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规划设计

2019-10-30 09:12梁启龙孙可超王鹏飞徐明智顾鹏飞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泰安市特教规划

梁启龙孙可超王鹏飞徐明智顾鹏飞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特殊教育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特殊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发展特殊教育,是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1],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方面的讨论,对学校规划设计的研究较少[2]。吴启峰等[3]提出以智能触感系统加强视觉障碍感知能力为设计理念,归纳出特殊教育学校交通空间行走无障碍设计策略。通过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的调查研究,表明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无障碍校园,提高科普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4-5]。时代的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代表性的国内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也彰显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特点,从平面布局到各类空间的设计都与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时又传承地域文化特点,形成学校自身特色,如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打破原有封闭的教育环境,采用开放办学模式,拓展实施融合教育的路径,让特殊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融入社会[6]。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设计要在转变理念上下功夫,这是特殊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建设优质特殊教育学校最核心的任务[7]。发展特殊教育除了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之外,良好的规划设计营造出的校园氛围也会对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规划设计为例,根据当前特殊教育的教育内涵、教育方式、办学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以泰山文化和特教文化为设计理念,将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为“一心、一轴、五区”的平面布局,并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特殊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索了特殊教育学校规划的特点,突出了地域文化传承,塑造了更具有时代和自身特色的特殊教育校园环境,旨在为今后特殊教育学校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1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设计概况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是2012年经泰安市政府研究决议,由原泰安盲人学校、岱岳区聋哑学校、泰山区育才学校3所学校整合而来,并于2017年底建成,是一所综合性特殊教育机构。在教育层次上,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包括盲、聋、弱、孤独症、多动症等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在教育内容上,集康复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就业培训等于一体。

学校位于泰安市高新区,其东侧为泰安市委党校,西侧为空闲地,南侧为泰山国际学校,北侧为残联,如图1所示。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建设条件良好。规划总用地为6.7 hm2,总建筑面积为3.2万m2,可同时满足840名盲、聋、培智学生使用需求。

图1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项目现状图

2 设计依据与原则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5)《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6)《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7)《泰安市城市规划实施办法》

(8)《山东省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位规范》

(9)甲方建议和意见,规划设计条件及相关行业规范。

2.2 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无障碍通行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残疾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较之过去特殊教育的内涵由封闭隔离逐渐走向开放、融合,“融合教育”的理念得到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运行机制逐渐从隔离学校向多元合作的转变,为学校办学模式、组织形式、教育方式以及教师队伍构建带来了重构的机会[9],促使学校转变职能以适应新的教育模式,为残疾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全纳教育提供支持和服务[10]。实际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总平面布局、建筑单体设计、室内外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关怀,在设计中将安全性、舒适性、功能性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特殊要求,探索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合理便捷的流线组织,在室外通过识别性强、安全便捷的风雨连廊构建无障碍步行系统,在校区内形成步行交通空间,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宁静的校园环境;根据盲童、耳聋孩子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不同以及培智学生严重程度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生活空间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多样化交流空间设计强调环境育人。人性化设计为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和关爱,弥补了社会对其关注的缺失。

(2)扎根地域、文化校园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其他形式的特殊教育机构起着示范作用;既是特殊教育发展水平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发展的标志[11]。规划重在探索泰安地域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形式,结合特教特色,拟在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风貌、景观环境营造、节点小品设置等方面将泰安的文化底蕴加以展现,从而体现出校园的地方特色,实现“有爱·无碍”的特教学校发展目标,探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和方法[12]。

(3)生态优先、永续发展原则

布局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建筑布局和开放空间营造与主导风向的关系,满足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在通风采光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地形特色,在满足日照和建筑朝向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建筑适当的方向围合,形成灵活而整体的建筑布局模式,使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同时通过点、线、面的绿地形态,突出“校在绿中、绿在校中”的良好生态环境,强调规划的弹性发展,为满足远期校园发展、规划中预留发展空间。

(4)整体设计、有机校园原则

整体化就是将特教学校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将规划建设涉及的各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在保障规划、建筑、景观、施工等多专业相互配合衔接的同时,注重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融合渗透和相互促进,重视物质空间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在具体规划设计中,通过整体的规划构思与结构来统领全局,学校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建筑单体设计等均围绕核心设计理念展开,避免单一、片面的规划,从而营造和谐统一、活力丰富的校园环境。

(5)分区与功能相得益彰原则

校园各功能布局强调围绕学生的关怀性,根据盲、聋、培智学生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需求,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合理的进行校区的规划,关注学生吃、住、行、用、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联系,使其尽可能集中布局解决;同时注重学前教育空间独立要求,以及职教实践性,尤其在当前职业化教育趋势下,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教育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美国学者柯克将特殊教育目标描述为职业适应、社会适应和个人适应,强调最终目标是职业适应,通过实施特殊教育,让特殊学生能够有尊严地融入社会公共生活,同健全人一起创造公共价值[13],特殊教育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其办学模式是提高顾客价值的最佳选择[14]。在此背景下校园功能分区和建筑单体设计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功能分区方面,在一些学校中职业教育板块已经独立成一个区域——实训区或职业教育区,在总体布局上也更加灵活,如将其临街设置或者增设独立出入口,方便对外实训交流和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提高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建筑单体设计方面,区别于普通教室,承担职教功能的教室越来越专业化,在遵循安全性原则下,根据不同职教内容进行多样化设置,并附设必要辅助空间,同时更加重视职教区交流空间的营造,以加强实践交流、提升兴趣及缓解实践中的疲劳。

