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奕
摘 要 自教学改革以来,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在变,“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议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观念如何落实到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学习单,巧用学习单,把学生带入精彩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给力”。
关键词 学习单;有效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59-01
随着课改的推进,“学习单”这一教学辅助工具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它作为为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载体,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支架,对于课堂教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习单”,恰当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将第一思考的时间、第一表达的机会、第一体验的过程、第一认知反思还给学生,教师以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建构为宗旨,以“学习单”为媒介来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探究性语文学习活动,加深学生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抓住重点,理解教材
《夜晚的实验》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科普小品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读懂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怎样落实呢?教师相继出示了这样一份“学习单”: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的2—6小节,想一想,斯帕拉捷的实验总共进行了几次?每一次的实验方法是什么,结果怎样?试着填写表格:
学生经历了认真读文,自主填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斯帕拉捷的實验过程就一目了然了。其实将课文叙述性的语言转换成表格的过程,也就是将连续性文本转换成非连续性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但让学生感悟到了斯帕拉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实验、不怕失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等可贵的精神,而且发现写这四次实验,作者并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有所侧重的,“有详有略,突出重点;倒叙手法,设疑激趣”,这正是本文在写作上的特色。领悟到了这一点,对于学生写自己做过的比较复杂的实验是非常有启发的,这样“读写结合”也就落实到位了。高年级阅读教学应当重视篇章的训练,只有让理解内容和学习表达两条线并进,才能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化解难点,加深理解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由于孩子们没有去过埃及,所以对金字塔缺乏了解和具体形象的感知,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障碍。为了化解这个难点,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份“学习单”,体会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1、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了解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想象当时劳动的画面。思考:古埃及人民遇到了哪些难题?是如何解决的?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可以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的方法,来体会古埃及人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
2、小组交流:
①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收获。
②确定展示方式(如:谈感受,或多种形式朗读,或画一画,或摆一摆等)。自主学习时,学生紧扣流程,潜心会文,个体与文本进行着独立的“深度对话”。“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同学们或思考,或朗读,或画一画,或摆一摆,通过多种活动感受古埃及人民运用的多种科学方法,自然而然就体会到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紧扣写点,学法迁移
作为语文老师,不能仅仅指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内容,还要将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去学习文本的言语表达方式,找准语用训练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上真正学有所得。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文章的表达很有特色,把黄山松的奇和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词句品读想象,再现三种松的姿态和顽强生命力后,教师出示黄山其他名松的图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富有个性特点的三大名松写活了,让我们身临其境。同学们,让我们现学现用,也来任选一种黄山松写写,可以借鉴书上描写三种松的方法。
学生写后交流,有的写道:你瞧,黑虎松的树冠很茂盛,就似那虎头,两条遒劲的枝干放射性的向外绵延,真像那对锋利的虎爪,背后一根不长不短的细枝条弓着,如同那铁鞭般的虎尾。这棵松,活像一只威猛的老虎啊!
叶老说过:“教育的真谛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学生完全有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编制并使用自主学习单,让课堂成为他们自由探索的天地、展现聪明才智的场所。我们要巧用学习单,让它把学生带入精彩的境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给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