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 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

2019-10-25 01:29韦武尤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思路三全育人高职学生

韦武尤

【摘 要】本文阐明“三全育人”理念在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影响,针对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时间安排偏晚、内容过于肤浅、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提出“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合理规划校内外资源,形成学生学业与创业指导全员合力;建构科学就业指导体系,形成教育教学全过程就业辅导;创新就业与创新指导策划,形成就业创业全方位指导。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职学生  就业与创业指导  新思路  就业指导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6C-0178-03

“三全育人”,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统称,是对于高职育人理念的深化与升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许多院校和教师。“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创新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思路,使学校和教师的就业指导水平得到更好地提升,并且努力创造出多渠道、全方位的就业、创业培养体系,借助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压力减轻、难度降低、成功率上升,从而为国家的深入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三全育人”理念在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方面的影响

全员育人,指的是以学校育人为基础,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周边的所有人力资源,由教师、同学、朋友、家庭以及学生本人共同组建一套育人体系,积极争取高校内外的一切力量和资源,使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

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将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完全融入高职教育期间的全过程当中,避免进入校门只顾埋头学习、离开校园才知就業艰难的情况再度发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社会就业的压力与创业的艰辛,从而更加刻苦努力地进行学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以更加良好的学业质量提升自己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成效。

全方位育人,指的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教育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能力,如通过选修课或者辅助课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拓宽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知识面及专业渠道,必要时可以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或者竞技节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对学生加以职业规划辅导,使学生对于就业和创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及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质量。

在“三全育人”的理念和视野下,学校、家庭、社会及具体的用人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的职责,并且以学生自身作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形成共同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合力,使学生对于未来拥有非常清醒的认知。而将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从中学的学习至上状态向大学的综合发展状态转变,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以及社会就业、创业的具体情况,从而在毕业前就能够基本形成对就业与创业环境的认知,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从业擅长领域进行预判,减少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可能会走的弯路。最终,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社会竞争力,从而在任何就业与创业环境中都能够较好地生存与发展下去,达到就业与创业的质量提升。

二、现阶段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时间安排偏晚。从目前情况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都安排在毕业的前一年。在这一阶段,学生通常都忙于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毕业手续办理等事宜,并且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指导活动,导致学校举办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时间太少,听众不多,效果不显。特别是许多学生在上学期间没有充分考虑过自己的专业发展态势以及未来就业问题,因而在毕业前院校举办的“快餐式”就业指导中容易迷失方向,更加无法进行就业与创业的抉择。

此外,由于就业与创业指导时间偏晚,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业已形成,并不会因为一两场的就业指导授课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因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十分有限,无法有效应对就业与创业时期的困难。

(二)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内容过于肤浅。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由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或者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举办讲座,为学生讲解当前社会就业的形势与用人的需求。然而这种理论指导与政策宣传,基本上都是对当前社会形势的一种泛泛而谈,缺少对学生具体就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太多的实用性。

目前,许多大学生通过手机新闻或者前辈的指点,对于就业与创业的基本形势都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他们的劣势在于不能很好地进行面试、挫折应对等,从而影响他们的择业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方面既是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关键点,但同时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的盲点。

(三)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形式过于单一。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时,由于受到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在指导形式上往往处于比较单一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院校主办、邀请专职教师或者用人单位进行专题讲座,另一种是由毕业班级的辅导员召开班务会或者类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指导授课。这些就业与创业指导形式,虽然可以对学生进行普遍性的指导,但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疑惑和风险,指导的效果十分有限。

其中,校方的指导虽然具有一定的职业导向,但没有区别专业的特点,指导内容往往泛泛而谈,而辅导员的指导虽然在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对于社会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储备不足,了解不深,指导的质量不高。

三、基于“三全育人”视阈的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新思路

(一)合理规划校内外资源,形成学生学业与创业指导全员合力。高职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并不是学生自己的私事,也不是学校单方能够承担的重任,而是需要对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的各方面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共同形成指导合力,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尽可能地提供信息和资源,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其中,学校要积极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商讨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求学或者就业方向,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不能继续进行学业方面的深造,就应当建议家长提前做好学生就业的准备,不能偏执地要求学生准备考研、读博而失去就业的先机。

同时,在高职院校当中,同学或者说校友是一种十分特殊的人脉资源,院校可以通过邀请已毕业的校友担任学校的兼任就业辅导员,还可以让外地的校友以校友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人才的支持与帮扶,使毕业学生在就业与创业前能够得到尽量多的帮助。学校还可以联系社会上的相关用人单位,并且商请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家长、校友为毕业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或者就业的机会,既可以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供帮助,还可以为家长、校友企业输送大量优秀的人才,实现院校、学生及第三方“三赢”的效果。

(二)建构科学就业指导体系,形成教育教学全过程就业辅导。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业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必修课当中开设一定的就业指导课程,比如大二或者大三阶段可以安排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课,并将其地位与思想政治类课程等同,从而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除必修课外,院校自大二时起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与就业、创业指导相关的选修課程,从就业形势、职业规划、就业能力、社会抗压、创业指南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使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与内容,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与习惯。

除了专业教学课程安排外,院校应当为教师特别是班级辅导员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的专项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及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力,从而在日常的专业授课和学生管理过程中加强就业与创业方面的“微指导”,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获得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成长。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组织,将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室相结合,构建院校的学生服务中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方向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的服务。该中心可以采取院校专业教师常驻、外聘职业发展导师轮班的方式,定期解答学生关于就业或者创业方面的困难与疑问,并紧密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一对一“问诊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就业能力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

(三)创新就业与创新指导策划,形成就业创业全方位指导。针对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高、便捷式碎片化新闻与信息普及率高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方面的组织谋划,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高效,同时又更加可靠的指导平台。例如,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和官方网站,建立学业—就业—创业相结合的网上指导平台,定期发布社会各界关于就业与创业方面的信息情报,使学生能够获得最为权威并且最为实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信息,并同步推送到微信或者手机移动客户端。利用学校的学生或校友论坛,开辟专门的“就业与创业”交谈区块,使新生与考生、已就业校友之间随时可以形成思想上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当前社会的就业与创业形势,帮助新生提供感受到社会就业的压力和创业的风险,并为老生提供就业的机会与途径。

此外,院系内部还可以利用微信群或者微信公众号,建立本院系的就业与创业辅导指导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使学生能够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从事未来的工作,提高学习专业与从业专业之间的匹配度。院校或者院系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或者人脉,与多家用人单位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实习,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学校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也应当发挥服务学生的功能,通过组织开展模拟应聘会、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参观以及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学生会,还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资源和资金,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努力发掘自身的能力与才华,同时及时解决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为未来的真正创业避开风险、提高成效,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就业压力和创业风险越来越大,但同时就业与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丰富资源,坚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教育指导的总方针,不断地总结高职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发展方向,并且不断地创新指导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发展指导,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也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婷婷.“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7(5)

[2]郑秀英,张璇,杨栋强.“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1)

[3]吕宜倩.刍议系统论视角下的“三全育人”[J].文教资料,2013(15)

[4]潘丽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学生目标教育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5)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新思路三全育人高职学生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