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坚英,徐春燕,倪霞萍,寿张轩,陈锦平,边平达
(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不仅可使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而且容易诱发脆性骨折,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2]。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是一种含有P-C-P基团的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之一,目前国内多用于绝经后女性OP患者,在老年男性OP患者中的应用较少[3-4]。本研究旨在观察唑来膦酸对老年男性OP患者常见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80例老年男性O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70岁的老年男性,经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1-4、股骨颈或总髋部的T值≤-2.5,或有脆性骨折史[1];(2)能坚持服用碳酸钙D3片,且在12个月后能按期回院复查者。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等疾病的患者;(2)12个月内接受过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等药物治疗的患者。
按照入院顺序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上述条件的80例老年男性O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仅服用碳酸钙D3片(美国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AF7317,每片含钙600 mg、维生素D3 125IU,1日1次),疗程12个月。治疗组在服用碳酸钙D3片的基础上,静脉滴注1次唑来膦酸(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 公司生产,批号:M72416,规格:5mg/100mL),方法为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然后再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mg和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持续时间不少于3h。1年静脉滴注1次。
所有OP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都接受血清BTMs和BMD检测,并观察治疗组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的急性期反应(adverse-phase reaction,APR)。
1.3.1 血清BTMs检测 所有OP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静脉血5mL。使用Roche Cobas e 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agen type 1amino-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carboxy-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CTX)的数值。血清P1NP和CTX的试剂盒均由罗氏诊断有限公司提供。
1.3.2 BMD测定 使用美国GE通用电气集团公司生产的 Lunar Prodigy双能X线骨密度仪,由专业技师操作。测量时患者仰卧在扫描台正中,使用标准扫描模式,测量患者腰椎1-4骨密度(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LSBMD)、健侧股骨颈骨密度(femoral neck bone mineral density,FNBMD)和总髋部骨密度(total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THBMD)。
1.3.3 急性期反应观察 由专人负责(体温由值班护士测量),观察治疗组患者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是否出现下列急性期反应:(1)发热(体温≥37.3℃);(2)肌痛,包括背痛、骨痛和关节痛等;(3)流感样症状,包括寒战、乏力等;(4)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5)头痛、头晕、昏睡等神经系统症状;(6)其他症状,包括失眠、皮疹等。在治疗结束后开始,每12h询问1次,持续72h[5]。
使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包,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P1NP和CTX水平较低,LSBMD、FNBMD和THBMD较高(P<0.05)。见表2。
表2 2组老年男性OP患者之间12月后血清BTMs和BMD的比较
治疗组共出现发热17(42.50%)例、肌痛13(32.50%)例、流感样症状12(30%)例、恶心呕吐10(25.00%)例、头痛头晕7(17.50%)例、其他6(15.00%)例,但上述症状均在72h内消失。
BTMs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产物,在判断骨丢失快慢、选择治疗措施、监测药物疗效和OP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1]。血清P1NP和CTX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临床应用的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2个敏感性较高BTMs[1],其中P1NP是I型前胶原(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3条螺旋型多肽链)经多肽酶剪切后产生,而CTX是I型胶原被破骨细胞分解后产生[6]。已有研究表明,血清P1NP和CTX之间呈中度正相关,且均与BMD呈负相关,即血清P1NP、CTX水平越高,BMD越低[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血清P1NP和CTX水平较低、LSBMD、FNBMD和THBMD较高,说明唑来膦酸能明显降低老年男性OP患者的BTMs水平,提高腰椎、股骨颈和总髋部的BMD。唑来膦酸抗OP机制主要有以下2点:(1)能特异性地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骼羟磷灰石表面,迅速抑制破骨细胞功能,降低骨吸收水平,使BTMs迅速下降;(2)能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有效提高BMD,进而降低椎体、髋部和其他部位骨折的风险[3]。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老年男性OP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失眠等急性期反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唑来膦酸能迅速抑制破骨细胞中的法尼基焦膦酸合成酶,从而阻断香叶基焦磷酸向法尼基焦磷酸转化,迅速升高的香叶基焦磷酸激活体内的γδT免疫细胞,大量释放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介质而引起[8]。但上述急性期反应大多较轻,且均在72h内消失,说明老年男性OP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治疗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唑来膦酸能有效降低老年男性OP患者血清BTMs水平,提高腰椎、股骨颈和总髋部的BMD,且其急性期反应可以耐受,因而是老年男性OP患者药物治疗的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