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品文读史 中华传统文化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叶圣陶、蒋伯潜等现代语文教育先驱,已经开始反思“文选式教科书”的不足,并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小学阶段如何将“整本书阅读”从理念多于实践的“口号阶段”过渡到操作层面的把世界当作课本而进行“整本书阅读”?又如何在整本书的阅读中,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浅出触摸中华文化,从而种下一颗具有民族精神的种子?这些都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
谭邦和说:“《三国演义》属于那种集中表现了民族历史文化总体成就和总体特色的作品,继之又参与了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心理的建构、民族文化的定型,并持续作用于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因此,不读《三国演义》,意味着失去一次形象生动地了解中国历史、品味传统文化、欣赏乱世英雄、获得古代智慧的宝贵机会。”因此,我们选定《三国演义》为研究切入口。
二、研究历程
(一)敲定《三国演义》切入点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实际,我们选定以《三国演义》书中的“三绝”为切入点,用人物勾连情节,通过指导学生体会名著中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把厚重的名著“读薄”的目的;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历史资料,从而达到把读薄的名著变厚,使学生通过读一部书了解一段历史,实现把世界当作课本来读的目的;再通过分析写作方法及其目的,触摸中华传统文化所要传达的民族精神。
(二)找准目标定位,形成系列课程
我们将课程目标从宏观层面定义为:具有广阔的阅读视野,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多角度探究文本意义,触摸民族精神;建构合理的阅读策略,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通过整本书阅读实现拓宽视野、认知升级的目的,实现由阅读走向“悦读”。
三、课堂践行
《三国演义》“三绝”中,义绝关羽的形象刻画比较简单,事件比较集中。我们先从“义绝”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阅读方法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借此摸清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继而引导学生品读文字,勾连事件,了解“箭垛式的人物”的写作方法,从而感受作者笔下“智绝”诸葛亮的大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计谋上,更体现在他为己、为人、为公三个层面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上,在语文能力的发展上,我们侧重了语言转化能力的训练。对于“奸绝”的学习,教师们产生了争论,因为古往今来关于曹操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经过阅读与曹操有关的各种文章,我们觉得曹操这个人物形象,类似于敦煌壁画人物。最早有一个影像,后来的人在上面刷了一层灰浆,又重新绘制了一幅图像;再往后的人又涂上一层灰浆,接着绘制了一幅图像。我们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历史、小说、自身及他人对于曹操的认知差异,将涂在曹操身上的泥彩剥去看到最原始的图像。于是我们将“奸绝”的学习定位在将阅读名著与历史和学生生活建立起立体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结合历史史实和文学作品等综合评价人物,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下面笔者以“系列课程——《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为例,说说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品文读史论“三国”,帮助学生触摸民族精神。
(一)咬文嚼字,初树人物形象,触摸古代人对智慧的读书人的审美标准
我们以“三国杀”卡牌形象激趣,通过句子“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洒洒,颇有几分神仙气概”聚焦形象。
(二)品读文字,勾连事件,正面剖析,触摸为己、为人、为公的人生境界
学生选出典型事件,对诸葛亮的“智”进行分析:
1.隆中對——触摸“中国人读书要心怀天下”的思想
当学生从“隆中对”的背景、局势、对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教师适时介入小结:诸葛亮身在茅庐,心怀天下。我们也应该在校读书,心系社会,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五一学子!
2.草船借箭——触摸“以大局为重、广泛涉猎、活学活用”的思想
当学生从借箭前分析出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欲借造箭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然后拜求鲁肃保守秘密并准备借箭材料;借箭时他利用天时、地利和曹操多疑,以及鲁肃愧疚的心理,最终才使“草船借箭”一计得以顺利实施并大获成功,从而体会诸葛亮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知人心又善谋略的智慧人物。
3.空城计——触摸“临危不乱、顺时承变、有胆有识”的思想
这部分内容理解后,我们安排了这样的追问:同学们,当时的情境下,诸葛亮还能使用别的计谋吗?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勾连事件寻找规律的系统式综合思维方式,教师这样小结: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的智慧是贯穿其一生的,从26岁隐居隆中就心怀天下,能对政治局势进行战略构思和布局,到而立之年他凭借自己对知识的广泛涉猎成功借箭十万,再到天命之年他利用自己对人心的洞察空城退敌,他对计谋的使用越来越炉火纯青。从这三个典型事件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大智慧不仅体现在他的计谋上,更体现在他为己、为人、为公三个层面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上。
(三)结合史实,透过评价,辩证看待诸葛亮之智,触摸古代人民的民声民愿
为了培养思辨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对刚才三个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比较,学生会从两方面谈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三个人物的不同:一个是胸怀不一样,一个是智慧的程度不同。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我们引导学生结合鲁迅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结合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演义小说,其中对诸葛亮智慧的描写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诸葛亮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和谋略,甚至拥有近妖的把握人心的能力。
学生结合史实: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是曹操,而在小说中,这些巧妙的计谋都移花接木归功给了诸葛亮,是有意突出他的智慧。
学生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乱年代,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创作《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借此最大限度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原民众的心理诉求。
随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写作背景、历史情况以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目的,在学生眼前敞开一扇历史之窗,使学生们对那段历史探求的兴趣愈加浓厚,对中国古代忠义二字的认识更加清晰。
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这节课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本的要求设计了“转述”“以评论带动评论”这两项语言训练,使人物形象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心里。
四、研究小结
通过《三国演义》整本书的阅读研究,我们觉得整本书的教学有必要以一本书为依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同时,六年级的学生整本书阅读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事件、就书论书上,还应该到课外阅读更多相关书籍,广泛搜集资料,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开拓广阔的阅读空间,形成阅读视野,多角度地认识和把握人物形象,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辩证思维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