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并用胶界面反应对相容性的影响

2019-10-22 11:56孙业崇刘大晨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丁腈橡胶新工艺传统工艺

孙业崇, 刘大晨

(沈阳化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42)

丁腈橡胶是一种强极性橡胶,丁苯橡胶是一种非极性橡胶.按热力学相容的条件,这两种橡胶的共混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但是两相共混体系仍然可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成为实际应用共混材料的主体,而决定两相共混体系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共混物的相界面[1].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对如何提高NBR/SBR并用胶的相容性做了大量研究,如用两性蒙脱土作为一种增容、增强填充剂加到NBR/SBR并用胶中[2-3],结果表明:蒙脱土作为一个补强填料是通过部分表面覆盖的方式起到增容作用,部分覆盖功能作为孤立的非极性点随意分布在表面上,这可能提供了不相容共混体系的两相亲和性,使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阻碍了两相的相分离,最终相容性提高.Darwish等[4]研究了聚丙烯腈作为增容剂对SBR/NBR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用胶的拉伸强度也提高了.Botros等[5]研究了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GMA)和顺丁橡胶(BR)对提高SBR/NBR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GMA-g-BR用量为10份时,相容性提高.Khalf等[6]研究了接枝醋酸纤维素(C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增容剂对NBR/SBR并用胶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NBR-g-CA、NBR-g-MMA后的NBR/SBR并用胶两相之间的界面黏结增强,相容性提高,性能提高.Noriman 等[7]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50)作为增容剂对SBR/NBR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间的相互作用增强,界面黏附增强,性能提高.

本文没有选用增容剂来改善NBR/SBR并用胶的相容性,而是采用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共混工艺.新工艺为丁腈橡胶与丁苯橡胶分别配合相应助剂,预先制成各自的母炼胶,停放熟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混合,制备并用橡胶.通过这种工艺,硫化剂一部分存在于各自的橡胶相中,一部分富集在二者相交的相界面上,从而在相界面上发生反应.

1 实 验

1.1 主要原料

丁腈橡胶(NBR),N41型,兰州石化分公司;丁苯橡胶(SBR),1500E型,吉林石化分公司;氧化锌(ZnO),硬脂酸(SA),硫(S),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DM)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炭黑N330等,均为市售品.

1.2 实验配方

NBR/SBR并用胶的实验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NBR/SBR并用胶的基本配方 质量份

Table 1 Basic formulation of NBR/SBR blend

NBR/SBRDCPSDMZnOSA炭黑N330100/0300425070/302.10.60.3425050/501.510.5425030/700.91.40.742500/1000214250

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XK-160型开炼机,青岛环球机械股份有限公司;UR-2030SD型无转子发泡硫化仪,优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湾);JH-H-250T型全自动平板硫化机,苏州捷和实业有限公司;TCS-2000型伺服控制拉力试验机,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T-IR 470型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仪,美国Nicolet公司;DSC-Q2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美国TA公司;SU801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1.4 试样的制备

1.4.1 传统工艺

NBR、SBR薄通塑炼→加入DM、ZnO等小料→加入炭黑→DCP、S→薄通混炼,下片.

1.4.2 新工艺

NBR母炼胶:NBR薄通塑炼→加入ZnO、SA等小料→加入炭黑→DCP→下片.

SBR 母炼胶:SBR 薄通塑炼→加入DM、ZnO、SA等小料→加入炭黑→S→下片.停放熟成12h,按比例混合,薄通混炼,下片.

利用无转子发泡硫化仪确定硫化时间tc90,在全自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按标准裁取试样进行相关测试.

1.5 性能测试

1.5.1 拉伸性能

按GB/T 528-2009 进行测试.测试拉伸速度500 mm/min,测试温度为室温.

1.5.2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特征吸收频率就能够推测出基团,尤其是在官能团区(4 000~1 300 cm-1),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

1.5.3 交联密度测定

平衡溶胀法测表观交联密度:溶剂选取方面,应按溶剂选用原则选择对未硫化橡胶溶解性能好的溶剂种类.实验选取甲苯(50 mL)和二氯甲烷(50 mL)混合溶剂,保证硫化胶能够达到溶胀平衡.使用电子天平(精确度:0.001 g)精确称取0.5 g的硫化胶试样3个(m0),测试初始密度ρr,将试样全部浸没在装有甲苯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的锥形瓶中,瓶口密封.在室温下溶胀3 d,溶胀平衡后取出立即称其质量(m1),然后将其置于80 ℃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 h,干燥恒质量后再次称其质量(m2).采用凝胶中橡胶体积分数(Vr)表征硫化胶的表观交联密度,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8]:

式中:m0为硫化胶试样初始质量;Φ为橡胶在配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α为溶胀后损失的质量分数;ρs和ρr分别是溶剂和硫化胶的相对密度.

1.5.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测试NBR/SBR并用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条件为氮气氛围,升温速率20 ℃/min,温度范围-75~0 ℃.

