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创业导向:中职“塔型”创业教育的转型实践——以宁波市经贸学校为例

2019-11-06 07:29汤海明陈平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岗位中职课程

汤海明,陈平

岗位创业导向:中职“塔型”创业教育的转型实践——以宁波市经贸学校为例

汤海明,陈平

(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科研处,浙江宁波,315041;宁波经贸学校校长室,浙江宁波,315100)

创业教育在我国已走过十余个年头,并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的岗位创业者。研究发现:传统中职创业教育存在覆盖面小、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课程教学滞后等问题。宁波市经贸学校在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中职“塔型”创业教育模式,实现了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相衔接、创业普及与重点孵化同步、学生创业素质与岗位竞争力共发展的教育目的。

岗位创业“塔型”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职;选择性课程

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指出,“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全社会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化、体系化。加快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业实训体系,加强创业创新知识普及教育,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1]。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社会“大众”的重要成员,应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创业学习,不断激发自我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精神品质,提升岗位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驱动,创新创业教育纷纷在国内各中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宁波市中职创业教育起步较早,自2009年开始,市教育局便引入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的创业课程“如何成功创办一个企业”,开始向全市中职学校推广。2010年,宁波市经贸学校率先打造了全市首个中职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一条街”,开启了全市中职创业教育探索的步伐。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宁波各中职学校通过搭建创业基地、开设创业课程、开展创业实践,培养了一批校园创业“小老板”,师生在各级创业创新大奖中频频获奖,形成了浓郁的创业教育氛围。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校逐渐偏离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创业教育的初心和本源。创业教育应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链条的重要一环,本应积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基。然而,实然状态下,创业教育的功利性现象比较严重:“创业教育重视培养少数自主创业者典型,创业教育重视少数师生参赛获奖、创业教育重视打造学校‘特色办学’的示范样板”。创业教育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脱节、创业教育难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养。笔者认为中职创业教育亟待转型变革,以适应新时代对中职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岗位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特质

(一)理论渊源

约瑟夫•熊彼特作为创新理论的鼻祖,他首先将创业与创新联系起来,认为:“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就是实现创新的过程,创业者所进行的创新创业活动是执行并使用新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2]1985年,美国学者Pinchot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在其著作《创业者与企业革命》中提出了内创业理论(intrapreneurship)的概念。他将内创业者界定为:“在现行公司体制内,能发挥创新精神和革新能力,促成企业新事物的产生,从而使公司获得利润的人。”[3]此后,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基于内创业理论,提出了“岗位创业者”的概念。他认为:“创业者就是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在本职岗位上从事开发企业新产品、创新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创新活动的企业管理者或员工。”[4]1989年11月,联合国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议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提出创业教育的内涵就是培养具有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5]。我国岗位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2009年,温州大学率先提出了“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理念[6]。随后,岗位创业教育研究开始在国内持续升温,并取得诸多研究成果。

(二)内涵界定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岗位创业”界定为:在一个企业中,个人或团队围绕岗位工作,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在新产品的设计、新业务拓展、新生产方式的革新、新管理模式再造等方面,所开展的创新活动的过程。

根据岗位创业的概念,笔者认为“岗位创业者”就是拥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具备娴熟的创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创业品质,获得扎实的岗位竞争力,能够用创业的心态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工作的新时代劳动者。那么,“岗位创业教育”就是以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增强学生岗位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通过创业通识教育、创业实践体验、岗位创业实习,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既懂专业又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的过程。

(三)基本特征

岗位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创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以全体在校学生为培育对象。岗位创业教育不是特定人群或“精英”学子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教育覆盖面广,旨在培养能够用创业的心态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工作的新时代劳动者。二是与专业人才培养紧密融合。通过创业课程融入专业教学,创业实训融入专业实训,创业实战融入顶岗实习,专业教师融入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生涯的拓展性发展。三是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岗位创业不再像传统创业教育以培养自主创业者为唯一目标,而是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主,自主创业者为辅,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能力,培育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为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奠基。

