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00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长沙
为分析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对淋巴瘤治疗间歇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44例淋巴瘤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健康认知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淋巴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25~72岁,平均(52.1±4.7)岁。研究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24~73岁,平均(52.3±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健康认知护理,具体如下:①PICC置管前健康认知护理:行置管前,通过集体讲座、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来向患者讲述PICC置管优点及意义,并听取患者对留置管的担忧与顾虑,耐心向其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1]。②置管期健康认知护理:指导患者选取舒适体位,使其身心保持轻松状态;行置管过程中,应严重按照无菌操作标准,并叮嘱患者消毒后不宜对穿刺侧肢体进行随意活动;当导管送入长度达到25 cm时,应告知患者将头部偏向穿刺手臂方向;置管完成后,予以患者持续24 h 加压包扎,告诉患者应减少置管侧手臂的活动量。同时,密切关注置管侧上臂情况,若穿刺点周边出现红肿、疼痛、肿胀,应及时通知医师。治疗间歇期,应每隔7 d维护1次PICC置管,采用10 mL 注射器对冲管实施脉冲式冲管。③置管后健康认知护理:向患者发放由本科室编制的健康教育手册,并逐条讲解与演示手册中的内容、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其对置管相关护理的了解[2]。叮嘱患者不宜使用置管侧手臂提举重物,沐浴时,在置管部位使用清洁保鲜膜进行包裹;沐浴后,立即使用毛巾擦干,并查看敷料是否完整;同时,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睡眠体位。
表1 两组护理后ESCA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后ESCA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能力对照组 44 17.2±3.8 38.6±2.9 22.3±4.6 21.3±4.3研究组 44 24.3±4.6 45.8±3.2 31.2±5.8 32.5±6.2 t 7.346 10.550 7.518 9.364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情况,通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3],该量表分值越低,则代表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弱。②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对比:对照组护理后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4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渗漏3例,导管堵塞4例,总计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2%;研究组非计划性拔管1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渗漏0例,导管堵塞1例,总计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2,P=0.003)。
因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故而该项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淋巴瘤患者来说,该项技术不仅可有效减少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还可抑制因药物引起的组织坏死或静脉炎[4]。但在化疗间歇期,相关护理工作需由患者及其家属完成。因此,对患者与其家属实施健康认知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PICC 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输液用药方式,但由于患者自护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常会因导管护理不当而引发较多不良事件与并发症,严重影响PICC治疗效果[5]。而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PICC 置管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其自我管理意识与并发症防范意识,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确保PICC治疗效果。在治疗淋巴患者中,健康认知护理主要是通过PICC置管前健康认知护理来提升患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提高其治疗配合度;通过PICC置管中健康认知护理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增加其并发症预防意识;通过PICC置管后健康认知护理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确保PICC置管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淋巴瘤治疗间歇期患者PICC置管中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可有效增加患者护理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