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冬 刘毅鹏 孟祥宇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镇江 212000)
从2014年至2016年,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由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举办,积极推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政治引领、服务大局、促进事业、支持基层的作用,更发挥了凝聚志愿共识、汇聚各方力量、传播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的功能。
这几年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发展态势不错,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滞后、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不足、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为此,一些学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进程需要推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需要提高、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需要完善。王婕通过调查505个志愿服务项目的数据,发现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满意度较高,但在专业性、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还需要提升,并提出了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宏观谋划、精准助人、规范管理和整合创新的思路[1];李艳丹等通过对三届项目大赛86个高校金奖项目分析发现,高校志愿服务具有专业的服务内容、不断扩大的活动影响力,认为高校志愿服务要进一步专业、创新、科学[2];魏娜认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协调机制存在问题,仍需要完善,全国性志愿服务立法进程缓慢,仍需要推进[3];党秀云发现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还有许多问题,如不够健全的参与机制、缺少相关法律、不完备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所以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刻不容缓[4];殷向杰等认为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代表着社会发育水平,我国志愿服务总体规模不大、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不高,急需改变志愿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机制[5];于博文发现在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持续性不强、同质化严重、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要明确供求关系,精准定位项目、精心设计项目,搭建梯级结构、优化选培机制,科学制定课程、创新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确立品牌思维,丰富表现形式、“双心”并重不懈,强化思想保障、注重氛围营造,培育荣誉意识[6];安国启等认为青年志愿服务可以巩固我国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
可见,上述文献从不同视角对提升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做出了有益探索,但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本文调研分析了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的1506个项目,研究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现状及问题,并对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发展研究。
从2014年至2016年,依次在广州、重庆、宁波举办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本部分从地域分布、获奖项目的类型、参与主体等方面分析,发现了项目进展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性需进一步加强、创新性和协同共享不足的问题。
表1.1 各省级赛会单位三届获奖项目数据统计
续表1
省级赛会单位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总计江西14131138山东19201958河南16151445湖北17221756湖南18111645广东25211763广西15121037海南13121136重庆20262167四川17191955贵州13131440云南15141342西藏96520陕西16191954甘肃99927青海117927宁夏13131339新疆11131337兵团109524全国铁道64212全国民航1214中直机关2316中央国家机关34613中央金融1629中央企业68620总计5054975041506
表1.2 各区域三届获奖项目数据统计
表1.3 地域与获奖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表1.1,在三届获奖项目中,北京、上海、广东、重庆、云南、陕西等省市的获奖项目数量较多,其中包括北京等发达地区和云南等不发达地区。根据表1.2,在三届获奖项目中,占比最多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占比最少的是中部地区。为研究地域与获奖情况的相关性,采用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方法,对于各省级赛会单位三届获奖项目数据统计表(表1.1)进行卡方检验。将原假设设定为“地域与获奖情况不相关”,分别对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的数据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根据表1.3,在此原假设的前提下,得到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的卡方值分别为-0.455、-0.244和-0.434,对应的P值分别为0.009、0.178和0.013。可知第一届和第三届的P值远小于通常意义上的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如果原假设成立,那么发生的概率将非常小。因此可以否定“地域与获奖情况不相关”的原假设,即认为获奖情况与地域有关。然而根据第二届大赛获奖数据的情况,却不能说明“地域与获奖情况相关”,说明志愿服务项目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和宣传来改变这种不平衡。
综上,说明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问题所在。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仅和经济有关,也可能和组织的重视有关、与发展理念有关。
表1.4 各类别三届获奖项目数据统计
图1.1各类别三届获奖项目数据折线图
根据表1.4,在三届获奖项目中,关爱农民工子女类、阳光助残类活动较集中开展,而理论研究与基础建设类、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类、扶贫开发与应急救援类、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类以及文化宣传与网络文明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较少。根据图1.1,也可看出,虽然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开展较少,但是与其自身相比,在第二届大赛上开展与其有关的志愿服务项目明显增多,且在第三届也可保持一个良好的水平。在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等热点志愿服务上,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散热度。虽然随着大赛的发展,有新类别的项目产生,但是项目的类型大体相同,项目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
综上,说明创新不足也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问题所在。传统的活动类型、组织模式和活动方式还是很普遍,存在“内卷化”现象,不能很好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方法、新手段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思路,是自我模式的因循守旧、简单复制。
在第一届505个获奖项目中,社会团体占36.24%,高校占26.53%,是主要的参与主体;基金会占0.99%,民办非企业占15.45%,比例较小。从数据看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团体和高校,较少参与此类活动的是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
在第二届497个获奖项目中,社会团体占36.88%,民办非企业单位占25.53%,高校占19.50%,是主要的参与主体;基金会占1.42%,研究院所占0.35%,比例较小。从数据看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是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高校,较少参与此类活动的是基金会和研究院所。
在第三届504个获奖项目中,志愿服务组织占33.50%,社会组织占27.60%,高校占23.60%,是主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占1.10%,机关事业单位占6.90%,比例较小。从数据看出,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是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和高校,较少参与此类活动的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由于专业性强的申报单位较少,导致专业人员参与不足,志愿服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志愿者的专业水平不够严重影响志愿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缺少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综上,说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格局是“党政统筹、社团运行、公民参与、社会支持、法制保障”,资源分配不合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各团体、各志愿项目自建平台很多,不愿共享,不愿开放合作。综上,说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协同共享不足。
基于上述分析,本部分从志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志愿者参与的协同化发展以及志愿服务的整合创新等方面,提出若要提升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就必须提升专业化水平;克服当前志愿服务发展中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发展失衡等现象力求志愿服务的协同化发展;整合创新,使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起作用等发展建议。
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是未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主要方向,若要提升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就必须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鼓励每一个人带着专业化的价值追求参与志愿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志愿服务评价、激励机制,不搞政绩工程,让每一个志愿组织和志愿者具有志愿者的专业精神。二是建立分类别的志愿服务专业化标准,操作手册、指南和制度,坚持对志愿组织、志愿者的专业化指导、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三是积极培育和引导如丁元竹[8]、杨团[9]、龚万达[10]等国内外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参与志愿组织和志愿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四是探索建立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机构,从标准、规范、程序、保障、法律等各方面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参与者系统开展培训。
克服当前志愿服务发展中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发展失衡等现象力求志愿服务的协同化发展。一是统筹多方力量,实现多主体协作。从国家层面中央文明委、民政部、团中央等政府组织,从社会层面的个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学校层面的大中小学生等要实现全面统筹,切实加强协作和合作,做到互通有无,避免各自为政。二是探索多要素综合,实现多元共享。为解决当前志愿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协调统筹并建设全国志愿服务的平台。三是汇聚多种资源,实现多渠道协同。广泛引导多种社会资源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的众筹模式,从不同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志愿服务在全社会得以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整合创新,使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起作用。全社会对志愿服务有了认同感,并慢慢将其作为生活方式。从目前来看,志愿服务除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更会在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减少制度成本,推动社会发展是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除此之外,志愿服务还能提升公共服务的共享水平。过去,志愿服务事业由共青团等部门和组织推动;现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因此,为使全社会通过志愿服务来履行社会责任,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基金会、社会组织、个人等各方力量,都要共同参与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去。
本文调研分析了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的1506个项目,发现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不足、专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共享不足等问题,并进行志愿服务的发展研究,提出建议,包括志愿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志愿参与的协同化发展以及志愿服务的整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