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稳珠
【摘 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率(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利于疾病康复。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肝炎;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8-081-01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感染者可逐渐出现全身多个脏器损害,虽然当前肝炎患者群体数量庞大,但是尚无根治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可逐渐发展为慢性肝炎[1]。肝炎不仅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肝炎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昂,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通过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病情恢复[2]。加强预见性护理是有效预防肝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为观察其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肝炎患者,符合肝炎最新诊断标准,入院时已接收3个月以上抗病毒治疗,排除因精神障礙、阅读沟通障碍无法配合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9例,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41-76岁,平均年龄(53.29±8.30)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21±0.78)年,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43-75岁,平均年龄(52.86±7.9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3±0.69)年,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简单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向患者介绍肝炎病因、临床症状、危害及防范措施,制作成册发放给患者,要求患者仔细阅读,给予足够重视,配合临床护理工作。(2)在用药前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及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要求患者按时、按量服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处理。(3)鼓励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出现腹水时给予无盐饮食,控制食物中的钠含量,出现血氨偏高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不超过40g,若合并肝性脑病需禁止食用蛋白质。(4)针对肝炎常见并发症需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患者行为及性格变化,夜间加强睡眠状况观察。对肝炎常见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需要加强预防,以免对病情恢复造成阻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肝肾功能、疼痛、电解质水平及神志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自制依从性调查表,完全依从:严格按照医嘱及指导方案执行,如按时服药、控制饮食、保持情绪乐观等;部分依从:未完全遵医嘱或执行指导方案;不依从:拒绝听从医生安排甚至拒绝治疗私自停药。
1.4 统计学分析 本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三十余万人死于肝炎相关疾病,本病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负担,由于肝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因此依从性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对医疗护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肝炎患者希望在得到积极治疗的同时,获得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延缓和控制病情发展[3]。依本文数据可知,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使患者正视疾病、并发症及其危害性,积极关注自身病情,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严格遵医嘱服药并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在肝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开展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促进疾病恢复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惠敏.预见性护理改善糖尿病合并乙肝相关肝硬化护理质量和预后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136-138.
[2] 邓芳,梁花妮.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161-163.
[3] 李珺,崔巍.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9):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