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课后延伸学习的应用探索*

2019-11-07 01:47贺辉平岑宁欧阳雅坚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贺辉平 岑宁 欧阳雅坚

摘   要:课后延伸服务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内的学习情况,将教学时间延续到课外、教学空间扩展到日常生活中、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教学实践活动。文章通过探索如何在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应用课后延伸性服务,在师生互动中促进教学的深入发展。既方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又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课后延伸;互动教学;网页制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9-0029-04

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html标签及css代码过程中未能及时消化课堂重点和难点,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日益突显,课后又没有适合的开放途径让学生复习、训练和查漏补缺,随着教学内容的继续深入,教学进度越来越滞后。在学生如何突破課堂的限制有效学习情况下,靠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一、学生课后延伸服务的内涵分析

2017年2月2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学生课后延伸服务是教学的延续和发展,是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能力的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后延伸服务,让“教”与“学”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变“从书中学”为“从做中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课后延伸性服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中最灵活的内容,是师生进行互动的关键环节。以完成项目式教学任务为目标、运营微信企业为驱动、学生参与为主体、教师为引导,以线下传统课堂教育与线上课外延伸服务整合为核心营造学习氛围。让整个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课后学生能合理利用平时零碎的时间,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工具,随时随地渐进式地积累学习。

二、学生课后延伸服务的特点

巧妙地设计课后延伸服务,可以补充课堂教学时空的不足,提高中职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具体而言,在实施学生课后延伸服务过程中,要体现出灵活性、层次性、互动性、趣味性和反馈性的特点:

灵活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课后延伸学习时间、地点、空间不受环境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参与学习与互动教学,充分利用平时分散的时间。

层次性:基于学生水平能力差异,以学习需求和多元发展为宗旨彰显个性化学习。针对班级内部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后延伸平台设计不同级别的课后作业。比如,对于后进生只要求他们了解最基本的知识,在小组任务中可负责一些素材准备、拍摄、角色扮演、录音等任务;对于优等生,完成了基本的作业后,在平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在做任务中担当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协同完成任务等。

互动性:围绕企业号关联的各种强大的应用开展教学互动,方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同时通过后台分析实时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展情况,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趣味性:学生参与课后延伸并从中体验到学习和娱乐可融为一体。在掌握相应的网页制作方法后,大量创新页面布局效果,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乐趣。

反馈性:针对学生实际参与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便于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参与在线考试、填写问卷、任务进度、通知调研等活动,微信企业平台实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统计和分析,帮助教师发现学生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生课后延伸性服务的设计实施

1.课后延伸教学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增强和移动办公的广泛普及,学生对资源需求、使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已成为非常普遍的事实,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已逐渐成为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后延伸服务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内化相关知识点,课堂外又继续承载教学功能。让学生具备线上线下个性化学习功能、教师线下教学教研功能和及时互动反馈动态更新的教学管理功能。

针对中职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易分散、好奇心强等特点,根据网页制作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初级WEB前端工程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以任务驱动为出发点的手机网站案例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精致的手机网页中理解HTML和CSS等知识点。设计整本教材为一个完整的网站案例,教材每一章对应网站中的每一个网页。每章通过“任务导入”、“成果目标”、“核心知识”和“任务实施”框架完成各个页面的布局设计,学生结合课内吸收内化、课外互动学习,分工合作完成素材的收集、拍摄、合成、网页布局。将各个知识点、网页和网站三者统一,达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任务驱动型教材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2.教师通过运营微信企业号引导学生学习

微信企业号作为师生互动的舞台,是实现课后延伸的主要平台。教师合理关联相应功能应用,将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探究。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课后延伸学习。线上教师推送任务,学生领取任务,线下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移动工具随时在线互动,完成每章任务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管理运营企业微信号。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参与课后延伸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前端的潜能。具体运营过程如下:

(1)创建“教学互动”企业号。

(2)通讯录更新:引导学生加入企业号,界定参与课后延伸服务的学生范围。

(3)关联第三方应用:在成百上千的第三方应用中,有选择性地关联几个第三方应用,方便实施服务,选择关联“投票调研”、“快课学堂”、“微企云任务”等展开教学互动。

(4)自建应用设计:链接“教学论坛”,针对网站教学流行趋势,创建一个响应式网站论坛。

(5)日常运营企业号:微信企业号结构概要如图2所示。

整个课后延伸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课前、课后通过微信适时推送,让学生接收任务通知,参与问卷投票,实现师生在线互动,从而有利于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并鼓励学生课后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在线考核评价和奖励平时分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微信企业号为支撑形成精细化课后延伸服务平台,既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教学内容,又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助教互动平台。课后延伸服务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服务过程保存了师生学习过程和互动信息,关联的第三方应用实时反馈学习效果,自建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精准教学提供方向。

