得更高的售价也是降成本,没有真正理解降本的本质是提高投入产出比;还有的制造企业把降本的重点放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没有突出从原材料到产品出货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控制环节的单一造成不能真正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的部门和人员全局意识、整体观念不强,只关注本部门、本环节的成本管控,没有达成多部门的整体协同,没有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有效协调有关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单纯地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部等相关部门的事情;不能借助市场调查分析产品特性,关注顾客在产品性能、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平衡产品的“功能—价格—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顾客增加价值;不能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实行全过程和全员管理;不能进行合理的成本规划与设计,以实现公司利润目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成本管控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成本管控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降本管理不系统,变成了特定时间段的短期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可持续、长期执行的机制,究其原因:一是未建立完善的降本管理组织体系,没有构建跨部门的降本组织,也未明确各层级组织的职责;二是成本管控制度与流程建设体系不健全,人员构成、任务分解、过程控制、反馈评价等都缺少明确的边界;三是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没有将降本增效与对员工的激励相结合,导致员工缺乏降本的动力。
(三)成本控制重点不突出、方法不科学
当前制造业把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某项单一活动或单个环节,重视某一生产活动或某一阶段的成本分析,而忽视整个价值链条上的内在联系。在制造业的成本构成中,很多企业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采购上,忽视研发过程、人工成本和售后服务等成本居高不下的现象,缺乏从价值链控制角度對整个生产过程的安排。同时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明显已不能适应对成本控制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四)成本控制管理工具不先进
没有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管理工具,无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战略导向作用、目标管控作用与资源协调作用,导致降本增效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业在生产成本的核算上普遍应用ERP信息化技术,在成本核算上做到了准确和高效,但是信息技术在成本管控方面的应用较少,没有打通和成本预算控制的链接,成本管控工作主要靠人工操作,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影响了公司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五)成本控制的监督考核机制乏力,责任不清
成本控制实施中,更多关注企业成本目标的分解,对执行过程中能否实施有效的控制缺乏监督与考核,导致成本控制无法落到实处,考核结果无法落实到责任人,降本目标无法实现。
成本考核的指标和方法不清晰,考核的量化标准不科学,导致考核结果不合理、不准确,反馈不及时,没有解决成本管控中的问题,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完善制造企业成本管控的对策
(一)更新成本管控理念
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与管理方式的变革,企业成本管理的观念也要转变,要超越传统的成本核算和产品成本管理的范畴,从战略成本管理角度谋求竞争优势,实现从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转变、从成本经营性控制向成本规划性控制转变、从产品制造成本管理向产品总成本管理转变、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转变的跨越式成本管控理念的变革。
(二)完善成本管控体系
首先,要保证成本控制能够顺利实施,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成本管控组织体系。企业应建立由研发、采购、生产、工艺、质量、销售、财务、信息等部门组成的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各部门各环节的人员要各司其职、密切协同、寻找差距、制定改善措施,把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一般应建立三个层级的组织体系:一是决策层的成本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降本的体系建设和重大决策;二是成本日常管理机构,一般由财务部牵头,负责把企业的长期战略和成本目标制定成中、短期目标,负责成本效益的核算和总结;三是基层成本控制执行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成本管控内容的实施,按照分解到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标准,对成本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其次,要健全成本管控制度和加强流程建设,降本目标的达成,需要规范的制度保障和高效的流程控制。最后,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推进业财融合。
(三)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我们要站在整个价值链的角度,考虑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整合优化各个环节,形成全面的多维度成本控制体系。
1.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在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中可以说是最大的,这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在此阶段就确定了产品的各环节的成本。研发设计来源于详细周密的市场调研,一定要充分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价值取向,按照市场需求设计产品,杜绝重复设计造成的成本增加。在设计产品时,不能过分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和高性能而忽视消费者对产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的实际需求,设计的合理和高效无疑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同时设计产品时,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模具,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设计完成时,一定要先小批量生产,在试销后,如果市场反应良好再组织批量生产,否则,应重新组织研发设计。
2.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在考虑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主要原材料一定要货比三家,最后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作为本批的供应商,以降低采购环节的成本。此阶段最重要、最关键的是选择战略供应商,与其建立伙伴关系,结成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其的联动,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使企业在重要材料的采购中得到价格更低、品质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周到的服务、更稳定的交期及减少沟通成本等。
3.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首先要保证采购计划与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一致性,以合理的库存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使生产平稳进行。既不能出现生产停工待料的情况,也不能出现呆滞物料充斥仓库、增加库存和资金占用成本的情况。只有达到了以上目标,企业的生产成本才可以达到最低,这都需要企业具备高效精准的计划意识。其次,要通过优化流程进行成本控制,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设计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通过制定一套现实可用的作业标准,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化、制度化,由原先的依赖人的管理转变为制度化管理。同时尽最大努力减少生产过程中多做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不良品和返修品的浪费等,使企业在低成本、低风险的环境中运行。最后,要重视产品成本中的人力成本的降低,建立精干有效的组织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操作流程,强化全员劳动生产效率等绩效考核。同时加强员工岗位技能的培训,确保人人都能胜任各自的工作。并为公司培养后备人才,保持人才结构的合理性与正常接续性,防止人才断层。
4.营销阶段的成本控制。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线销售人员要做实、做细市场调研,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产品要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最终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市场的认可,才能提高产品的售价和销售量,提高投入产出比,带来利润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实现开源。以同样的成本获得价格和销量的提升,这也是一种降本措施。开源的同时要注意节流,制造业的营销成本主要是广告宣传费,如果企业投放的广告没有因地制宜,则达不到投放效果,就会造成浪费,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量化考核。
5.售后服务阶段的成本控制。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品的销售不是终点,企业的荣誉要靠售后服务来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取决于企业产品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服务成本是企业总成本的一部分,只有给客户提供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建立良好的口碑,才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在市场中建立优势,这才是实质上的最大的降本措施。
(四)成本管控要借助全面预算和信息化(ERP)管理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管理工具,通过科学的编制及分解落实预算,重视成本目标的过程控制,确保成本预算目标的达成。通过采用信息化的管理工具,将全面预算成本控制数据导入ERP系统,通过ERP系统实施自动控制,当超过预算成本控制额度时,信息系统会自动预警,使超额成本数据无法在系统保存提交。预算的执行及控制效果差异分析是预算过程控制管理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差异分析,可以检讨成本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预算期内纠偏补短并加以改善。信息化成本控制的优点是及时、准确、完整。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与激励考核机制
有效的监督管理、激励考核机制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强有力的“双轮驱动”力量。设立监督部门专门负责成本管控的监督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审核管理,始终保持成本控制不偏离正确的运行轨道,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制度的落实,保障成本目标的实现。
绩效考核也给了员工目标和动力。按每个岗位的职责建立绩效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这样就可以避免“干好干差一個样”的情况,真正实现按贡献取酬,这样就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单位为润恒光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蔚利芝,樊燕萍.基于大数据的制造业作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4):65-66.
[2] 于培友,田莉杰,方岩.标杆管理项目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7(22):29-30.
[3] 周晓波.刍议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8(06):267.
[4] 赵金莲.结合价值链视角分析先进制造业的管理和优化策略[J].时代金融,2017(08):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