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301800)李茜
手术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部分患者术中出血量相对较高,术后产生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可能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配合实施科学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1]。本文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围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子宫肌瘤病史1~12年,平均(4.6±0.8)年;年龄23~49岁,平均(35.2±4.6)岁。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病史1~14年,平均(4.5±0.9)年;年龄22~46岁,平均(35.0±4.5)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接受常规妇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围术期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①术前:采用温和、耐心的态度详细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手术安全性和优势性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②术中: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同时对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协助患者选正确体位,连接并检查各种仪器和设备,保障其处于良好的可工作状态。手术室内温湿度要保证适宜,积极保暖。③术后:手术结束患者完全清醒后,告知其手术结果,帮助其取平卧位,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的时候,头部要偏向一侧,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堵塞。对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感染预防,定期对外阴进行清洁,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进行擦拭,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②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1.4 评价标准 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进行评价,每份量表,均设定14个小项,满分56分,分数越高,则心理问题越严重[2]。
1.5 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
2.1 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 在操作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42.06±6.81)min VS(55.37±5.92)min;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3.28±0.65)d VS(5.97±0.82)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附表。
附表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效果比较(分)
目前临床及相关研究显示,对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强化子宫肌瘤患者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前的护理干预力度,充分重视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其提升健康和安全意识,使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得到显著性提升。同时在术中对患者进行积极护理,与麻醉医师及手术操作医师进行配合,做好各项辅助性工作,可以保证手术操作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子宫肌瘤患者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围术期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