3.学生参与课后延伸服务

紧紧围绕“教学互动”,从学生角度出发,参与课后延伸服务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微信关注企业号,方便快捷参与课后延伸服务。学生扫描企业微信号“教学互动”二维码,申请加入,经教师同意后即可成功加入,“教学互动”将自动出现在学生手机“微信”-“通信录”-“我的企业”目录当中。方式二是通过下载“企业微信APP”,扫码关注“教学互动”,直接参与课后延伸服务。学生参与 “教学互动”流程如图3所示。

学生课后可根据自身掌握情况,随时随地通过微信进入“微加云学院”、“教学论坛”、“快课学堂”、“投票调研”、“腾讯乐享”等应用中参与课后延伸在线学习。

(1)学习响应式网站:学生参与互动,注册、登录,发帖、讨论,转存素材。针对上课所学的内容,点击对应知识点的在线链接继续学习,将零散的时间用于学习识记HTML和CSS标签。自建的教学论坛网站本来也是响应式网站的例子,方便学生学习网页这门课程,也了解响应式网站的优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2)领取任务:分派任务,领取任务,登记任务进展情况,通过在线交流方便教师随时查看学生任务的完成进度。

(3)打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打卡表示每天是否参与了课后延伸学习。

(4)在线学习考试: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评测、智能统计考试成绩、分析评估培训结果等。

(5)在线互动:集成知识库、问答、课堂、考试、活动、投票和论坛等应用,方便学生课后讨论交流,丰富课外生活。

(6)查漏补缺:当学生请假或上课没有听明白教学内容时,通过进入微信企业号,查看当天的教学课件,重新学习相关知识点。

(7)问卷调查:参加投票和事项问答,自动统计结果,及时反馈问卷结果。有调查、考试、投票、表单四大模块,支持多种题型、自动汇总答卷、图表分析问卷结果。

(8)反馈学习效果:学习完每一章知识,点击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问卷调查,如实填写最近的学习进展情况,为教师提供一手教学管理数据。

方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满足他们日常社交活动需求,在实施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延伸过程主要围绕“微信企业号”关联应用展开,学生可以随时退出或重新进入学习,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延伸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學习的能力与质量。通过引入开放性的课后延伸性服务,凸显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延续体验、培养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线上线下个性化学习以及课堂内外快速整合的互动社交教学模式上来。

四、应用展望与思考

1.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巩固提升知识技能

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在课堂外结合延伸性服务来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中懂得分享、学会学习、享受WEB前端应用的乐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具体情况来自主选择学习,最终学用结合、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从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的优质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乐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WEB前端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企业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外教学整合,在互动交流中构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实现个人价值。

3.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

有效的课后延伸服务有利于指导中职学生实训内容建设,重构实训课程体系,创建更符合行业发展的育人模式,推动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为中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课后延伸性服务体现了开放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实现职业教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教育补充方式。

本文涉及的学生课后延伸性服务平台对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课后延伸服务过度依赖于第三方应用,大部分应用功能仍在不断更新变化中,导致多个应用可能功能相同,就需要进行取舍。其次,随着第三方应用功能的扩展,在权限、规模、收费方面有一些变动。可能出现部分功能免费、部分功能收费,或者出现使用规模限制性收费,如30人内免费或50人内免费,平台一定程度上受到关联应用的限制;最后,自建应用链接的响应式网站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可吸收第三方应用的优点来定向开发小程序,这方面有待进一步扩展改进。

课后延伸是教师教学能力、学生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需要与时俱进,并进行不断的反思、改进、完善和创新。总之,学生课后延伸服务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求胜.基于常态课表的中职校本资源库应用系统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79-83.

[2]吴向华.厚度·高度·深度·广度——品德课“课后延伸活动”实施策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21):115-117.

[3]黄下轴,徐谷,熊秀芳等.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实证研究——以武汉市48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1):35-39.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互联网+互联网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