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庆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 安徽 亳州 236000)
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美术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研究。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注重课内外结合,运用故事、典故以及名人名画引入新课。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在轻音乐中欣赏《蒙娜丽莎》这幅画时,不仅要从构图、色彩、神态及其蕴含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更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谈谈对本画的欣赏体会,教师参与其中,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念,世界著名画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如果不坚持画鸡蛋,勤学苦练基本功,又怎么能创造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呢?
当我们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提出两个教学目标时,就增加教学的难度,复合量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措施切实保障这个教学实践的进行。
我对本市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哪一项内容最感兴趣,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依据调查结果,首先,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坚持双效教育的目标。其次,注意美术教学和德育之间的渗透、融合,将作品的思想情感,教师的情感引导,始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中。
最后,除美术课堂教学外,与校园艺术化工程相结合,在艺术化、美术化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思想教育。比如,在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雕塑、建筑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大型油画作品《格尔尼卡》体现了爱国、宣传和平的思想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也起到了教育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合作学习、综合探究已成为美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合作,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或共同研究一个问题。从而都能够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谦让、互帮互助,从中学到互助、互勉、互爱的良好品质。我们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就收到了德育渗透。如上《雕塑》这堂课前,我就开始不断的思索,怎么能上好这堂欣赏课呢?即能教授美术审美知识,又能渗透德育,态度情感的教育。为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制作了较为精致的课件。并通过创造学生喜欢的情景形式进入了《雕塑》这一课,采用了极其自然的游戏方式进入新课,让这群可爱的小家伙们产生学习兴趣。
当学生们欣赏我为大家制作的课件时,我一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边教授学习如何欣赏。当我们重点欣赏《艰苦岁月》时,我要求学生细致的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并找一找这尊雕像都有哪些伙伴关系(如老红军与小战士,老人与笛子,小战士与抢),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没想到他们说的都非常好,用他们的清澈无瑕的眼睛,用他们稚嫩的语言所说着。有一为学生是这么说的:“小战士和手里的枪是最好的朋友,我看见小战士的手在紧紧的抓着他的枪,我想就算他很累很累也不会把他放下,因为地上有泥巴,小战士心疼枪,怕把它弄脏了。那支枪也很喜欢小战士,他会保护他不让敌人伤害他,小战士是它的好伙伴,他们相互照顾。”这不真是学生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吗?我趁热打铁夸奖了这为积极发言的小同学,夸她有爱心。并教育同学们真心对待他人,别人也会真心对你,爱护身边的小动物、植物,珍视他们的生命、情感。
教学中,美术审美知识的德育渗透感染着学生们的心。这时,我再简单通俗的介绍作品其历史背景,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从而,使学生们的思想得到升华,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小组协作、团结互助,如做布贴画、剪贴画等课中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小组成员共同使用学具材料,让学生从中体会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手工课、绘画课教育学生进行废物利用,变废为美,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事物。这不也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逐一渗透着保护环境的美德吗?
德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教师不断地为之努力。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动机、兴趣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德育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渗透式的德育在德育教学中非常重要,所以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