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公平、质量、活力、有序,应成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四个重要维度,特别是“活力”这个维度,不仅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检验教育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学校有没有“活力”,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大不一样。那么,中小学办学活力从哪来?
首先,学校拥有必要的自主权,才会有活力。在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大背景下,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定位,理顺与学校的关系,转变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给学校更多的办学空间。具体来说,政府应配建足够的校舍,确保编制分配到位,经费拨付到位;下放必要的人事权、财务权、课程设置权和教学安排权等;对学校的管理应以内部约定为主,适当辅之以行政命令;對学校的考核和评价应以支持性、发展性为主,而不是分数、升学率等“硬约束”。
其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才会有活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提升学校活力不能“坐等”,而要充分“挖潜”。要考虑学校组织与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制度和组织设计,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活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凝聚力和适应能力,达到内部整合与外部适应的有机统一。
第三,学校有没有活力,“人”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校长的思想活力、变革动力和持续定力至关重要,因为校长是“链接”教师活力、学生活力和家长活力的枢纽,是带动学校不同主体活力共振的主要根源。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让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激发潜能、健康成长,让每位教师都有存在感、荣誉感,都能有尊严地教书育人、有尊严地生活。这样,学校就有了遵循规律办学育人的源头活水,并不断给予师生正面的充满活力的影响,让师生绽放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