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萍
201199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
牙周病是发生于牙周组织的疾病[1],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是菌斑和炎症,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由于细菌入侵和防卫功能失衡,会导致细菌对牙周组织的损害,增加了牙周病的患病率[2]。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牙周病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3],特别是老年患者,糖尿病牙周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关系,本文收集我院2018年1-10月治疗的100 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现介绍如下。
2018年1-10月收治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99 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3 例。A 组男16 例,女17 例;年龄61~77 岁,平均(65.8±2.3)岁;空腹血糖6.6~17.8 mmol/L,平均(12.2±2.3)mmol/L。B 组男17 例,女16 例;年龄62~79 岁,平均(66.1±3.1)岁;空腹血糖6.5~18.1 mmol/L,平均(12.3±2.1)mmol/L。C 组男18例,女15 例;年龄63~79 岁,平均(66.3±3.2)岁;空腹血糖6.7~17.9 mmol/L,平均(12.2±2.2)mmol/L。
方法:①A 组给予控制血糖,如降糖药物、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②B 组单纯治疗牙周病,指导患者用牙卫生,口服甲硝唑、头孢等抗生素及对症补牙、局部上药等治疗;③C组综合A组和B组治疗方法。三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效果。
三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C 组均显著性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糖水平变化不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比较(±s)
血糖指标 A组 B组 C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 12.2±2.3 7.7±1.4 12.1±2.1 10.1±1.2 12.2±1.2 6.3±1.1糖化血红蛋白(%) 11.2±2.2 8.1±1.9 12.4±2.2 9.9±1.6 11.3±2.2 6.4±1.0
三组患者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三组牙周指数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牙周指数明显下降,与A 组和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牙周指数变化比较(±s)
糖尿病与牙周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4],牙周病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病的概率会增加,并且程度也会更重,患者主要表现为更加严重的牙槽骨吸收及附着丧失。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好者,其牙周病的发病率与非糖尿病者无异,可见糖尿病是牙周病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对于牙周组织有影响,因为糖尿病患者高度葡萄糖基化作用的增强,使得大分子能够在组织中沉积,进而引发小血管壁与基膜显著增厚,管腔变得很狭小,造成多形核淋巴细胞功能失常,而产生胶原合成骨基质,炎症介质产生异常后,加剧了牙周病的发展[5]。糖尿病本身对于牙周炎没有直接促进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也随之升高,唾液量分泌减少后,口腔内的杂物清洁能力也会下降,最终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发展。此外,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出现障碍,对于入侵体内细菌微生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因此会对牙周病的治疗产生一定阻碍。牙周病与糖尿病呈现出的互动关系使得牙周炎可能会加剧糖尿病病情发展,而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糖尿病也会加剧牙周炎症状。
由此可见,糖尿病与牙周病存在相互关系,在治疗方面既要控制好血糖又要处理好牙周病,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