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

2019-10-21 13:01王应
读天下 2019年29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自主探究初中物理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引入生活的活水与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将知識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探究;引导策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应放下高姿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特长,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位学生创造塑造自我、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成意义和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当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时,就能帮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桥梁,就能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源头活水”,就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一、 引入生活素材,增强教学时代感

物理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教学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展开主动探究活动,就要在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间找准最佳结合点,引入丰富的生活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教学物理知识,同时指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时代感,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探究欲望。如“纸锅烧开水”的小实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用什么材质的用具烧水,学生回答铁锅、铝壶等。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的是纸锅烧水,你们觉得用纸锅可以烧水吗?能烧开吗?”这样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了教学的枯燥乏味,使教学更加具有真实感、熟悉度,增强了教学的时代感。

而当生活经验与新知学习产生矛盾时,就会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探究动机,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会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此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通过亲自操作实验,会发现纸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安然无恙。这样的教学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将教学与生活、知识与操作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学得愉悦主动,而且学有成效。

二、 模拟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物理课程的改革,初中学生的物理课时数相应地也被减少了,这无疑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物理老师需要在短而珍贵的课堂40分钟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于学生,然而这只是完成了物理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能否在这短短的40分钟内将所有知识掌握是最为关键的。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首次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对其陌生又好奇,此时学生有兴趣去探究物理这一陌生的学科,此时物理老师需要用有趣的物理知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打开物理知识的殿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种是实物情景,一种是语言情境。

在实物情境教学中,物理老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小型试验,探究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定理以及小孔成像的奥妙。尤其是小孔成像这一节,教师可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工具:蜡烛、小孔屏和毛玻璃屏,并一步一步指导学生。首先让学生点燃已准备好的蜡烛,然后调整蜡烛和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火焰、小孔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屏的距离不宜过大。调整后,可以在毛玻璃屏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实像。学生们移动蜡烛或毛玻璃屏的位置,可以看到,蜡烛距小孔越近或毛玻璃屏距小孔越远,得到的像越大。

三、 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提升初中学生物理科学探究能力的最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收获成功,是提高学生物理素养的关键。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学生的科学探究,基本过程是雷同的,都是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评估、交流与合作”这几个步骤。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需要教师认真备好课,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演示中的万无一失。教师在演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得出结论。同时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的步骤,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如在《电磁感应》教学时,我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给学生发放实验器材,实验中让学生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然后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出来。学生能认真操作,准确地描述,实验效果比老师直接演示要强得多。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共同参与,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领悟物理学的思想。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先进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引入生活的活水与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开展合作学习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

王应,贵州省毕节市,贵州省纳雍县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自主探究初中物理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