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伟
近日读到一则小文,说的是,清代篆刻大师邓石如有一方闲章_“十分红处便成灰”。炉中燃烧之炭,虽一时很红,但很快便成灰烬。某些搞艺术的人亦如此,虽一度大红大紫,但不久就“红处成灰”,如过眼云烟。“红处成灰”_讲的真是精到。
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元化生前谈到文坛时说:“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热闹”之时必是“大红大紫”之时,怎么会完了呢?原因在于,“热闹”的背后是欲望在作祟,欲望有時迷于怂恿,有时乱于放纵,有时逸于狂妄。没有了节制和约束,欲望就会毁灭人。人在欲望中实现着自己,也在更大的欲望中毁灭着自己。
因此,“红处成灰”现象,古今中外文艺界概莫能外。想想我们每年出版的成千上万部作品,拍摄的成千上万部影视剧,有多少是虚幻的泡沫?
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始成千古名著。卡尔维诺列举经典作品的特征,有两点最为精辟: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私以为,可以用这两个尺度来鉴定那些最好的书,即伟大的书。
作家们经常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您的灵感来自何处?”
作家曹文轩说,他对灵感的定义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发。这个知识积累的厚度决定了你“燃烧”时间的长短,薄积而短燃,厚积而长燃,常积而常燃,不积注定连成为“炭”的资格都没有。
嘉纳治五郎是日本讲道馆柔道的创始人。他年迈时,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就把弟子们叫到身边,对他们说。他死后。要系着白带下葬,而白带在柔道里是初学者的标志。这位顶尖的柔道大师是如此谦恭,直到去世还保持着初学者的心态。嘉纳治五郎的遗愿,除谦恭之外,更体现了他不断求索的精神追求。在智者的隐秘之镜里,嘉纳治五郎即使是在成就最高的巅峰时期,依然能够照出他内心深处初学者的心态,看出他对新知识的渴求,感受到他那愿为“愚人”的境界。
吴孟超,今年已经96岁高龄,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如此高龄,还保持着一天三台手术的律己要求,在《朗读者》节目中接受董卿采访时,深情地说,“手比脸重要”,“名誉算啥”,致使董卿热泪盈眶。
试问,像这样的大师会“红处成灰”吗?!
“红处成灰”现象不仅仅表现在文艺界、演艺界,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皆有体现。比如:有些明星官员,火箭速度升迁,以贪腐被斩于马下;有些商人,企业借势而起,却因盲目扩张而债台高筑;一些学霸,在学生时代意气风发考取名牌大学,毕业后却默默无闻;甚至普通人在幸运地中了大奖之后,对突如其来的巨款挥霍无度……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月满为亏”“国画留白”。这是老祖宗千百年来留下的生活哲学,言简意赅,余味悠长。然而却常常为“势”人(风头正劲的人)所忽略,对“高处不胜寒”不以为然。
当然,被“拍在沙滩上”也未尝不是好事。巴顿将军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他事业顶峰的表现,而是看他从顶峰跌下低谷后的反弹力。生命注定要燃烧,只要在灰烬中还能捕捉星星之火,就有形成燎原之势的希望。生命中有过高飞的痕迹,也要能够忍受在地上爬行。
豆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