二、中职创业教育亟待转型的问题剖析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职学校开展的依然是传统的以培养创业“精英”为导向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受益面窄,功利性现象普遍,与专业人才培养彼此脱节,中职创业教育亟待转型突破。

一是本真缺失,“精英至上”的功利化弊病。创业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创业素质提升与就业竞争力发展,而是主要服务于各类参加创业技能大赛、创业“小老板”孵化的少数“精英”群体,创业教育的本真价值逐渐丧失。创业教育没有发挥其唤醒和发现学生自我需求,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学生创业品质的应然功能。

二是课程单一,“被动填鸭”的理论化灌输。传统创业课程过于单一,主要是学校的德育必修课创业模块,没有多元化、系统化、立体化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课程与教学呈现出“知识传授多,实践操作少;仿真模拟多,实战体验少;被动接受多,自主选择少”的尴尬窘境。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创业教育收效甚微。

三是与专业脱节,“简单重复”的低档次孵化。传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彼此脱节,创业孵化呈现简单重复、低档化的特征,产学研优势难以凸显。创业教育需要从“激情创业”向“智慧创业”转型,只有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才能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与创业创新素养培育的双赢局面。

四是质量堪忧,“无序乏力”的低效化运营。创业教育缺乏“务实化、系统化、绩效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呈现无序乏力的运营状态。主要表现在:创业团队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综合指导,创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保障体系,导致随意性、低效化、浅层化滋生。

三、“塔型”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中职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015年9月,宁波市经贸学校围绕“培养一种意识、锻炼一种能力、传承一种精神、培养一种品质、成就一份事业”的创业育人理念,探索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中职“塔型”创业教育实践,培养社会紧缺的岗位创业人才。

(一)基本思路

中职“塔型”创业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品质、岗位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相衔接、创业普及与重点孵化相同步,充分唤醒和发现每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与学习权力,搭建“多元”岗位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立体”的创业课程体系,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通过“文化熏陶、系统学习、创业体验、导师引领、轮岗实习”,实现学生创业意识、素养、技能、品质等多元个性成长,本质上消解功利性弊端,还原创业教育本真。

(二)框架设计

依托学校承办的全市首家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高一学生入校开展职业生涯素质测评,通过“专业导师引领—权威创业测试—学习目标确定—创业选修学习—分类选择实践—层层选拔孵化”,根据目标计划、学习进度及考核结果,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塔基、塔中、塔顶”三个创业教育模块,灵活选择“课程、平台、师资、通道、学习方式”等,给学生最适合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岗位创业素质。中职“塔型”创业教育模式,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及个性特点,分为三个教育模块:

一是“塔基”创业教育:坚实稳固,全员教育。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校园创业文化熏陶及开设创业规划课、创业认知课、创业导师课等通识课程,实现校园创业教育的全覆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备。二是“塔中”创业教育:层次清晰,分类实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展创业技能辅导课、校园集市创业体验课、岗位创业实训课,让学生参加校园多元创业实践活动,在实操中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岗位创业能力。三是“塔尖”创业教育:精英选拔,创业孵化。通过校园创业街实体开店、淘宝团队创业孵化、毕业实习轮岗锻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耐受挫折、心理调节、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信、敢为、果断、坚韧”的良好创业品质和“拼搏进取、敢于冒险、诚信守法”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

(三)实施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Sternberg)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他认为:成功就是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成自己目标。成功智力分为:“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7]。借鉴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中职“塔型”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原则为以下几条。

一是分层孵化,“三元智力”统筹兼顾。创业教育不囿于传统“学业智力”的目标,按照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既要重视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更要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分析性智力、实践性智力,从而,最终使学生具备扎实创业的实战能力和基本素质。

二是实践为上,问题解决重在自为。成功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成功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7]因此,我们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园创业实践中,学会创新、学会操作、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管理,以提升自己的以实践智力为核心的成功智力的水平。