3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设计方案构思

3.1 设计理念

以往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在空间、制度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的相对隔离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固然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同时该模式也给学生的学业、心理、语言、思维、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带来诸多限制[3]。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变化,特殊教育学校将逐渐从教学机构向综合性管理机构转型,成为示范性、实验性教学中心、区域融合教育指导中心、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诊断评估中心、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15]。在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束缚,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及职能转换[16]。针对这些变化和实际需求,提出了以下设计理念。

3.1.1 传承泰山文化

泰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泰山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兼容并蓄的泰山文化是取之不竭的构思源泉;同时特殊的基地条件为组织校园内部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提供了诸多的思路。因此,如何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展现特教校园时代特色、传承泰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3.1.2 彰显美丽特教文化

基于以上思考,规划顺应“融合教育”发展模式,以“美丽特教”为核心理念,将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结合现代特殊教育办学理念和模式,借鉴传统书院形制,建筑群体布局以院落式为主,体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地域建筑特点,彰显文化底蕴,营造园林书院式的育人环境;同时借助“希望长廊”的贯通,使校园建筑浑然一体,错落有致,体现以特殊学生为根本的设计目标,保障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与社会的融合。

3.2 规划布局

3.2.1 规划结构

与普通中小学传统教学、生活、运动3大功能分区不同,特教学校还包含了康复训练、心理咨询、职业培训、家庭辅导等内容。结合学校教学设置,规划形成“一心、一轴、五区”的空间布局,如图 2、3所示。

(1)一心

在所有功能中教学空间仍是特教学校的核心,特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空间、康复训练空间与教学空间的联系应更为紧密。规划将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楼、宿舍、餐厅、室内康复训练等建筑集中布置,形成校园核心,建筑之间通过南北向“希望长廊”连为整体。既保障了特殊学生学习、生活与康复训练等内容联系的便捷性,也便于校方的行政办公及安全管理,提升校园的安全性。

(2)一轴

一轴是指校园“希望长廊”,长廊为一层半开放式,南北向将主要建筑连接为一个整体,廊道与建筑围合而成院落式空间,廊道内结合不同建筑打造趣味空间,形成良好的休闲与无障碍交通廊道。

规划将校园划分为五区,如图4所示。

(1)学前教育区

按照教育阶段,于校园东侧独立布置了学前教育区,学前教育主楼高3层,结合西侧1层裙楼和东侧职教楼围合而成独立的活动场地。

(2)职教区

职业培训空间作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场所,在保证与教学生活区便利联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外的联系,规划将其临路布置,独立人行出入口,既保证一定的独立性,又避免外来人流干扰内部教学秩序。

(3)室外康复训练区

室外康复训练区位于校园北部,近期作为学生课后的康复活动场所,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有益于特殊群体的康复;远期作为学校发展预留用地,随着学校发展的新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该区域进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4)校前区

位于校园入口区,1#综合教学楼前,内部以硬质铺装为主,广场中央为国旗台,两侧为休闲绿地,作为与城市缓冲过渡空间,满足人流集散为功能的同时,为展示主楼建筑形象、学校特色提供了欣赏驻足空间。

在对比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后,学生已经知道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正常的免疫系统就像覆盖我们全身的安全防卫网络,时时刻刻都在保护着我们。在适当时候抛出问题: 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当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时会出现什么现象?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或缺陷会引起什么疾病?而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大又会引起什么疾病?在教材“资料分析”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艾滋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引起的,在此学生不难回答出,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或缺陷会引起疾病有哪些,如艾滋病。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大又会引起什么疾病,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5)体育运动区

位于校园东侧,包括250 m运动场、篮排球场地等,西侧为景观看台,形成沿西侧城市路较为开阔的景观形象。

整个布局紧凑完善,充分考虑了特教学生的使用特点和学校作为综合性特殊教育机构的发展要求。

图2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总平面图

图3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鸟瞰图

图4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功能分区图

3.2.3 道路交通设计

规划设置2个出入口,沿南侧规划路设置校园主出入口,作为校园景观与礼仪性出入口;沿东侧规划路设置次出入口,作为货运通勤车辆和运动区对外开放使用的出入口,避免对教学区的交通影响。围绕建筑群体形成校园主环路,环路内以步行空间为主,同时满足消防通道要求,结合环路设置少量地面停车位,满足机动车和自行车停放要求,如图5所示。

