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平
长期以来,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处于无序(J享,这里指的是写作教学内容序列以及写作基本功训练的序列),无本(本,这里指的是写作教学课本及写作基本功训练的练习本),无时(日寸,这里指的是专门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课堂教学时间,简称为课日寸)的“三无”状态。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语文老师,就是有满腔的教改热情,但也无时间无精力去开发科学有序的写作教学课程,去解决这“三无”现状。因此,目前中小学作文有写无教,或有教无效。
面对广大学生普遍怕写、厌写、难写作文,语文老师普遍怕教作文的局面,而升学必考作文,怎么办?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我觉得首先应从改变作文教学中的“三无”状态入手。
作文训练中要有固定的针对性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作文训练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心血来潮时把作文本一发,随意在黑板上写上一个题目,然后叫学生写完交上来,老师粗略看一下,甚至连看也不看,随意在上面打一个分数发回去,这就算完成了一次作文任务。由于没有固定的内容,没有专门的训练目标,老师在应付,学生也在应付,老师怕改,学生怕写,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克服这种随意的无序的状态,改变一下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觉得每次作文训练都应有专门的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那么这些训练内容和训练目标又应该如何确立呢?从小学到高中,我們的学生不是学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吗?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有一些常用的应用文等,每学完一种文体或一篇文章,我们都可以相应地进行训练。像记叙文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它的表达方式和描写方法,说明文我们可以训练它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我们可以训练它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的严密性,应用文我们可以训练它的写作格式等,甚至作文的审题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修辞手法等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训练,不一定每一次作文训练都要求学生写完一篇文章。只要我们每次都有一个固定的训练内容,学生们愿意写,老师们改起作文来也轻松。通过这样循环往复的训练,效果肯定比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要好得多。
长期以来,由于作文教学中无本可依,直接导致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甚至作文课也变得可有可无,连一周两节的作文训练课也被其他的常规教学课所挤占,从而使得中小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了克服这种作文教学的随意状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做到有本可依。那么应该拿什么来作为作文教学的“本”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第一,每一单元的课文。其实,课文里面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我们作文教学当中最好的范文,只是我们老师平时没有好好加以利用罢了。只要吃透文章,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会从中受益的。第二,优秀的作文选和作文集。这些选集里面选的都是学生的优秀作品,我们在每次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从中选几篇范文朗读给学生听或印发给学生,他们会从中得到借鉴,受到启发。第三,学生自己所写的作文。在每次进行作文教学之前,先在学生平时的习作里面分出“好、中、差”三等,从中各挑选几篇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然后一一指出每篇习作的优缺点,得与失。因为这些习作都是学生自己所写,与学生最接近,所以也最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感触,对学生的借鉴意义也最大。同时,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就要让学生准备好作文本、日记本、周记本等这些必需的作文训练本,并作好严格的要求,那么学生们很快就会步入写作的正轨,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也会与日俱增。
虽然现在中小学课程表上每周都安排了两节专门用于作文训练的课程,但由于作文教学的无序无本,并且很多语文老师都抱有“作文成绩教与不教,教多教少都一个样”的思想,这就使得专门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课堂教学时间被无情地挤占了,作文教学变得可有可无,非常随意。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无序的状态呢?第一,充分利用好每周的两节作文训练课。要有质量,要有效率,每次就只抓住一个点一个内容来进行训练,不贪多,不图快,不急功近利,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一步一步推进,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出来的。第二,在常规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语文老师在讲解分析一篇课文时,可以根据平时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训练。但由于时间所限,你可以叫学生只写一个情景或一个片断,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文笔和思维能力,又可以巩固课文当中所学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写日记和周记的积极性,使他们形成习惯。日记、周记记录的是学生的心路历程,反映的是真情实感,既是学生情感的宣泄口,又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一旦他们形成习惯,很多好文章就从里面出来了,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水平哪有不提高的道理?所以说日记、周记是学生最好的练笔途径。
教无定则,教无定法,提高中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千千万万,但在眼下改变作文教学中的“三无”状态,却迫在眉睫,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该引起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