1.5.5 扫描电子显微镜

低温脆断制样,观察其断面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拉伸性能

NBR/SBR并用硫化胶的拉伸性能如图1所示.通过对比发现: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胶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比传统工艺的好,断裂伸长率略小于传统工艺.分析认为:采用相同的原料,通过新工艺,在NBR/SBR两相界面上可能产生了反应,使性能发生改变.

图1 NBR/SBR并用硫化胶拉伸性能Fig.1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NBR/SBR blend vulcanizates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实验对NBR硫化胶、SBR硫化胶、传统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并用硫化胶的FT-IR光谱Fig.2 FT-IR spectra of NBR/SBR blend vulcanizates

2 233 cm-1处为—CN的伸缩振动,是NBR的特征峰;1 598 cm-1和1 493 cm-1双峰为芳环的—C==C—的伸缩振动,是SBR的特征峰;3 368 cm-1处为—OH的伸缩振动,2 917 cm-1和2 847 cm-1处为脂肪族C—H的伸缩振动,1 540 cm-1处为—C—N的伸缩振动,1 452 cm-1处为—CH2—的弯曲振动,1 398 cm-1处为—CH3的弯曲振动.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红外光谱相比: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产生了—OH的伸缩振动,使1 750 cm-1及以下谱线发生明显偏移,也产生—CH3的弯曲振动谱带;脂肪族C—H和芳环的—C==C的伸缩振动、—C—N的伸缩振动谱带强度明显增强.分析认为:通过这种新工艺,硫化剂一部分存在于各自的橡胶相中,一部分附集在二者相交的相界面上,在保证各自硫化外,在相界面上发生了如下反应:①NBR硫化胶的红外光谱在1 540 cm-1谱线没有出现,而SBR硫化胶、传统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都出现—C—N的伸缩振动谱带,说明促进剂DM参与了反应,谱带强度的增强说明新工艺使DM在两相界面上分布比较均匀,增大了与硫化剂的碰撞几率,通过反应与橡胶结合生成单硫侧挂基团;②DM参与反应,与DCP相互活化,提高了DCP的引发活性,两相间可能会产生共交联;③由于2-苯基-2-丙醇的生成越来越多,此时DCP引发2-苯基-2-丙醇生成自由基,生成的自由基与橡胶分子链反应结合到一起,红外光谱出现的—OH伸缩振动、—CH3的弯曲振动证明了这一反应的存在.这一反应的存在导致了拉伸性能发生改变.其交联过程如下所示:

2.3 交联密度分析

两种工艺所用的实验原料相同,只是制备工艺上的区别.从表2可以看出: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的交联密度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 比例).

表2 NBR/SBR 并用硫化胶交联密度

分析认为: 富集在二者相交相界面上的硫化剂参与了共交联反应,可能是DCP参与了两相界面间的反应,生成—C—C—交联键,从而使交联密度增大.这证实了交联过程示意图中共交联反应的存在.

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下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玻璃化温度分别是-49.95 ℃和-35.11 ℃;传统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玻璃化温度分别是-51.46 ℃和-34.32 ℃.两种工艺相比: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的两个玻璃化温度相互靠近,说明新工艺提高了NBR/SBR并用胶的相容性.分析认为:新工艺是通过NBR/SBR并用胶两相界面上的氢键、共交联,使两相间相互作用力增强,从而相容性提高.这证实了交联过程示意图中共交联反应的存在.

图3 NBR/SBR并用硫化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Fig.3 DSC analysis of NBR/SBR blend vulcanizates

2.5 扫描电子显微镜

NBR/SBR并用硫化胶(50/50比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4所示.

图4 NBR/SBR并用硫化胶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Fig.4 SEM images of NBR/SBR blend vulcanizates

从图4中可以看出: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断面比传统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硫化胶断面粗造的程度增加,断裂纹的高度和宽度明显增加,且分散密集,说明断裂趋于韧性断裂,需要更多的断裂能量;(a)、(c)断裂面能看到明显的疵点,表面缺陷严重,(b)、(d)疵点消失,两相界面变得模糊不清,并有一定的界面厚度.分析认为:新工艺制备的NBR/SBR并用胶通过界面反应,产生了氢键、共交联(如交联过程示意图所示),使得两相之间相互作用增强,界面间结合更加牢固,相容性提高,从而性能提高.

3 结 论

本文研究了两种工艺对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并用胺相容性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新工艺制备的丁腈橡胶/丁苯橡胶并用胶两相界面上发生了强烈反应,产生了氢键;交联密度增大,说明产生了共交联;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互靠近.通过这些现象可说明:相容性提高,两相界面间相互作用增强,界面间结合更为牢固,性能提高.这种新工艺可以用在生产海油管、油砂管等胶管领域.

猜你喜欢
丁腈橡胶新工艺传统工艺
增塑剂和异辛烷在丁腈橡胶中迁移过程的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压裂新工艺的技术分析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航空丁腈橡胶鉴别方法
丁腈橡胶隔热材料的研究进展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丙炔氟草胺合成新工艺
自然环境对丁腈橡胶1704力学性能的影响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