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举办了三十四年,三十四年的时间已经使春晚由一档联欢节目成为了一种仪式性的象征。每年的春晚从前期筹备到最后呈现都凝聚了许多创作者的心血与时间。因此春晚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以受众本位的角度,探讨春晚在受众心中的意义以及受众对于它未来发展的期待。
关键词:央视春晚;使用与满足;艺术接受
一、问题的提出
回顾这34年春晚历程,大致可以分为 “20 世纪 80年代”与 “90 年代至今”两个时期。它从最初带有“朴素阶级感情”的 “人民”内部的电视联欢活动逐步变身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超级节目,从非商业性逐渐发展到高度的商业化。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也从服务转向营销,“从全心全意的政治理念宣传者,变为半心半意的共同利益合谋者。”1许多观众提出春晚“一年比一年难看。”
与此同时,春晚的导演团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尝试新的改良方式,语言节目的主创团队们也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加入热门段子等方式力求满足受众们的需求。长期的筹备,反复的排练,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让他们也直呼,春晚“一年比一年难办。”
笔者认为,受众对于春晚的评价逐年降低,不仅仅是一些学者提出的春晚自身承载了过多的政治功能和浓重的商业气息,还因为当下观众的娱乐生活丰富,审美需求增加以及对于节目本身的期待值较高等因素导致了春晚的口碑越来越差。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受众角度出发,研究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晚语言类节目。
二、春晚语言类节目与接受美学
历届春晚的优秀节目评选中,评委会将晚会节目分为语言类,歌舞类,戏曲、曲艺类及其它三个大类进行评比,其中曲艺类节目包括相声、戏曲、杂技和魔术等。在此分类标准下,语言类节目仅有小品这一种节目形态,相声并没有被列入其中。实际上,小品是语言类节目的一种综合形式,它不仅包括语言,还包括演员的综合表演。从严格意义上讲,相声才是一门纯粹的语言艺术,它更应该被归为语言类节目。因此,本研究将语言类节目定义为包括相声在内的,通过表演和对话,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观众的一种节目形态。2
春晚语言类节目,是凝聚了艺术工作者大量心血的艺术作品。其中美的形式与我们常说的普通意义上的艺术美有所不同,它是将现实中的亲情、友情和乡情等这些现实美因素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晚语言类节目属于艺术作品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受众对于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接受可以用文艺美学中的接受美学进行考察。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文艺界就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争论之时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文艺美学思潮。接受美学一方面继承了现代哲学阐释学关于文本阐释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不再单单关注于对文本的理解,而是更为重视欣赏者的作用,更注重对艺术审美过程的研究,强调欣赏者的主观能动性。
在接受美学中,受众是作为作品创作中的重要角色加以考量的。一件作品经历体验、构思、传达这三个步骤才真正创作出来。而传达这一步骤相对應的是受众的接受。艺术的传播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创作者通过对心中的世界的形象进行编码,接受者以自身的前在经验量对创作者提供的文本进行解码,得到真正的作品。受众通过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使得作品在脑海中有了完整的表现形态,这种完整的表现形态才能称之为是最终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受众的接受赋予了作品真正的意义。
三、立足于受众的春晚语言类节目
春晚作为一档具有全民性的大型直播晚会,虽然近几年有政治宣传性过强的问题出现,但其本质还是立足于受众的。本段将从小品的崛起,新鲜词汇的使用,新面孔的加入等几方面进行说明。
(一)小品的崛起
首先通过对春晚的相声小品数量进行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在1991年之前,相声的数量大多数年份的时候都高于小品数量,但是1991年之后,小品的数量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在鼎盛时期的2006年,小品的数量甚至达到了8个之多,而相声仅有2个。
相声的没落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1989年的时候,相声的质量就已经出现下滑,取而代之的是小品的质量上升,许多经典的小品开始出现,如《英雄母亲的一天》,《招聘》、《懒汉相亲》、《胡椒面》,个个都是经典,剧本里的许多台词经久不衰,现今仍能作为“包袱”被拿出来抖抖。
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相声的没落,小品的崛起这一现象本就是春晚立足于受众的表现。“由于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发展,相声这种参与宏大叙事的艺术形式开始没落,而更多构建微观叙事和反映日常生活状态的小品开始崛起。”3相声这种主要以反讽艺术参与宏大叙事的艺术形式开始没落,代之而起的是更擅长于微观叙事、反映日常生活状态的小品。小品并不介入宏观思想的话语体系,多以平民百姓为主角“为观众提供了一种躲避崇高的精神窝棚。”从此小品成为春晚上的主菜,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叙事功能。“在春晚中进行官方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及介入娱乐流行形势,没有比小品更适合的了。”4这一现象甚至借由1994年冯巩和牛群表演的相声《点子公司》中,由演员之口道出“现在小品可比相声火多了。”
(二)新鲜词汇的使用
