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交接班应用效果研究

2019-10-22 12:59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3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415000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常德

神经外科病房危重患者多,病情重、变化快、突发因素多,风险系数高,晨交班汇报病情内容及信息量大,交接班时间长,交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甚至影响当天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1]。SBAR沟通模式即“状况(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最初应用于美国医疗机构,能减少由于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2]。这种基于以证据为基础、标准的沟通程度,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3-4]。但有关实施前后交接执行情况、患者病情程度知晓情况、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的比较还较少有学者涉及。我院神经外科病房自2018年7-12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成效显著。分析交接情况、患者病情知晓程度、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实施前后医生、护士、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院神经外科病房共有护理人员23名,均为女性,年龄22~43岁,平均(32.57±3.18)岁;工作年限1~23年,平均(8.24±1.36)年。大专5名,本科17名,研究生1名;护士4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6名。2018年7-12月采用实施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2018年1-6月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随机抽取实施前后各45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规范神经外科SBAR沟通交接班模式:根据神经外科患者特点,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神经外科SBAR模式晨交班表,”晨交班表内容包:①S(现状):患者床号、姓名一般信息,疾病诊断、病情体征及生命体征、颅内压等监测指标。②B(背景):手术名称、术后时间、引流量及相关处理。③A(评估):疾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预测疾病发展趋势。④R(建议):建议下班护士观察及护理的重点。并组织全科护士培训与学习,通过集体授课、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后开始实施。见表1。

实施方法:由参与培训后的护理人员进行SBAR模式晨交班,规范交班模式及内容,需重点交接以下6项:①神经外科患者的诊断、现状;②交班时间范围内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治疗处理;③预期可能发生的改变;④提醒下一班护士应注意的情况;⑤交接班双方相互询问;⑥其他需完成的工作。前四项是运用SBAR模式晨交班必须流程及检查评价重要指标。交接班包括口头交班与床旁交接班,床旁交接班时,交班者在患者床旁运用SBAR模式向接班者汇报患者信息、重点病情及下一班护理重点。

观察指标:①交接班执行情况:根据交接班执行查检表,从现状(5条目)、背景(9条目)、评估(10条目)、建议(3条目)4个维度,计算交接班执行情况,执行率为执行条目数与总条目数的比值;②病情知晓程度与护理落实情况:病情知晓情况包括病情与治疗、护理问题、护理风险、护理方案;护理情况包括治疗执行、监护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采用10分制评分法,分值越高,知晓程度越高,护理落实情况越到位;③交接班时间与满意度:满意度包括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参照徐双燕等[5]文献资料,以记录完整性、内容清晰度、突出重点、整体满意度4条目评估,患者满意度着装仪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均采用100分评分法,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表1 神经外科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表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SBAR模式实施前后交接执行情况比较:实施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总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实施前后患者病情知晓程度与护理落实情况比较:实施后病情与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实施前后交接班时间及满意度比较:实施后交接班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SBAR模式实施前后交接执行情况比较[n(%)]

表3 实施前后患者病情知晓程度与护理落实情况比较(±s,分)

表3 实施前后患者病情知晓程度与护理落实情况比较(±s,分)

指标 实施前(n=456) 实施后(n=456) t P病情与治疗 7.78±0.95 8.86±1.02 14.546 <0.05护理问题 7.45±0.68 8.23±1.05 13.315 <0.05护理风险 7.85±0.86 9.25±1.32 20.134 <0.05护理方案 8.12±1.03 9.32±1.41 18.976 <0.05治疗执行 8.54±0.75 9.32±1.03 10.429 <0.05监护护理 8.56±0.88 9.34±1.12 11.980 <0.05健康教育 7.85±0.68 9.12±0.88 24.386 <0.05生活护理 8.05±1.12 9.32±1.12 17.122 <0.05

表4 实施前后交接班时间及满意度比较(±s)

表4 实施前后交接班时间及满意度比较(±s)

时间 交接班时间 医生满意度(n=12) 护士满意度(n=17)患者满意度(n=456)实施前 25.33±2.72 83.63±8.32 85.18±7.32 81.36±7.85实施后 18.05±1.98 91.45±8.88 93.62±10.15 89.36±8.32 t 8.922 2.226 5.629 14.934 P<0.05 <0.05 <0.05 <0.05

讨 论

SBAR模式由美国医疗公益系统机构开发,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标准的沟通方式,能保证紧急情况下信息准确传递。在医疗领域中,S(现状)即患者一般信息及24 h 内病情变化,B(背景)即患者治疗、处理情况,A(评估)即评判患者病情变化发生的原因,R(建议)下一班护士护理及观察重点[6]。标准化晨间交班保证护理工作连贯性,能提高护理工作安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中应用SBAR模式,是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控制护理质量重要环节。

传统晨交班模式下大多数护士在交班时通常只陈述性汇报表面问题、缺乏对问题深入思考,患者重点问题不突出,下一班护士无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影响对危重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导致交接班问题的发生,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影响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应用SBAR模式晨交班,能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突出专科护理重点。SBAR沟通模式中,A(评估)下能预见性地判断患者可能发生护理问题,并及时作出正确治疗和处理,或R(建议)及提醒下一班护士进行重点关注,从而共同保障患者安全。另外,按照SBAR 标准化模式晨交班,能避免交班盲目性和随意性,能节约交接班时间[7]。

本研究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交接班后,SBAR各维度执行情况均明显提高,与蒋欣等[8]文献报道基本相似,提示SBAR沟通模式有一种监督与激励作用,督促交接班护理人员根据交接清单作好交接工作,这对于低年资护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正是交接内容与流程规范化,也让交接班护士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程度,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护理,本文实施前后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实行SBAR沟通交接班后,也缩短了交接班时间,保证了记录内容完整性,重点更加突出,从而赢得了医生、护士、患者好评。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规范交接班内容及过程,缩短交接班时间,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情况,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维系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沟通模式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SBAR沟通模式交班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脑卒中病房护理交接班模式改良与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