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本课堂,发展核心素养

2019-10-23 02:29钱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钱娟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实践,对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课堂不再为了教而教,要为了学而教,为了思维的生长而教,为了能力的提升而教,为了方法与思想的感悟而教,最终通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渐进提升。

关键词:生本;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是一种思想,它是在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生长与发展。在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原则进行教学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及心理发展的活跃阶段,有较强的可塑性,也是发展其学科专业素养的关键时期。对数学学科而言,构建生本课堂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文笔者结合“两步混合运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就如何基于数学素养来构建数学课堂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明确问题,形成数学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通常以各种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明确问题,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快速从情境过渡到数学,形成数学意识,防止思维“跑偏”。

引入:星期天,小林又去了文具店,这一次妈妈给了她50元钱,她想买一个书包,还想买点笔记本。当她选好书包再去拿笔记本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问题,请看下图:

师: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先买好一个书包,再用剩下的钱去买笔记本,买到几本就是几本。

师:你的办法真好,看来你平时是很喜欢动脑筋的。

生2:用50减去20,然后再除以每本笔记本的单价。

师:你想到了用算术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聪明。

师(追问全班学生):大家觉得他们俩的办法谁的比较好呢?

学生一致认为生2的办法比较好。

该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形成数学意识。笔者认为,在该环节中教师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问题不需要太复杂,也不能过于脱离数学,所以直接采用课本的资源,简单提问,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构建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应该关注过程,关注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发展,合作探究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同时也是形成学生数学素养的中心环节。在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的小学数学课堂,该环节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探究与思考的空间。

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要求“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要先算出什么?

(3)独立列示和解答问题。

(4)和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

(5)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完成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全班展示)

展示片段:

生3(板演):50-20=30(元),30÷5=6(本)。

答:……

師:你所找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生:买书包剩下的钱就是买笔记本的总价。

师:那么请你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吧。

生3:我是先用50减去买书包的钱,再用剩下的钱除以笔记本的单价,就可以得出笔记本的数量。

师:说得真好!

生4(板演):50-20÷5=30÷5=6(本)。

答:……

师:你所找到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呢?

生4:买书包的钱和买笔记本的总价加起来就是50元。

师(追问):那你的式子是根据了什么思路呢?

生4:我和生3的是一样的,先算买书包后剩下的钱,再除以笔记本的单价,但是我用的是一个综合算式。

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的思路和式子是否有一点不符呢?

生4:应该在50-20上加小括号。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先算的要加小括号。

师:你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值得表扬,同时也希望你在以后的列式中也能引起重视。

生5(板演):(50-20)÷5=30÷5=6(本)。

答:……

师:你的式子和生4修改后的是一样的,那你找到的等量关系和他也一样吗?

生5:不一样,我找到的是“50元买书包以后剩下的钱÷笔记本的单价=笔记本的数量”。

师:你分析的真透彻,老师为你点赞!

教师板书:买一个书包剩下的钱÷笔记本的单价=笔记本的数量。

师:我们黑板上有两种方法都求到了6本,并且他们都是正确的,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6:一个是分步算式,一个是综合算式。

师:你看得真仔细,大家觉得哪种算式好呢?

生(齐声回答):综合算式。

师(追问):怎么读这个算式呢?

生7:50减20除以5。

生8:我觉得这样读不好,应该读成“50减20的差除以5”。

师生一致赞同。

学生的数学素养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是一个聆听者与引导者,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原则,用心听取学生最真实的声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应该自然生成,自主构建,教师不能替代。

三、独立思考,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是一种品质,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数学是一门以掌握方法为主的学科,方法的掌握需要思考,因此在数学课上需要一段“静悄悄”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善于设计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并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从思考的独立性、时空性满足学生的思维生长。

1. 算一算:看谁算的既快又准。

(40-18)×20 12×(84-48)

2. 说一说:说说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70+30)÷3 36×(86-24)

3. 比一比:比较每组上下两个式子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80-30÷2 80-(30÷2)

(2)39×5-4 39×(5-4)

(3)48-18÷6 48-(18÷6)

4. 试一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完成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部分学生展示成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运算,但是在练习的环节中教师要避免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因为机械的联系并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与发展能力。因此笔者将计算这一主题以不同的题型进行呈现:“算一算”是让学生自己經历计算的过程,学会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方法;“说一说”不需计算,通过思考来强化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一比”以最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试一试”是对本节课内容的拓展,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能力。四个问题有针对性、有梯度,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各抒己见,规范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它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是语言最直接的呈现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鼓励学生发声,让学生畅所欲言是发展并规范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

问题:(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上节课有什么不一样?

(3)你觉得这节课中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完成方式:学生思考后展示,畅所欲言,相互补充)

展示片段:

生9:这节课我学到了列综合算式计算。

生10:这节课我学到了怎样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生11:我觉得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比上节课多了括号。

生12: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在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计算括号里的。

生13:我认为列式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加小括号,想先算什么就给它加括号。

……

在学生的畅言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规范和完善数学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去赞美和鼓励孩子,以此来激发更多的孩子参与,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意识、问题解决、数学思想、数学语言等多个方面,数学素养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本课堂的建设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同时促进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发展。开发和建设基于数学素养的课堂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中不断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其真谛。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