为了紧跟时代潮流,春晚语言类节目还中加入了许多新鲜的词汇。新鲜词汇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通过对相关网站中观众对春晚的评价来看,受众对于新鲜词汇的使用并不排斥,但是更希望的是原创的新鲜词汇,例如赵丽蓉与巩汉林的代表作品《如此包装》中的“麻辣鸡丝”;赵本山与宋丹丹的《策划》中的那句“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蔡明在《梦幻家园》中的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等等成为了许多人对于春晚的映象构成。对于这不仅仅是坚持创新的问题,更是对于艺术创作者的高要求。例如如冯巩在2016年的小品《快乐老爸》中使用了“主要看气质”、“此处应该有掌声”、“吓死宝宝了”等当年热门网络用语。对于中老年的受众来说,这些词汇可能让他们觉得十分新奇并因陌生化而有审美感受。但对于网生代的青少年来说,这些词语在过去一年当中已经被它们自己熟练使用,在一个大型晚会的语言类节目中看到此类词汇只会感到过时以及尴尬。因此,只有在平时生活当中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将生活经验融入作品中,以期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而非简单地用貌似流行的语句引发无厘头的笑。受众们更加期待春晚语言类节目能够继续引领潮流而不是追赶潮流。
(四)新面孔的加入
从2010年开始,春晚导演组开始大胆采用新演员。不管是贾玲、白凯南这一对八零后相声演员的《大话捧逗》,还是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今天的幸福》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新面孔的加入意味着新的质量考验。受众对于新面孔的接受程度较低,只有在其作品足够优秀的情况下才会留下深刻印象。受众对老面孔的接受程度高,随之而来的是期待值的变高。宋丹丹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说,收下春晚的邀请函意味着给自己一整年的高压工作环境,观众的期待是压力,更是动力。也有许多豆瓣用户在对春晚的评论中提出,本山大叔后几年的作品明显不如从前好看了。由此可见,受众对于老演员的新作品的期待值使得他们对于作品本身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受众们评价春晚“一年不如一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
期待视野,是由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又叫阅读经验期待视野,其意为在艺术接受之先和接受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思维指向和观念结构,为接受者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因此,观众在进行春晚观看过程之前与期间,也是有期待视野在起作用的。期待视野的差异性会导致观众对于“春晚”不同的评价,因此观众的期待视野应当是创作者在构思作品中要着重把握的一点。笔者将观众的期待视野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伦理性期待视野,二是现实性期待视野,三是历史性期待视野。
作为在春节这样一个阖家团圆,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播出的一档大型晚会,最主要承接的观看形式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进行观看。伦理性期待视野便由此催生,观众们会期待在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看到关于“爱”、“家”以及“团圆”这样的主题,这也与艺术的教育功能不谋而合。青少年在语言类节目中得到更多关于亲情、大爱的教育也是一个国家级媒体所承载的责任。因此,我们能够看到春晚当中出现了许多讲亲情的小品,例如《我和爸爸换角色》、《家有老爸》、《小棉袄》等;讲大爱的小品,例如《都是亲人》、《东西南北兵》、《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
历史性期待视野则表现在人民对于祖国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与归属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一种重视。“观众对于‘归属感与亲和感两大‘群体情结的需求满足是恒定的,这使得晚会在观众那里永远有着其他文艺形式无法替代的魅力。” 5在历史性期待视野这一层面上,春晚也有不少相應的语言类节目典范。例如,讲述海峡两岸同一个中国的小品《一张邮票》;2004年由众多相声届的知名演员带来的《十二生肖大拜年》等等。近年来,春晚上出现了许多承载着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语言类节目,让许多观众大呼不适,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对于历史性期待视野的不重视。如果能把政治题材的语言类节目巧妙地与历史题材以及传统文化相结合,想必意识形态的传达也不会这样令人反感。
综上,笔者以为,春晚语言类节目除了反映热点之外,还应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具有普世价值的道德伦理等内涵,这样才能在内心深处潜移默化为人所接受。
五、总结
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越来越重视对于文化生活的构建,因此为了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开始出现。其中最为火爆的当属电视娱乐类节目,其中又包括电视综艺真人秀和电视综艺晚会。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平日里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各地方台晚会也新意百出,受众平时的娱乐生活不再像从前那般贫瘠。
在平日里就能轻易享受到殿堂级音乐体验以及更多丰富有趣的语言类节目的今天,春晚也不再是一年一度的文艺盛会,它对于人们来说,渐渐变成了一个仪式性的庆典,一项陪伴家人的习惯性活动,而非一场以审美为最终目的的艺术行为。
因此春晚作为一档最有能力集结全国顶尖艺术创作者的节目,的确因为各种限制并不能像十几年前一样一直作为领跑者。但春晚本身的美学价值以及存在意义使得它已不仅仅是一场晚会。如果春晚能在此基础上采用接受美学视角,对受众的需求更加重视,必将继续作为一档“超级节目”以及“新民俗”长久存在着。
注释:
1郭镇之.从服务人民到召唤大众——透视春晚30年[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7-12.
2阎敏. 传播学视野下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定位的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6-8.
3范江波.春节联欢晚会的意识形态与修辞.http:// www.zijin.net/news/campus/bylw2/2008-l-l l/n081 ] 1964K6H9GB865AFFE5.shtinl
4汪子芳. 央视春晚的美学流变[D].兰州大学,2014.
5王艳.美学视角下的春节联欢晚会浅析[J].戏剧之家,2016(17):138-139.
作者简介:
周晨颖;性别:女;出生年月:1995/08/16;籍贯(具体到市):江西省抚州市;民族:汉;最高学历:学士;目前职称: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