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彩君
摘 要 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便是让学生会认、会写更多的字,课标中也要求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读写结合。但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生写字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书写错误、不规范,没有识字、写字的意识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写字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识字、写字兴趣。文章先分析小学统编教材写字教学中的困境,再给出具体策略提升小学生写字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78-01
统编版教材将写字单元放在了第一单元,将拼音学习放在了后续单元。这是根据国家对我国低年龄段学生认知的规律进行的编排。因为学生进入了一年级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所以可以更好地学习识字,也进一步说明了教育部门对识字、写字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写字教学,更好地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小学统编教材写字教学中的困境
(一)学生学字兴趣不足
当学生从自由的幼儿园进入到规范的一年级时,难免需要一段适应期去适应一年级相对较快节奏的学习模式,同时就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更加喜欢动态、趣味的教学模式,但识字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学生可能在学习第一个字时趣味十足,但是学习到后续就提不起兴趣,在一年级上学期写字量较少学生还能够保持对学字的兴趣,步入下学期后,每一节课都需要学习7-8个字,许多学生都感到厌烦。例如在学习《春夏秋冬》时,作为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便要求了7个会写的字,学生学习起来根本提不起兴趣,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开着小差。
(二)缺乏良好写字习惯
在《课标》中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是“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书写端正”等要求,但在统编版教材中,只有上册的两页纸对学生写字的姿势有图片显示,对于执笔的方法与写字正确、规范的姿势却没有详细的介绍,这种忽视会让学生不知道怎样才是好的写字姿势,应该养成怎样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由于教师的专业性与课时量的不够,许多教师会忽略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只要求学生能够完成课本要求的识字、写字量,这样在学生心中也会弱化对写字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學脱离传统文化
中国汉字由远古走来,其中蕴含着许多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察汉字的演变,其实就是在观察人类智慧的不断进步。在统编版教学中,对于象形字与会意字有着初步的介绍,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古汉字的写法。但就学生日常接触到的识字方式,科技的发展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到了互联网打字,打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更加频繁,越来越少的人会用笔在书本上进行书写,这种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对写字的意识不断弱化,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会对汉字的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打好识字、写字的根基。
二、小学统编教材写字教学中的对策研究
(一)激发兴趣,呵护童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每一位教育者都明白,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统编版”为学生安排的识字量是300字,会写的是100字,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任务繁重,所以许多教师会加紧进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总是花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识字,花一节课来分析课文,这样虽然保证了两个课时上完一堂新课,但学生对于写字更是抵触。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二)养成习惯,奠定基础
常说“六年影响一生。”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六年,并非是专门在学习学科知识,更是利用时间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的学习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弱化,但习惯的积累却是能够助益与学生一生的成长。语文是学生识字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三)习得方法,熏染文化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汉字便是文化的体现。因此,不论是在识字教学还是写字教学,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白汉字中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使学生在书写汉字的时候产生民族自豪感,更好地理解汉字,喜欢汉字。当教师为学生讲述汉字的演变、由来时,借助多媒体直观地让学生观察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每一位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在书写汉字的时候更会带着名族自豪感,觉得自己写的汉字是经过了多少年演变而来,展示出汉字的灵魂。
三、结语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并非只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任务,更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可以从激发兴趣、养成习惯与熏染文化三方面提升学生的识字素养,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付荣.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9):108.
[2]成玲.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29(29):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