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级医院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回顾性研究

2019-10-30 18:49齐向君耿霞杨颖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

齐向君 耿霞 杨颖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压力性损伤大数据回顾性统计,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特点,为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18年度压力性损伤上报数据收集并对压力性损伤现患率、病人的年龄、科室分布情况、发生部位、压疮分期、转归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度压力性损伤现患率为;压疮好发于岁以上的老年人,压疮多发科室为老年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好发部位为骶尾部,且以多发压疮的患者占多数;早期压疮构成比较大,愈合率较低。结论:通过对2018年度压疮现患率临床发生特点的统计分析,能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压疮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压疮现患率;临床特点;多发压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235-02

2016年4月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将压力性损伤的定义更新为发生在皮肤和(或)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或与医疗器械或其他器械有关[1]。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压疮发生率只增不减。压疮因其并发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问题[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山西省某家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度压疮病人为研究对象,共709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通过电子六级病例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别对上报系统中2018年度压疮发生情况以及病人的年龄、科室分布、压疮部位、压疮分期、压疮转归等信息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由2名研究者分别单独从2台电脑进行数据统计,由4位造口伤口治疗师对上报压疮的信息进行现场核准,以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例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 结果

3 讨论

3.1 住院病人压疮发生总体情况分析 2018年度压疮现患率为1.24%。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数的84.9%,这与文献所得结果一致[3]。由此可见老年患者是压疮的高发人群,是预防压疮的重点对象。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除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等外源性因素外,还包括老年患者皮肤的特殊性、营养不良、失禁、感染、活动能力、跌倒、应激反应以及合并疾病等内源性因素。针对压疮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及时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压疮的关键。护士在压疮的预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护士不仅需要关注、评估老年患者压疮风险,还需要考虑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营养状态、基础疾病、并发症、社会和人际关系等,以提高老年患者预防和护理压疮的效果。

3.2 住院病人压疮科室分布情况分析 压疮病人所住的科室可以直接反映出病人的疾病特点。本研究显示压疮发生科室住院集中在老年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共计占总压疮患者的51.4%-69.89%,这些科室患者均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疾病等;营养状况差,存在低蛋白血症、贫血等;血流动力学如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不稳定;氧合作用状态差;有药物治疗和特殊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类固醇药物、脱水剂、血液透析、机械通气等;以及低氧血症,强迫体位等。加之患者家属的照护方法不当,成为患者压疮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住院压疮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的压疮干预措施,对于家属及患者的宣教,让患者家属了解压疮的发生原理以及压疮预防方法也是重中之重。

3.3 住院病人压疮发生部位分析 数据显示,压疮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髋部、骶尾部以及坐骨,这与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有关。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跌倒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会限制老年患者的活动能力,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当患者长时间处于侧卧位时,髋部、肩胛骨、内外踝部等骨性突起部位因持续受压而发生压力性损伤;当患者持续平卧时,骶尾部、足跟等部位长时受压而发生压力性损伤。轮椅通常是老年患者除卧床外的活动方式,因此,坐位时坐骨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也大大上升。对于强迫体位,特别是坐位和半坐卧位的患者,骶尾部和足踝的压疮发生率非常高。为此,我们需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体位、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翻身时间,且要根据每次翻身时患者的皮肤状态,随时调整,而不能一律定为2小时翻身。

从患者压疮部位能看出,压疮患者中多处压疮占2/3,充分说明在不当的护理方法,已发送压疮的患者再次发生压疮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而多处压疮的患者在治疗难度是呈几何数增长的。

3.4 住院病人压疮分期及转归情况分析

数据显示,1期和2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占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52.98%,说明压疮干预的重要性,1期和2期壓疮是压疮治疗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压疮会在治疗时间短,花费少,效果好,预后良的情况下好转甚至治愈。而一旦未能够很好的抓住这个时期,加之不当的护理方法,此类患者会很快转为3期和4期的压疮,到那时将是灾难性的。压疮痊愈率占17.62%,好转率占70.66%。说明我院对于压疮患者的干预措施是 有效的,排除因患者病情重对压疮的影响,住院时间短,患者家属配合度和重视程度也是压疮治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这也就证明了居家护理和加强全民健康意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4 小结

从对2018年压疮发生情况的统计来看,病人压疮现患率较高,且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主体,压疮重在预防难在治疗,如何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而对压疮患者能够建立完善的干预系统,提高压疮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压疮的治愈率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泠.2014 版国际《压疮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577-580.

[2] 王英,蒙张敏,黄丹莉.压疮评估和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7-39.

[3] [1]徐玲,蒋琪霞.我国12所医院压疮现患率和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调研[J].护理学报,2012,19(9):9-13.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