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6-07-26 23:00李秀环邓凤坚李梁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三无精神病心理干预

李秀环 邓凤坚 李梁生

【摘要】 目的 探讨采取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三无”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 (86.00±2.56)分、对照组为 (85.24±2.49)分 ;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 (56.45±1.65)分、对照组为 (76.34±1.98)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给予“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干预, 可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人文护理;“三无”精神病;心理干预;人文关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70

“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抚养能力” [1]的“三无”精神病患者较普通的精神病患者更为需要社会的关怀, 他们通常在社会中流浪, 卫生状况很差, 极易容易在就医期间给其他患者及家属带来困扰, 为提高本院对于“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 本院开展了人文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年 1~12月收治的“三无”精神病患者 88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44例。观察组男29例, 女15例, 年龄最小18岁, 最大57岁, 平均年龄 (31.23±8.32)岁 ;对照组男 28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19岁、最大 58岁, 平均年龄 (31.19±8.19)岁。入组患者均符合我国对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精神障碍临床分类标准[2];均符合“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抚养能力”的“三无”精神病患者;已排除未完成本次调查研究及不能配合完成此次研究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人文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治疗环境, 在进行必要的入院检查后, 不刻意和其他患者进行强制隔离[3], 不让患者感觉到社会的歧视感, 环境布置要轻松、简洁、温馨, 降低患者的恐惧、焦虑程度,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可适当布置绿色植物、字画;②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在患者入院后, 待其病情稳定可带患者熟悉周围环境, 了解患者的喜好和发病原因, 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 学习生活自理技能, 如果出现患者不配合治疗的情况, 应体谅患者、并耐心疏导患者, 让患者建立起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③尊重患者, 让患者感受自身价值, 了解患者的特长, 鼓励患者积极回归社会;④实施家庭化治疗, 对患者称以昵称, 了解患者的个人兴趣爱好, 最大程度鼓励、支持患者参加娱乐活动, 降低和其他患者的距离感;⑤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支持, 使用适当的语言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要使用通俗的语言, 让患者愿意配合服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情况, 康复疗效评价参照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PROS)相关指标进行评定[4], 量表共包含 24个项目, 5个分量因子, 分为 5级评分, 共计 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越高, 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 2个月进行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 (86.00±2.56)分、对照组为 (85.24±2.49)分 ;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 (56.45±1.65)分、对照组为 (76.34±1.98)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发现, 目前我国在“三无”精神病患者社会扶助方面还存在不足, 全社会尚未形成重视这一弱势群体的氛围, 群众大多避而不及, “三无”精神病患者更容易遭到社会歧视与侵害, 虽然在《“三无”精神病患者救助管理方法》出台后[5], “三无”精神病患者的就医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但是在如何进行“人文关怀”、心理救助、逐步回归社会方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6], 为进一步提高“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水平, 探讨采取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本文进行了分组跟踪统计学分析。

结果发现, 观察组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86.00± 2.56)分、对照组为(85.24±2.49)分, 护理后观察组为(56.45± 1.65)分、对照组为(76.34±1.98)分;护理后,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提示给予人文护理的观察组患者, 其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 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 不仅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本院对于“三无”精神病患者的救治水平, 缩短了救治时间, 不但节约了社会资源, 也大大降低了社会负担。

莫美珍、何彩霞等[7, 8]对 370例“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传染性疾病发生原因以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后发现, “三无”精神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传染病疾病的几率更高, 同时其营养情况欠佳, 所以在入院后应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 不仅要提高入院疾病筛查力度, 同时也要加强隔离防护, 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而本研究在传统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人文护理干预,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 对护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极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 给予“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干预, 可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小英, 万诚, 许锦泉, 等. 87例“三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4, 32(6): 794-795.

[2] 仉美玉. 护理干预对躁狂抑郁性精神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223-224.

[3] 邵翠萍, 江敏, 张守亚. 护士共情能力培训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 28(6):959-961.

[4] 何少津, 石顺松, 罗木娟, 等. 精神病医院安全隐患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 28(6):512-514.

[5] 王彦娟, 沈振明. 精神病院医护人员的职业生物危害及防护. 中国社区医师, 2015(26):145-146.

[6] 庆华. 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259-260.

[7] 莫美珍. 流浪精神病患者患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9):114-115.

[8] 何彩霞, 朴轶峰. 11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病病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5):626-627.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三无精神病心理干预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三无”小区楼顶漏水 社区可出面申请维修金
从“三无”到“四有”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