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宏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写作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作文的修改,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自身的写作情况,也难以写出理想的文章,限制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在实施初中写作教学的时候,尝试应用一引三改法,引导学生们反复修改作文,提升写作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以引三改;教学策略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在写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使作者发现自身的写作不足,及时弥补,提升写作质量,还可以使作者理清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基于修改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们反复修改作文。但是,当前初中语文写作的修改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往往以教师评价为主。为了解决此问题,笔者尝试应用一引三改法。
1 一引三改法的界定
所谓的一引三改法,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由一引和三改组成的。其中,一引是指在写作之前,教师对学生给予引导,围绕写作任务,驱动学生审题,选材、立意,并就学生们自主探究的结果给予评价,保证学生们把握写作方向,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偏题的问题。三改则是针对写作后,教师改、同伴改和自己改。借助教师和同伴的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写作不足,及时弥补。借助自身的修改,可以提高文章质量,同时继续锻炼写作能力。
2 一引三改法的应用
立足一引三改法的内涵,下面,笔者立足三改,就如何实施教学进行具体阐述:
2.1 教师改
教师是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的评价者。在组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们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们使用适宜的方式写作,还要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不足,同时也把握学生们的写作情况,及时地调动写作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写作需求,促进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在组织写作教学的时候,一般会围绕立意、选材以及结构、写作方法等对学生们的文章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笔者会重点地标注出学生们出现的问题,采用批注的方式,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学生参考。因为初中生本就写作信心不足,所以,在评价他们文章的时候,笔者还应用赏识法,发现他们的写作优势,也将其标注出来,在文章中就此给予肯定。如此评价,可以使学生们切实地发现自身的写作情况,便于揚长补短,不断地提升写作水平。
2.2 同伴改
学生是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生生互动是写作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同伴互改文章,表面上看是学生之间相互改正文章,其实是学生们互相借鉴他人的文章,在修改中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因为初中生写作能力不强,在互相修改文章的时候,会摸不到头脑,不知道怎样修改,不知道从何处修改,影响了修改效果。对此,笔者在实施写作教学的时候,会教给学生们修改方法:
首先,笔者要求学生们在互相修改的时候,先阅读文章,找出基础性错误,如错别字,语用错误等,将修改意见批注在旁。
其次,结合自身对写作任务的理解,判断写作立意是否正确,围绕文本标题,走进文章,分析是否有跑题现象。
再次,深入文章细节,梳理文章结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结构是否清晰、完整,内容是否充实,将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旁,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如此修改,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扮演小老师角色,对他人的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找出他人文章的不足,自我反思,警惕出现此类问题。还可以使学生们掌握文章修改文章,为今后自主地修改文章,提高文章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2.3 自我修改
经过了教师修改和同伴修改之后,大部分学生可以切实地发现自身的写作不足,接下来,就需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身的写作经验,和他人指出的错误,提出的修改意见.再次地阅读、分析文章,发现写作问题。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对他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思考,判断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要如何修改;如果合理,要如何修改,从而明确修改方向。还要自主地发现新问题,借鉴他人的写作经验,修改文章,实现文章质量的提高。在一次次修改之后,学生们需要将最后的文章交改给老师,由老师继续修改。
修改文章是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反复修改,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在实施初中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一引三改法引导学生反复修改文章。
参考文献
[1]罗凤英.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93-94.
[2]杨俊华,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N].贵州民族报,2018-04-25(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