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然
当前,一些乡镇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存在坐收坐支现象,记账报账不及时,账实严重不符,财政收支较为混乱,风险隐患较大;收入核算不完整,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乡镇收入状况;资金管理松散,三公基本费核算不完整,存在套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等不良现象;资产管理较为混乱,财务监管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力,资金支出随意;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够规范;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预算的控制约束力度不强;财政保障水平较低,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资产管理和核算不严格,缺乏统筹协调控制,使用效率低下;资金集中管理不到位,基本账户设置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管,问责机制不健全,监督检查结果反馈不及时;缺乏专业的村财务人员,会计业务培训针对性不强,专业会计人才严重不足等。
乡镇政府领导人员要提高财务内控认知,积极推动财务内控体系的建立。在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时[1],要结合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制定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条例。制度内容具体包括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财务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村账乡镇代管制度、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财务审计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框架,确保乡镇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有据可依、有规可守,增强财务会计人员遵守法规条例的自觉性,规范业务操作行为,强化制度的刚性控制约束。
以村账乡镇代管制度为例,要以乡镇的经营管理中心为主体,实行“双代管”制度,即设置一名代理会计和一名村级会计,对村级的财务记账、资料审核、建档等进行统一管理,分村核算,并处理村级的收益结算以及报表编制等相关工作。在确保村集体资产“三权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资产管理。同时,通过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资金运行程序,将村级的全部资金资产收入纳入村账乡代管的范畴,足额存入村账乡代管银行账户,确保资金的收缴以及拨付的正常、有序运转。
在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一些地方乡镇政府并未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落实执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不够透明化、公开化。为此,乡镇政府要积极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明确乡镇财政职能定位,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统一责权利,扩大乡镇政府事权范围,严禁向其转嫁财政负担。上级财政部门也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乡镇财政支付水平。探索建立“以奖代补”机制,有效化解乡村债务。
加强对乡镇账务的清点盘查,严格区分乡镇财务以及事业单位财务,及时发现并查处账务漏洞。村级财务要做到收款有凭,付款有据,及时将收支凭据入账,注意在开支发票上要注明资金去向,严禁白条入账行为。各项收支活动要实事求是,要确保收支的准确性、真实性,要严格按照乡镇当年的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年终结算不得出现预算超支现象,对于年终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款项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基本原则计入年终决算。对于上级拨付的建设基金,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其他开支,及时公开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可在各个关键财政收支环节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尤其是针对大额资金支出行为,要经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同意后,由村主任以及支部书记进行会签,一些大额资产的购置项目,要向乡镇党委、党政府提交相应的申报目录,经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后才允许开支。
健全预算管理体系首先要更新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2],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各下级的预算编制指导,规范财政预算编制行为,严格按照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编制本级财政预算。通过深入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开展情况,合理地分配预算资金,科学地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完善乡镇财政预算运行机制。加大对财政预算执行过程的实质性监管,将监管中心前移,有效防范各项违纪违规行为。对于村级的财政收支预算应按照“先算后用、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进行管理。相应的收支预算计划要由村两委研究,并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才能报送上级部门进行审核。
要完善经费支付报销制度,制定严格的招待费用标准,会计人员要仔细核查经费报销事项,有效控制经费报销费用开支,防范不合规、不合理的经费报销现象。要规范票据管理业务工作,实行收款收据的统一管理,严禁白条入账,报账员不允许私开证明进行费用报销。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往来,必须使用规定的结算票据,否则不予支付费用。村内各项收支票据由乡镇记账服务中心统一管理,交接时要严格按规范程序办理。
及时处理长期性的呆账、死账。针对账外资产,要第一时间登记入账,明确资产产权关系,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要做好基建决算工作,当出现资产流失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备处理。在执行政府采购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采购方式和采购标准进行操作,加强对采购过程的合规性以及采购质量的监管控制。
村报账员在处理村内现金事务时,不允许出现账外账或私设小金库等现象,可通过规定库存现金限额,规范相关人员的业务工作行为。上级有关部门要定期对现金账务进行抽查,一经查处,严惩不贷。村报账员要进行收支的“一事一记”,完善现金日记账登记工作,确保账实相符,日清月结,并同乡镇主管记账服务中心人员核对账款余额,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对于票据不规范、手续不健全、开支不合理的现金支出,村报账员要坚决拒付,强化支出控制约束。
对于乡镇政府的债务情况,应及时进行核查与管理,及时收回有效期内的债权,并计入乡镇财务总收入中。偿还有能力偿还的债务,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债务要积极寻求上级财政支持,有效防范债务风险隐患。
要通过村公示板、官方网站、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等多元化的渠道进行政务公开,确保公开的内容真实、完整,鼓励群众积极提出意见与建议,以强化乡镇财务的外部监管,提高群众的满意支持力度。
要强化乡镇财务内部审计监管力度,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树立乡镇财务审计监管的权威性[3]。可成立专门的审计部门,积极开展日常审计和不定期专项审计活动,配合好上级有关部门的财务审计工作,增强财务内控审计监管效果。
乡镇政府一方面要确保财务会计人员配置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优化财务会计人才结构。要逐步完善会计人员职业发展平台,改进激励奖惩和岗位晋升机制,扩宽会计人员的职业上升空间和发展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教育活动,鼓励财务会计人员参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资格考试,自主提升从业能力水平。县级财政部门也要制定专项的培训计划,举办业务培训班,开展业务指导活动,为财务会计人员提供多元化的业务提升途径和方法,同时将其业务工作成效直接同个人职位晋升、薪资绩效等相挂钩,以此来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成效。
总之,要想真正解决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突破财务内控瓶颈,关键还在于严格落实各项财务内控制度,加快构建财务内控体系框架,多角度、全方位地推动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