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杰
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研究
张英杰
(台州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实践性知识是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因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案例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质性研究中。研究结果显示,意识和理念、知识和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评价与反思是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教师、学校等方面设计一系列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策略,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借鉴。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师;实践性知识;扎根理论;影响因素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新常态下高校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高素质“双创”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指导和帮扶。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从国家层面作出部署,要求全国所有高校都陆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017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然而,伴随着创业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尽管有26%的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愿,但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率仅达3%,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20%的大学生创业率。究其原因,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是导致高校大学生创业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在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匡艳丽[1]、马永斌[2]、李慧清[3]等学者从创业课程设计视角切入,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廖琪丽[4]、张宝君[5]、陈爱雪[6]等学者从人才培养、政策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此外,曾琳[7]、李旭辉[8]、高桂娟[9]等学者科学评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从现有的文献看,在已有的研究中,多数学者是从理论或实践层面研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等问题,较少从实践性知识获得的视角探讨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众所周知,创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领域,不论是教育界还是学术界都已经逐步意识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考虑将创业课程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中,同时要求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基础。
基于此,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关键因素,以期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1976年英国学者弗里曼•艾尔贝兹 (Freema Elbaz)提出“实践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专业人士所拥有的一种特殊的、不清晰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可以分为自我的知识、环境的知识、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的知识和教学的知识等五类。同时他将实践性知识分成三个层面,即实践的原则(Principle)、规则(Rules)和意象(Image)[10]。在我国“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个新兴学术研究领域,教师实践性知识是知识的一种特殊类型。因此,不同学科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有不同的提法和定义。有的学者用“教师个人实践性理论”“教师个人知识”等来指称这类知识。国内学者陈向明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学实践中主导着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认识[11]。
本文结合国内外专家给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观点,将研究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界定为高校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情境中获得的个体性的创新创业经验、知识、能力以及教学技术和为人处事等综合知识素养,这种“实践性知识”可能是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和提炼所形成的,也可能是教师个人在自己学术创业实践活动中领悟到的。既可能是显性知识,也可能是隐性知识。简而言之,高校创新教育教师这种“实践性知识”可称为创新创业实践智慧或创新创业实践素养,并反过来指导着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两位学者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和格拉斯(Barney Glaser)共同提出[12]。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主要是针对一种现象进行归纳和演绎的研究,旨在帮助研究者在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再上升到新的概念或理论。即在实证资料中寻找反映某一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归纳、比较和分析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新的理论[13]。
扎根理论主要适用于解释一些用既有理论来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够充分的研究现象。鉴于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还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炼出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因素,从而丰富和补充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性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我国的创业强省,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大学生创业人数众多。近年来,浙江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和道路,并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浙江省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浙教学〔2015〕98号),截止到2017年底, 95.2%的高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且有101所高校成立了创业学院。因此,本研究选择浙江省高校为案例分析对象,不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并且对其他省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有效获得实践性知识的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研究中样本对象选择标准: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②正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③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大学生。根据上述标准,本文选择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18人,正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65人、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创业者5人,共88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设计了半开放式访谈提纲,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深度访谈。典型的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访谈问题示例为:您认为作为一名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您了解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吗?您参与过哪些正式的学术创业活动?参与学术创业活动是否有助您获得创业实践性知识?针对正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的访谈问题示例为:您所在的大学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吗?接受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助于提高您的创业能力?可否简单阐述一下您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来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针对接受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创业大学生的设计访谈问题示例为:你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哪些素质?你对学校创业教育感兴趣吗?你认为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创业理论的适用性问题?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本研究对访谈对象进行了几次抽样回访,补充理论研究所需要的资料。最后,随机抽取80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剩余的8份访谈资料用于验证理论饱和度。对获得的访谈资料编码主要以人工编码为主,辅助以NVivo 11软件。在编码过程中对有争议的问题或概念,在听取和征询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增删修订,以保证编码的科学性。
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将被访谈者的访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比较,逐句贴标签,从中提取出核心概念,最后将关联度较高的概念重新分类整合提炼出主要范畴[14]。这个过程遵循的程序为:访谈记录资料→贴标签→初步概念化→概念化→概念范畴化。根据开放性编码程序,本研究首先将访谈原始记录资料中与实践性知识相关的词语进行简化和初步提炼,剔除访谈者回答过于简单或者回答模糊不清的访谈资料,获得328条原始语句。然后采用手工编码的方式,将访谈中属于同一现象的语句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出35个概念。最后将关联度较高的概念进行重新整合,最终得到13个范畴(见表1)。
主轴编码(Axial Coding) 是指通过运用“关系—现象—情境—中介条件—行动—结果”的经典模式,分析开放性编码中不同范畴的访谈结果,从而发现和建立主要范畴之间存在的各种逻辑关系的过程[15]。按照主轴编码的模式,本研究将开放性编码中获得的不同范畴进行重新整合,归纳出四个主范畴(见表2)。
表1 开放性编码范畴化
表2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是指通过描述现象的“故事线”来选择核心范畴,继而通过验证并分析核心范畴和其他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搜集新资料来补充和完善各个范畴,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框架[16]。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获得。为此,本研究确定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以及对其有显著影响的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和教学评价与反思四个主范畴。本阶段典型关系范式以及代表性访谈语句如下所示(见表3)。
表3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本研究根据上述编码步骤,将预留的8份访谈资料的46个原始语句依次进行编码,结果发现没有新的范畴或新关系产生,这表明本研究编码的理论饱和性较好。
基于以上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教学评价与反思四个主范畴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意识与理念是内驱因素,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态度;教学评价与反思则调节着知识与技能因素和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因素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方向和强度。以此为基础,本研究建构一个全新的“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见图1)
从图1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主要因素包括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教学评价与反思,但具体影响因素对于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路径并不相同。
