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开展于脑梗死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9-10-24 05:58:14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00李丽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8期
关键词:屈服循证个性化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450000)李丽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35~72岁,平均(58.72±5.49)岁;男27例,女15例。观察组年龄32~73岁,平均(59.01±5.58)岁;男28例,女1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入选患者与《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中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内科处理,遵医嘱准确用药,生活干预,饮食干预;期间仔细观察患者体征、症状变化,处理异常状况;联合康复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发生。

1.2.2 观察组 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①循证支持。成立循证支持个性化护理小组,根据脑梗死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干预措施等,提出个性化循证问题。将循证问题作为检索依据,于知网、万方、维普、独秀等大型数据库检索相关内容文献,剔除重复、缺乏真实性文献。②共情护理。医护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心理、生理状况,了解患者焦虑、悲观、恐惧等心理发生原因,主动关心患者,积极沟通,耐心安慰,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有效解决患者存在的疑问,减轻患者心理负担。③个性化健康支持。家庭贫困者,适当运用政府机构等单位获得福利支持;做好患者家属健康宣教,避免在患者面前表达出恐惧、不安等情绪,予以患者足够的关心、照护等情感支持。根据患者个性差异,建立思维导图健康宣教模式、视频播放、健康宣传手册及宣传栏,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脑血管病防治、危险因素、健康生活等内容。④个性化康复指导。保持患者床铺的干净、卫生、整洁,营造病房环境的温馨、舒适,正确摆放患侧肢体,协助患者翻身活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环境光线柔和,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睡前30min停止一切声音。

附表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应对方式的比较(分)

1.3 观察指标 ①采取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MCMQ)[2]评价患者面对(8~32分)、回避(7~28分)、屈服(5~20分)三个维度,分值越高,应对方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研究资料。计量资料比较检验采取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水平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脑梗死患者护理中运用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运用最新、最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高效的护理服务,以期达到最佳护理效果的目的。①建立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小组,确定脑梗死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结合患者需求及自身护理经验,通过科学论证获得护理实证,开展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的护理模式;②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取共情护理,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开展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负担;③建立个性化健康支持,运用各种方式健康宣教,加强患者及家属对脑梗死的准确认识,积极预防脑血管病危险因素;④开展个性化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身心状况,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患者予以睡眠护理、恢复指导及功能锻炼,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通过建立循证支持,采取个性化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及恢复指导,规范患者临床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护理中采取基于循证支持的个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准确面对疾病,做到不回避、不屈服,以积极、乐观的形心态面对病情,缓解心理压力,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屈服循证个性化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牙被拔光也不屈服的史良大律师秘书
红岩春秋(2022年1期)2022-04-12 00:37:34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The Classic Lines of A Love so Beautiful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勇敢
百折不挠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