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超声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2019-10-30 18:49薛静许建宗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薛静 许建宗

【摘 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超声诊断误诊漏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择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在2017年9月-2019年2月期间,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可以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人。其中观察组应用心肌夹层超声诊断,对照组应用CT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漏诊误诊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诊断效果为92%,对照组的诊断效果为64%,观察组的诊断效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8%)也要低于对照组(36%),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超声诊断误诊漏诊原因有很多,但是心肌夹层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夹层超声诊断;误诊漏诊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63-01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已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1]。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肌夹层疾病中,临床的发病率较少,但是该疾病的死亡率比较高,一般都是在临床手术或者尸体解剖的时候发现,因此要加强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超声诊断的误诊和漏诊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在进行本次研究的时候选择了我院在2017年9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诊断方式可以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调查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14人,女性患者为11人,年龄范围在43岁至6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1.34±1.6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3人,女性患者为12人,年龄范围在42岁至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1.28±1.63)岁,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CT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我院所有的CT仪器。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取平卧位和左侧卧位,通过平卧位可以对患者的胸骨上窝和剑突下进行静脉以及大动脉的检查,通过左侧卧位,可以对急性心肌梗死累及的范围进行重点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室壁瘤,室壁瘤内是否有血栓,而且还要观察是否合并,室壁穿孔和心肌夹层疾病,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要对夹层发生的位置,范围和大小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的是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诊断效果以及漏诊误诊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7.0软件是检验本次涉及数据所使用的工具,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x±s),并且进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诊断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诊断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看,要远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明显差异,详情见表1.

2.2 误诊漏诊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发生了1例误诊,1例漏诊,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中发生了5例误诊,4例漏诊,总发生率为36%,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的误诊漏诊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对应的X2值为5.7110,P值為0.0168,差异显著。

3 讨论

利用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相关医护人员对于心肌夹层疾病的认识不足。我院开展心肌修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开展时间比较晚[3],直到这些手术顺利进行之后才对相关疾病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心肌夹层疾病比较罕见,所以很容易在进行超声诊断的时候有所疏忽,出现了误诊和漏诊的情况。第二,医护人员对于心肌夹层的概念理解不够。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主要对患者的梗死范围,血栓形成情况,室壁运动情况,有无室壁瘤情况,有无心肌穿孔症状等并发症的关注度过高,所以对于心内膜的观察度不够,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4]。第三,在鉴别心肌夹层疾病的时候诊断率不高。以上几种因素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造成疾病,漏诊误诊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的诊断效果必须要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要改善技术,从而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诊断效果为92%,对照组的诊断效果为64%,观察组的诊断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在漏诊和误诊方面的发生率(8%)要低于对照组(3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通过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夹层的临床效果比较高,但是仍然会出现一些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改善医院的诊断技术,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对于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因素和原因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去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冯丽娟.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7-48.

[2] 唐兴云.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系统医学,2018,3(23):105-107.

[3] 胡佳,袁新春.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11):1760.

[4] 张瑾.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1例[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345-346.

[5] 袁航,葛晓颖,唐继志.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3):215-217.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溶栓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