三是真实任务,课程设计强化体验。实践智力的核心在于“缄默知识”的获得,它是指以行为为导向,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学到和领悟到的程序性知识。它通常是不能表达和交流并仅存于个体内部的经验知识。因而,其获得的主要途径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实践。基于此,我们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创业实践,把握并寻求最佳解决途径,通过“体验、实践、感悟”这一过程,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四、中职“塔型”创业教育的转型实践路径 ——以宁波市经贸学校为例

针对传统创业教育功利导向致受益面窄、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彼此脱节、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养难以培育等问题,中职创业教育需要转型发展,应构建起以创业孵化平台为载体,以进阶式创业课程为基石,以岗位创业实践为内核,以全程式学生创业服务为支撑的中职“塔型”岗位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多元的创业学习中,在岗位的创业实践中,在个性的创业孵化中,成就良好的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提升岗位核心竞争力。

(一)搭建多元的创业学习平台,拓展岗位创业多维育人的场域

学校精心打造十大创业学习平台,推进文化育人、生涯指导、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业孵化等多重育人功能,彻底实现创业教育全员性覆盖。

一是生涯测试平台。依托市体验中心场馆优势,开展“霍兰德职业兴趣”“MBTI职业性格”“九型人格”“DISC性格”“职业价值观”等十余种生涯测评,以帮助学生充分认知职业性格、兴趣、价值观、需要和使命等要素。

二是创客体验平台。依托市体验中心“智创空间”的资源优势,开展创客文化感知、3D打印、木工制作、电子创客、数控车床等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创客思维、创新精神、实践智力。

三是导师交流平台。依托校内创业导师团,定期开展创业讲座、项目咨询、困难帮扶、心理咨询等活动,为学生创业学习提供扶持,破除困难。

四是创业教育选修平台。打造进阶式创业选修课程体系,依托微信、数字选课平台,根据学生发展意愿与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创业学习、技能实训、项目孵化。

五是网络学习平台。开发创业系列微课程资源库,依托学校移动学习平台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数字化感知、碎片化学习、自主化探究。

六是技能竞赛平台。依托晚间技能课、竞赛辅导课、创业策划大赛,开展各类创业策划大赛技能实训,培养学生项目策划、营销策划、财务预算的能力。

七是岗位创业平台。打造形成中药饮片厂、彩虹大药房、淘宝工作室、物联网研发中心、时代礼仪公司、校园快递公司等“校企”创业基地,开展产教融合的岗位创业孵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业素质。

八是项目指导平台。打造创业跟踪服务体系,建立“导师+项目+团队”的孵化模式,开展“项目策划—渠道选择—组织进货—装修布局—营业推广—财务管理”等全程跟踪式指导。

九是学长帮扶平台。建立“学长基金”,通过筹集资金、跟踪指导、全面扶持,帮助创业精英团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勇敢迈出自主创业第一步。

十是榜样示范平台。打造宁波商帮文化广场,开展“校园十大创业之星评选”,让学生们找出自己心中的“创业偶像”,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激励、鞭策作用,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点燃学生的创业梦想。

(二)开发进阶式创业教育课程,开辟学生创业素质提升的通道

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创业学习的需求,开发进阶式的创业教育课程,即一类课程学习完毕,通过考核合格,可选择升至更高一级的创业课程。从“塔基”的通识类课程,到“塔中”的技能实训课程,再到“塔尖”的创业孵化类课程,涵盖创业规划课程、创业认知课程、创业导师课程、创业实训课程、创业孵化课程等五大课程(详见表1)。学生在多元选择中,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一是创业类通识课程。涵盖创业规划、创业认知、创业导师等三大课程。旨在普及学生创业知识,唤醒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促进学生创业思维。创业通识课程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放,通过德育必修课、任意选修课的形式实施。二是创业类实训课程。开展创业竞赛辅导、创业集市体验、岗位创业实训等课程,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情感体验中提升岗位创业的实操技能。三是创业类孵化课程。依托学校创业一条街、淘宝工作室、校企实训基地等岗位创业平台,在创业导师的指导和帮扶下,开展学生实体店创业、淘宝网店创业、专业轮岗实习,让学生在工作学习中提升实践智力,成就创业能力与岗位竞争力。

