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积
在进行课堂问答环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课堂教学框架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在知识点分散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疑难问题进行具体讲解,从而保证实际的教学进度,同时在学生随堂练习布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有效控制整体的教学节奏,从兴趣发展转向学生主动的探索与发展。
在教师进行课堂问答的过程中,不应当设置过于復杂的问题,问题应当做到简洁明了,且重点突出。在学生难以进行解答时,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也能够从这样的反应当中分析出知识的难易点,构建出相关知识框架的雏形。例如,在文言文《晏子使楚》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之前所学过的《两小儿辩日》的知识点开展问答环节,帮助学生针对文言文字词与句型进行掌握,帮助学生对于课内知识进行巩固。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教师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要给予重点关注,针对学生问题分析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帮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针对之前曾经出现过的疑难问题进行解决。小组当中可以安排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来帮助对知识不太熟悉的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受益,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知识积累,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掌控,从而保证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在小组讨论完成过后,教师应当针对小组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无法理解的地方一般就是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有针对性讲解的基础上,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语文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技能学习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语文课也承担了国学知识传授任务的重担,所以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构建起语文知识的学习框架,并且针对语文知识运用做好日常准备,在学生掌握各类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保证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例如《题西林壁》的教学,针对苏轼和王安石两位作者在心态上的不同对山峰进行重点描写,确定古诗的情感基调,能够帮助学生领会《登飞来峰》中所抒发的作者志向,作者写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怀揣着报效国家在政坛有所作为的理想,而在《题西林壁》当中,苏轼并没有表露有关自己的志向,只是在阐述人生哲理,形象地阐述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内容,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帮助学生解决课堂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