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年来,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我校現代农艺专业通过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师与师傅三大对接进行了探索。涉农中职学校只有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师资才能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职学校 对接 共建 产教融合
我校位于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是一所地处农村的职业学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农业,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我校以“三对接、四共建”为抓手,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201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
一、实施“三对接”,深挖合作动力
1.专业、产业对接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县域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学校必须牢固树立专业紧跟产业发展的理念,做好“对接产业办专业,服务经济育人才”的文章。只有根据行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发展服务业。在学校的领导下,与县农业局、会宁县艺林农牧有限公司、会宁县六合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设计了通用型专业,制定了校企一体化培训方案,开发了以“工作流程”为指导的课程体系,编制了校本教学大纲,共同学习,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2.课程、岗位对接
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就业的无缝衔接,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必须适应岗位的需要。根据学校和企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践,针对果树园艺工、植物保护工等工作任务所必需的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苹果生产技术》、《黑膜马铃薯栽培技术》、《高原夏菜栽培》等课程。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季节和农业活动的需要安排实践活动,企业解决了农忙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从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实习半年,在企业中体验真实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实际操作水平。通过课程与岗位的对接,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师、师傅对接
教师与师傅接对子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保证。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指定专业教师陪同学生到企业工作。一是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实践,二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企业技术能手主动为学校承担实训任务,学校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人才。在技术咨询服务过程中,可以获取当地经济发展和需求的第一手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二、实施“四共建”,拓展合作内涵
1.共同开发课程
2018年我校现代农学组承担了甘肃省重点课题《省级示范校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中职学校涉农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目前正处于实施阶段。课题组教师已经在全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基本上筛选出了地方农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具有专业岗位特点的课程标准,初步开发了以涉农专业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2.共建实训基地
依靠当地农业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平台,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有利于解决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据调查,全县大部分涉农企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成果转化困难的问题。而拥有一批懂理论、能实践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优势。学校领导在分析企校各自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产教融合,互惠互利”的企校合作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当地农业产业建设,承担了多个农业实践项目,并主动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大大增强了生产与教学融合学校的内在动力。
3.共同参与评价
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建立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级评价机制,确保专业教学的培训目标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目标一致。2015年,学校与县人社局签订订单培训协议,学校由于缺乏实用培训材料面临的困难,争取到人社局和企业为实践培训提供配套资金。经过共同培养,努力达到“实训有基地,指导有教师,专业有特色,学生有专长”的目标。学生们也明白,通过考试后,他们可以成为正式员工,营造亲密感和归属感,有效地满足订单的要求。
4.共同培养师资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当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主持人和指导者。学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和转变,学校积极规划了三项教师综合质素提高培训计划,即校本培训、网络研修和企业培训计划。近年来,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全国重点教师培训,聘请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担任行业领导。聘请具有丰富现代农艺规划、生产管理和经营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选拔青年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不断学习探索。了解科技发展趋势,掌握新技术、新技术。
总之,在新一轮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形势下,企业要积极开展与学校的技术合作,为师生提供完善的实践平台,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岗位信息;学校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和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搭建各种创新平台,有效促进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利分.职业教育“三对接”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2.183-184.
[2]袁罗曦子,王芳.基于农业产业创建现代农艺品牌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内蒙古教育:C,2015(8):89-90.
【本文是“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立项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BKZ036)成果”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李春涛(1976-),男,从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多年,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农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