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在小学主题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1 15:03钱盼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凡卡契诃夫安徒生

钱盼

阅读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各学段的阅读量, 然而如何让量变达到质变, 让有限的阅读发挥无限的作用变得至关重要。

一、比较阅读的概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 最要紧的还是要多比较、多归纳。”比较阅读就是把一篇或者多篇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集中起来, 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从内容、主题、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的辨析, 以明确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用的写作方法。这样的阅读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能更深入地理解、运用文本的表达方法, 全面提高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比较阅读的必要性

与低年级相比, 六年级学生在阅读量和阅读方法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总体来说,其阅读深度依然不够,阅读能力也存在一定问题。实践证明,利用比较阅读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

比较阅读法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 能通过提升阅读量来提高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新课标要求第三学段 (5~6年级)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调查发现, 目前很多六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这个标准, 而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增加,从而有助于阅读效率的提升。第二,通过比较阅读, 能够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局限于单篇文章、局限于教材的固有模式,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从而实现“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第三,通过比较阅读, 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 准确把握文章的本质特征,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构建知识体系, 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利用比较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1.比较写作背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46年的作品。当时, 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 信里附了三幅图, 要求他写篇童话, 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那幅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图片, 配写了这篇童话。正是这幅图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親幼年时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曾说:“妈妈告诉我, 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 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 一直睡到下午。”母亲的童年经历, 让安徒生对饥饿、贫穷有了深切的体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原型就是安徒生的母亲。同时, 安徒生还联想到了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那千千万万的穷苦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了稿纸。

《凡卡》是俄国伟大作家契诃夫于1886年写下的短篇小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剥削之苦, 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 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沙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综上所述,安徒生和契诃夫都处在特殊历史时期, 他们的童年都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文中他们都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以及对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凡卡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比较人物形象

比较阅读时, 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人物形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对同一个人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 也可对不同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极度贫穷,没有鞋子,没有食物,也没有遮风避寒的衣服, 更没有关爱自己的父母。唯一疼她的奶奶走了,预示着小女孩最后的幸福也消失了。契诃夫笔下的凡卡也同样悲惨。他无父无母, 9岁就被送到外边当学徒, 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凡卡的爷爷已经65岁了,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厨房里。

小女孩最后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她所看到的幻景也仅仅是她内心的正常需求。凡卡写了一封爷爷永远也收不到的信,满心欢喜地期待爷爷带他逃离这痛苦的深渊,而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不管是小女孩还是凡卡, 他们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物,是当时最底层的最贫苦人民的代表,必须忍受饥饿、贫穷, 还有社会的冷漠和摒弃。

安徒生和契诃夫都选择孩子这一形象,来表达对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及凡卡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因为他们最底层、最脆弱,最需要保护,可是却被社会无情的践踏,作者选择这样的人物形象是为了更好地突显文章主题。

3.比较人物结局

卖火柴的小女孩最终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她的死亡意味着痛苦的终结,这样的死对她来说是解脱,更是幸福。而凡卡虽然是怀着甜蜜的希望熟睡的,他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睡得越安心,读者越是感到悲哀。

4.比较文章写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写了四次幻景,分别是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映射了她当时的生活处境:饥饿、寒冷、缺爱、痛苦。无论是物质层面, 还是精神层面, 小女孩在现实中都得不到满足, 只能在幻想中寻求丝丝慰藉。虚实结合形成强烈地对比,幻想得越美好, 越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凡卡》一文以凡卡写信为切入点, 述说凡卡遭受的非人待遇, 同时插叙了爷爷守夜及跟爷爷起看圣诞树的情景。文章内容相互穿插, 但读起来并没有凌乱之感。

这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的表达方式, 但对比的方式不同。《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虚实结合的对比,刻画了她悲惨的生活处境,小说的艺术震撼力在结尾表现得最为强烈。而《凡卡》是写信与回忆的对比,《凡卡》集插叙、对比于一体, 让凡卡内心的痛苦、绝望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上。

四、结语

比较阅读会带来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深度的提升, 从而带来阅读能力的提升, 比较阅读属于较高层次的阅读策略, 它需要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和分析才能完成。对比阅读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 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凡卡契诃夫安徒生
安徒生的世界
《凡卡》续写
变色龙
跳高者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克隆快乐
安徒生红绿灯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