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刚
745000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冠心病以及心绞痛的起因主要是心肌缺氧,以致于患者出现憋闷、间歇性疼痛以及身体不适等各种临床综合现象,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威胁,是常见恶性疾病中的一种,所以,冠心病及心绞痛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近些年,相关研究表明,丹参和川芎嗪在药理中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扩张人体冠状动脉以及改善体内微循环[1]。近些年,探究治疗和预防有效的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治疗方法变成医学界的热门研究之一。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 例,在患者的常规临床治疗中加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其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2016年9月-2017年11月 收 治 冠 心病心绞痛患者91 例,经过检查后确诊,其静息心电图的结果显示心肌缺血性ST-T 发生变化,并且经常会有心绞痛症状发作,均自愿签署本次试验知情同意书,并报经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8例,女21例,男27 例;年龄47~73 岁,平均(58.4±4.3)岁;患病时间0.9~23年,平均(13.1±2.7)年;对照组女16 例,男27例;年龄43~70 岁,平均(56.9±4.1)岁;患病时间1.2~22年,平均(14.2±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均除外其他疾病诱因,试验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治疗方案,即使用阿司匹林75~100 mg/d口服。试验组除常规治疗方案外,同时注射10 mL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其中包含4 mg 的丹参素和200 mg含有盐酸的川芎嗪,并注射250 mL 的浓度为50 g/L的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d,注射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用药14 d。
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每天的心率、血压、硝酸甘油的使用量、试验室以及静息心电图等各种检查,包括患者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和电解质等;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症状。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量降低80%,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80%,且心电图的各项数据已经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量降低50%~80%,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也降低50%~80%,且心电图的各项数据有明显恢复正常的迹象。③无效: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的量降低0~50%,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0~50%,且心电图的各项数据未发生明显变化。⑵心电图的结果评定标准:①显效:静息心电图的各项数据恢复正常。②改善:静息心电图主要的导联T 波由平坦状态逐渐转变为直立状态,或者变浅的程度为>50%,或者其缺血性ST段明显下降,在进行临床治疗后回升>1.5 mm。②无改变:静息心电图的各项数据与患者进行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显效20 例,有效25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不存在任何类型的不适反应。
目前,医学上认为冠心病是由于人体内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者变得狭窄而引起心肌缺氧,进一步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其中,含有冠状动脉发生功能性变化(痉挛)。冠状动脉内长时间集聚大量的复合糖以及膜脂质,导致形成血栓和出血的状况,使冠状动脉出现硬化以及其管壁上出现大量的斑块,造成冠状动脉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导致心肌因为缺氧而形成心脏病[4]。若心肌出现缺氧,心肌内开始堆积过多的人体代谢产物,或者出现一些异常的代谢产物,对心脏具有传入性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进一步导致疼痛。研究结果显示,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是因为其动脉壁长时间连续损伤导致慢性炎症产生的过程。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血管内皮存在的生长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5]。出现冠心病及心绞痛主要是由心肌之间存在的不平衡供氧需求所导致的,因此,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治疗基本原则就是加大冠状动脉血管内的血流量以及减小心肌耗氧量。其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方法主要是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内科服用药物的治疗方法以及进行健康教育和心脏康复的心脏运动治疗方法等。
在国内,医学理论始终表示,冠心病及心绞痛是属于中医学“真心痛”以及“胸痹”的范畴,其主要的病机是属于标实本虚,其中标表示胸痛,本则表示气虚。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中医主要是通过采用益气活血的方法对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治疗,因此,在治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患者时,选用丹参以及川芎嗪注射液进行配合治疗。
相关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注射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对于因心肌梗死而造成的心肌缺氧具有十分明显的治疗作用,通过对周围血管进行扩张而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细胞中cAMP 的含量,具有抵抗血液进行凝固的功效,对患者体内的原纤溶酶以及纤溶酶系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原进行溶解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川芎嗪是一种生物碱单体,主要从草本植物川芎的根部和茎部中提取而来,作为有效成分的四甲基吡嗪对降低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比容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对血小板发生聚集、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血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心血管阻塞性其他疾病的治疗当中,避免患者冠状动脉和心肌因缺血而造成损伤的情况发生,对于患者心肌缺血以及缓解心绞痛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其运动耐量可以明显得到提高。所以,在冠心病及心绞痛的综合性治疗方法中,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同时注射适量的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成分主要包含丹参酚酸、丹参酸、丹参酮以及川芎嗪等)可以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与何琳等报道一致,在对后者的研究中,针对所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可提高冠状动脉管内的血流量,改善其供血不足的状况,明显缓解心肌存在的心肌性缺血的状态,减轻患者临床的疼痛以及各种不适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