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琪,李 东,曹梦安,张丹迎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1]。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疾病谱和心理特点,康复治疗将成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2]。作业治疗作为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关注提高患者的作业能力,让其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3],大部分服务内容都与老年人相关,是养老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目前还是康复工作者的主力军[4],自然也包括了作业治疗师,今后有很大空间向养老服务发展。顺应市场需求,本课题组在前期岗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课程的初步构建,确定了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时和具体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比例、实施建议以及评价方式等核心问题。
老年人作业治疗技术课程属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业治疗方向的专业方向课,是为满足当前医疗和养老机构对作业治疗技术开展和相关从业人员需求而开设,课时为38学时,授课时间为第四学期。课程主要教会学生运用作业治疗的思维去评估分析正常老化的老年人和失能老人;同时针对老人情况,运用多种作业治疗技术手段为其服务,最终提高其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课程基于岗位调研和专家论证,科学设置教学内容,理论实践比例;实行项目化理实一体教学和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对老人耐心关爱的职业态度,是一门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方向课。
课程目标的设定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具体如表1。
表1 课程目标
针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和理论实践比例,课题组前期针对宁波市120家养老机构进行相应岗位需求调研[5],整理问卷后邀请专家组进行了两轮问卷调研,最终确定3个教学项目,16个工作任务,具体设置如表2。
表2 课程教内容安排
4.1.1 课程教材 本课程主要参考教材为《老人职能治疗学》[6],辅以自编教材和讲义。
4.1.2 网络资源库 课程目前主要依托智慧职教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资源库,可调用相关素材1200余条,其中非文本素材比例达到50%以上。课程组计划在一年之内对本课程线上资源进一步补充完善。
授课过程中紧跟目前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和信息化教学的趋势[7-9],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本课程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立体教学法、问题启发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课赛融通教学法[10]、现场教学法,以及理论讲授、实操训练等传统教学方法。
为缩短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在授课阶段会安排2次见习,地点为养老机构和老年康复医院。除常规的综合性医院的作业治疗科,在实习阶段还安排2个月的老年康养机构实习,进行相应老年病作业治疗技术开展方面的实习学习。
在实训基地配置方面,校内配备了150M2的综合性作业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内部包含了老年人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所需的作业评估工具、轮椅、辅具、助行器、认知训练工具、ADL训练室、支具制作相关设备、文体活动用具等基础教学设备;同时配备专门的智慧教室,包含电脑、投影仪和幕布、4台投影显示器、可移动摄像头,可高速上网,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校外实训基地方面,全国范围内挑选开展并能够满足带教需求的老年康复和老年作业治疗相关业务的综合性医院、老年康养院、康复中心以及养老院;要求实习带教老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确保实习保质保量完成。
建立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专兼职授课教师团队,其中顾问2人,高级职称,能够很好地把控课程设计,提供改革建议;校内专任教师3人,中级以上职称,主讲教师从事作业治疗技术课程教学10年,曾担任《作业治疗技术》[3]教材副主编工作;主持建设国家资源库作业治疗技术课程,在老年作业治疗方面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校外兼职教师3人,均为从事老年作业治疗工作的主管治疗师,同时也通过了相应信息化教学和现场教学方面的培训。
当前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1],因此本课程也将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过程化评价,同时也会考虑本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增加线上评价的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3方面;考核方法采用笔试、技能考试、病例汇报、团体活动设计、线上测试等多种形式。
课题组经过一年的调研、研讨、论证,已经完成了老年人作业治疗技术课程的构建工作,解决了课程设置中的核心问题,也完成了包括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其他教学资源的积累和配置。在高职院校,对康复治疗技术分方向培养,设置包括老年人作业治疗技术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不仅扩大了作业治疗技术的服务范围,培养符合养老需求的作业治疗技术人才,同时也为其他院校开设同类课程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