表1 进阶式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一览表

(三)开展扎根专业的岗位创业,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学校将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融为一体,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搭建了中药饮片厂、淘宝工作室、物联网研发中心、彩虹大药房等“校企”岗位创业实战平台,创业教育与专业育人融合迸发无穷生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是中药饮片厂生产性实训。中药专业创建“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工厂——中药饮片厂,其规格、设备条件、运营水平对接国家药品GMP认证要求。开展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企业关键岗位技能深化为目标”的生产性实训,按企业生产需求及社会需求规格,进行产品生产。专业实战由损耗转变为造血,学生技能作品转变为产品商品,企业减少人力、场地、管理等成本,并获得生产销售收益。

二是淘宝工作室经营性实训。电子商务专业打造校企淘宝工作室,引入企业运营模式,以“天际天猫”直营业务为平台,设置美工、推广、客服三个岗位,企业团队长期驻校与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创业孵化。通过“岗前培训—成长档案—项目实战—现场指导—过程管控—绩效考核”,让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项目实战中,成就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过硬创业素质。

三是物联网研发体验式实习。物联网专业依托“校企物联网研发中心”,自主研发IOT物联网校企研发平台,组建“校园物联网小管家”团队,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对接五大专业核心技能,开展“应用系统需求分析、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传感器设备装接、后台运营与操作、故障排除与维护”等岗位实习项目,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创新能力。

四是加盟连锁药店轮岗式实训。医药营销专业建设“彩虹大药房”创业基地,邀请宁波彩虹大药房职业药师,进校开展实习教学指导工作。以师徒式学习小组为单位,实施“轮调式”顶岗实训。实施小组轮换制,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到药店营销中的各个岗位进行实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大型连锁医药超市的运营流程、核心技能、管理方法,逐渐培养作为一名优秀医药购销员的综合职业素养。

(四)建设对接全程的支撑体系,实现学生岗位创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组建“就创”中心。为更好统筹推进创业教育工作,学校组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中心下设工商注册、创业咨询、创业培训、创业实习、小额贷款、税收登记、困难帮扶、问题纠纷等服务窗口。竭尽全力,为学生创业学习、创业实践提供各种咨询指导与困难帮扶服务,帮助学生挺过难关,成功实现自主创业。

二是开展创业咨询服务。组建校内外创业导师队伍,针对学生遇到的种种问题,开展创业开店运营、专业轮岗实习、心理咨询、团队建设管理、人际沟通等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业务,使经营管理步入正常轨道。

三是开展创业基金援助。学校建立“学长基金”,为创业团队提供一定小额无息贷款,以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梦想。为减轻学生创业的经济压力,学校对创业店铺的装修及设备进行适当的经济补贴,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此外,对经营困难的个别商铺进行经济援助,让他们走出困境。

四是建立创业监管机制。学校成立了“创业街办公室”,负责对学生店铺日常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办公室下设招商、财务、卫生管理、物价监督和客户服务等五个部门,依规对学生摊位的进货渠道、商品质量、商品价格、卫生状况、服务质量进行全程管控。通过制度约束,规范学生创业行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职业操守。

综上所述,基于岗位创业导向的中职“塔型”创业教育实践,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尝试。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塔型”创业教育模式有效解决了创业教育覆盖面小、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脱节、创业教育难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等问题,为我国中职创业教育由“激情型”向“智慧型”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范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2015-06/16) [2019-01-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

[2] SCHUMP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3] 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等.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 46-52.

[4] 王燕凤.中职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14.

[5] 戴秋花,张增年.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51-53.

[6] 黄兆信,陈赞安,曾尔雷,等.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9):86-87.

[7] 刘小英.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及教育启示[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3):8-10.

2018-12-11;

2019-04-09

汤海明(1983—),男,山东济宁人,宁波市成人教育学校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邮箱:tanghaiming1983@ 126.com;陈平(1966—),男,浙江宁波人,宁波市经贸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G712

A

1674-893X(2019)02−0152−05

[编辑:何彩章]

猜你喜欢
岗位中职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