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闻春晶
地质作用过程改变着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常考内容。明确地质作用过程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是地理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从高考能力立意角度明确地质作用过程具体考查要求,为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引导与服务功能。
分析地表形态形成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兴趣,为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地质作用过程往往比较抽象,涵盖较高的思维层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也成为高考考查的难点内容之一。
纵观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以生活实际为情景,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综合题的考查呈上升趋势。高考命题注重对学科的能力考查,以能力考查为目标,素养培养为目的。能力考查既是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也是评价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据。能力目标的确立,为落实能力提供参考方向,能力落实即是素养培养与形成的关键过程,如图1所示。地质作用过程多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质作用相关信息的能力;注重地理思维培养,考查调动和运用地质作用概念与相关原理的能力;创设独特地理情境,考查描述地质作用过程的能力。
图1 能力与素养的关系
如何有效地获取和解读图表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高考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途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能力考核的基点,也是一切素养培养的起点。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深化,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和解读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例1】(2015年全国卷Ⅰ)图2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图2
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涉及对三角洲地貌的地质作用过程的分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获取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的数据信息,距离变化与地质作用的关系是试题信息解读的关键。河流携带泥沙以沉积作用为主,海浪冲击海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当沉积作用为主导时,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表现为变大,当侵蚀作用为主导时,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表现为变小,如图3(h1>h>h2)所示。1975年至1979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大,说明海底在淤积,即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作用强;1979年后,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小,因此海底以侵蚀为主,即海水侵蚀作用强,D项正确。
图3
【备考启示】通过试题给出的图表数据,获取显性信息,明确试题考查内容,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基本要求。地质作用的考查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区域景观图展示,分析地质作用成因,重点在于试题信息的解读,即对于隐性信息的获取和理性的认知,图表数据与知识的合理衔接,实现信息的有效转化。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解答地理试题的核心环节,是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提升,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不可或缺的前提,也是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
【例2】(2017年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4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2题。
图4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B
【命题意图】本题组运用冲积扇的形成原理,分析地貌成因。注重地理思维培养,考查调动和运用地质作用原理的能力。
【试题分析】对地貌成因的分析,不能脱离对地质作用过程原理的理解。材料中叙述了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借助对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成为分析地貌成因的关键。冲积扇的形成与气候、地形、河流、土壤,地质状况关系密切。第1题,结合图4,贺兰山地势较高,河流主要东流,且短小流急,加之东侧降水偏多,山麓地带沟谷众多,导致贺兰山东麓泥沙堆积,冲积扇集中连片分布,故选C。第2题,读图4可知,甲处河流相对较长,结合低山和中高山图例,甲处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流域内地势起伏小,水流速度较缓,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所以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故选B。
【备考启示】通过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可知,考查内容强调通过调动和运用地质作用概念与原理,深层次分析地质作用过程,理解地貌形成的必然性。通过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可知(表1所示),准确地调动地质作用概念与原理,认识和说明地质作用问题是该部分能级考查的重点。
表1 调动和运用地质作用概念与相关原理的能力级别考查汇总
从根据景观图说出地貌,到分析地貌形成的原因,再到理清地貌形成的过程是对高考能力考查的不断深入。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主要体现在通过综合思维,把握地质作用的本质,运用地理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原理,正确解释或说明地貌现象的形成过程。通过创设独特地理情境,描述地质作用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以及时空观念培养的考核,符合新高考的能力立意要求。
【例3】(2019年江苏卷)图5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下题。
图5
该区域
( )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
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
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
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以“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景观图”为背景材料,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区分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对学生推理分析能力的重点考查。在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试题分析】在甲岩层沉积之前,褶皱(向斜)的顶部受长期大规模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水平界面,然后地壳下沉,该地区再接受新的沉积层,A错误;通常,沉积岩的顺序为下老上新,即乙形成时代早于甲岩层,B错误;该区域乙岩层构造形成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大规模侵蚀作用,C正确;图中丙位于向斜核心附近,不是背斜,D错误。
【备考启示】区分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对地质作用过程描述能力的变向考查。地质作用过程复杂,尤其是内力作用,为降低思维难度,可以利用逻辑关系判断地质作用先后顺序(表2所示)。
表2 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统计表
【例4】(2017年北京卷)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
图6
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答案】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命题意图】本题以匈牙利巴拉顿湖泊为试题情境,设问间接指向湖泊的成因,查考描述地质作用过程的能力。
【试题分析】湖泊形成原因多样,通常因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使得地表出现凹地,地表凹地积水形成湖泊,如图7所示,地质构造如断层、向斜或冰川侵蚀形成地表凹地,地表凹地积水形成湖泊。平原地区,曲流现象显著,表现出河道愈加弯曲,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废弃的河道储水形成牛轭湖。由于地质变动,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形成堰塞湖。露天开采形成凹地或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会形成人工湖泊。结合图6中图例信息“断块山”,推测该湖泊的形成必然与断层有密切关系。图中巴拉顿湖北侧有一典型的断块山,据此推测该地区有断层发育,上升部分形成断块山,下陷部分形成了巴拉顿湖。
图7
【备考启示】从能力考查要求来看,侧重分析地质作用过程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发生与发展,认识地貌的演化过程。不仅要实现对地理现象的成因机理分析,也得具备搭建时空观念的认知平台,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