教师的教学意识与理念包括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理念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是影响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前置因素。①教学意识是教师在授课前判断自身是否清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究竟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等教学本身具备的基本理念。其次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因此可认为它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起关键作用。②以往文献表明,教师要会根据其教学理念,考虑选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安排教学活动。因此,教学理念不仅影响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③社会责任是教师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可提升教师的知识效能,从而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知识与技能因素包括创新创业实践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创新创业技能应用、学生知识和教学知识六个方面,反映了教师自身是否具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中的能力,它是使教师获得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的重要因素。①创新创业实践知识主要判断自身对创新创业活动所需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投融资知识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创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②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判断自身是否熟练掌握与学科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知识,了解如何将学科内容与创新创业实践建立联系。③学科教学法是指教师能够合适地使用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如创业虚拟班实训教学等。④创新创业技能应用是指教师是否具备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的能力,以及能够根据大学生的特征设计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活动。⑤学生知识是指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并且能够通过创业教育,挖掘学生的创业潜力。⑥教学知识本质上是教师教学整体价值的现实展开形式。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学术创业技能是形成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性条件,直接影响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图1 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因素与教师知识与技能相关的因素,包括资源开发和知识管理,是教师获得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的强化因素。①资源开发是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通过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工具开发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②知识管理是指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进行挖掘与充实,将创业热点与学科专业知识有机交融的能力。研究发现,无论是知识管理还是资源开发,本质上都是构建高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不断被创造。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是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学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教学评价与反思因素包括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两个方面。①教学评价是教师对教学系统各要素(包括理念、内容、方法和效果等)等开展全面的测评。访谈中发现,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教学质量概况,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模式。②教学反思即教师对教学评价做出的反思。教学评价与反思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更确切地说,教学评价与反思是教师以研究者身份对教学工作的主动学习和自觉改进,着力挖掘与理论知识结合生成的实践经验,生成个性化的实践知识与默会的行动模式。
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受制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此,本研究以探究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因素为目的,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其理论模型,归纳总结出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以及教学评价与反思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作用及路径,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本研究在理论方面,诠释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中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过程,构建了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获得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在实践方面,通过分析意识与理念、知识与技能、资源开发与知识管理、教学评价与反思四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明晰了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路径,为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以及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指导。
1. 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获取的自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开展行动中的学习、实践与研究,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与其精神的理解,健全并优化自己与时俱进的观念性知识,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本质,使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能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志”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思维(“智”高),推动实践性知识向具体行为转化。
2. 以学术创业为载体推动教师实践性知识向文本形式转化
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术创业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通过学术创业,使教师不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同时丰富自身与时俱进的创业实践事实性知识。并且通过撰写创业反思、创业日记、创业札记等方式对创业实践经历及收获的科学反映和客观描述,实现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向文本形式转化,进而丰富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性案例知识。
3. 结合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情况,在教学实践反思中提高高校教师方法性知识
教师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通过测评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特定内容的效果,了解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等,反复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规律、特点,重新审视和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教学活动整体状态,在自我审视中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
1. 鼓励和支持创业教育教师开展学术创业
制定和出台鼓励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引导性政策,推动高校教师学术创业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相融合。同时,在课堂教学之外,高校可以邀请知名企业家来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主题研讨会、搭建企业家和教师对话平台等构建多元化师资培养体系,激发教师学术创业的兴趣,将更多优秀的教师培养成企业家,使教师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加深对创新创业实践性知识的认知。
2. 选派优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锻炼。在增强教师的创业体验过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实践中升华书本上和理论研究中无法得到的默会知识。与此同时,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建构并优化自身的实践性知识的结构,使之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不断实现实践性知识的显化。
3. 搭建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平台,以学论教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家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有机会学习优秀企业家的思维习惯、处事方式、创业经历等,使其内化为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同时,优秀企业家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体互动的机会,使只可意会、无法言明的以及内隐的实践性知识在共享氛围中逐步清晰化并传递给高校教师,协助高校教师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拓展已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大量的访谈资料在整理过程中会发生信息损失的情况,导致概念和范畴的归纳出现一定的偏差;二是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各个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去检验,有赖于定量方法对研究结果的佐证。在未来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关注实践性知识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服务价值,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②关注高校教师群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案例分析,此类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
[1] 匡艳丽,林于良.“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18(1):66-69.
[2] 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37-140.
[3] 李慧清.创业环境约束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GEM和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83-87.
[4] 廖琪丽,孟秀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74-75.
[5] 张宝君.“精准供给”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反思与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7(1): 33-39.
[6] 陈爱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42-144.
[7] 曾琳.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 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8):18-20.
[8] 李旭辉,胡笑梅,汪鑫.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群组G1法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6(21):29-36.
[9] 高桂娟,李丽红.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22-29.
[10] ELBAZ F. Teaching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M]. London: Croom Helm, 1983.
[1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12] 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Newyork: Aldine, 1967.
[13] 卡麦兹(CHARMAZ K).建构扎根理论[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14] HEATH H, COWLEY S. Developing 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a com parison of glascr and strauss[J]. Intc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cs, 2006, 41(2): 141-150.
[15] STRAUSS A. CORHIN J.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1998: 102-138.
[16] STRAUSS A L.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M]. New York: CamA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15-240.
2018-12-01;
2019-04-09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880137);2018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科优秀青年专项课题”(18GHQ02)
张英杰(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台州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教育、高等教育管理,联系邮箱:718725822@qq.com
G647
A
1674-893X(2019)02−0006−07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