图5 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道路系统分析图

3.3 建筑设计

建筑风格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手法,整体上选用白墙灰瓦的风格色彩,雅致大气,局部装饰红色花格,增加建筑的识别性和文化性,重要空间采用高亮度、低彩度色调,加强学生对空间的认知度。入口处综合教学楼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其入口柱廊的设计实现了室外、灰空间、室内空间的自然过渡,柱廊上方刻有盲文,分别代表积极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生活能力、过硬的专业技能、科学的运动习惯,有益的兴趣爱好和合格的信息素养,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如图6、7所示。

图6 校园综合楼实施效果图

图7 校园学生宿舍楼效果图

建筑造型简洁大方,富有特色的坡屋顶,极具韵律感的竖向线条,这些富有力度感的建筑元素刚柔并济,塑造了自由清新的校园氛围。

建筑功能布局中,充分考虑各类型学生特点,对普通教室及专用教学空间(语训室、律动室、美工室、劳技室等)进行综合规划,如在较低楼层中设置针对自闭学生的康复训练室、感统室;在较高楼层中设置行政办公用房及使用率较低的计算机室、语言教室;结合普通教学空间布置针对聋哑学生的律动室、语训室。同时,结合教学理念的变化,综合考虑“一对多”公共教学与“一对一”个训教学等教学方式的需求,在综合教学楼中给与空间落实和保障。

3.4 景观设计

校区的绿化景观系统的构建以连廊为骨架,采用对景、借景和框景的景观设计手法,形成校园内部景观体系,以校园入口广场为景观序列开端,至教学办公楼标志性建筑,再到连廊连接的庭院空间,最后是康复绿地集中景观区,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级景观空间,既满足校园外部景观视线的组织,也满足内部景观视线的空间组织。

室外空间设计中,对各类空间均进行了细致的设计。主广场的铺装是中式窗花的演变,寓意上帝虽然为你关上一扇门,却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校园北侧室外康复训练区作为学校发展备用地,采用自然生态的手法、简单的流线组织,沿环路设置座椅、花架、枯山水、孤植树木等小品和节点,形成空间富有变化、层次分明的景观,同时又节约成本、减少维护,营造惬意的绿色空间。针对盲生的庭院活动区,设计了定向行走、触觉、听觉练习场地,并通过可践踏的草坪和卵石铺装等不同地面材质锻炼其感知能力。针对培智学生的庭院活动区,选用颜色鲜艳的塑胶和水泥砖为铺装材质,林下部分铺装采用白色砾石,异形座椅、路沿石等均选用较为安全的圆角设计,营造安全开放、自然活泼的多彩空间。学前教育区,整体采用色彩丰富且安全无污染的塑胶铺装,同时布置滑梯、沙坑、跑道等活动设施,为孩子提供趣味性活动场所。校园入口礼仪广场,作为学校主要标志区域,设计中以“校园之睛、心灵之窗”为理念,提取中国传统窗棂图案要素,与建筑装饰风格相呼应,采用中轴对称的规则式布局,肃穆庄严,礼仪性较强。

在植物种植设计中,根据学生行为活动特点,采用安全无污染、无刺激性气味、易管理树种,行道树主要以悬铃木为主,景观节点采用松、柏、桂花等具有文化内涵和具有观赏价值树种,乔、灌、草合理有机配置,塑造绿色人文校园环境。总之,室外环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年龄、生理等各方面特点,坚持人性化原则,彰显了“美丽特教”的核心理念。校园景观设计实施效果图如图8所示。

图8 校园景观设计实施效果图

3.5 无障碍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中注重无障碍设计,这也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在交通空间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形式,车行环路内部以步行为主,设置了完善的盲道系统;建筑主要出入口设计为带雨棚直角形轮椅坡道,楼梯两侧设不同高度扶手。活动空间设计中,采用暖色、防滑、弹性材料,并附以必要的标识,避免采用暗淡的颜色,促进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建筑空间设计中,建筑形体及空间尽量简约,以规则、对称的平面形式为主,避免了曲折及圆形等空间给特殊学生空间和方位的感知能力带来干扰,如图9所示。

图9 校园无障碍设计实施效果图

3.6 特殊设计

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校的设计,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规划在一些细节中给予了特殊化的设计。如在楼梯扶手的设计中,将其设计为上、下2套的系统,下套为幼童和轮椅学生使用,上套为正常行走的学生使用,同时在楼梯转折处标注盲文,注明转折和所在楼层;在宿舍内通过安装唤醒振动器,通过床铺下振动器的振动、LED屏幕显示、盲生语音提示等同步功能,起到指引特殊学生按时作息的作用。

4 结语

特殊群体需要大众的关怀与重视,要唤醒社会对特教学生、特教事业及特教老师的普遍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校园的物质空间环境直接影响着特殊学生群体的感官体验,关乎着其身心成长,文章结合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规划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探索了在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应对;通过规划结构的引领,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运用人车分行的无障碍交通设计串联各功能区;增加建筑的可识别性和文化性,营造自然清新的校园氛围;校园景观环境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目前学校已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通过实践检验,深化了时代背景下对特教学校建设内涵的认识,为今后其他特教类学校规划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泰安市特教规划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南京特教师范招待所”饭盆
一只普通的食堂饭盆与一段独特的特教历史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做好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