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易文
摘要:STEM教育是一门以关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及其之间相互整合的学科,以其整合性?跨学科性的教育特征引起了诸多国家教育机构及相关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2017年2月,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增加了工程与技术领域,提高了科学课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为STEM教育引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 STEM教育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STEM教育最先起源于美国,其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更注重学科融合,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科学重点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理解科学真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STEM教育逐步走进中国学生的课堂,笔者有幸参与到STEM课堂模式教学,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启示一:贴近学生生活,构轻松愉快的课堂
STEM有什么样的特点?STEM课堂的问题一定是从生活中来,从真实情境中学习。老师作为引导者、引路者对生活现象或生活情境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他们不会产生陌生的感觉,自然会对学习内容有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循序渐进的接受更多的学科知识。
笔者与众多一线科学教师研究了若干STEM课例,例如:课例《创意纸电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LED灯,利用到铜箔胶带导电的特殊性。通过新旧知识的累积与碰撞,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课例《巧搭胡萝卜塔》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高塔入手,通过设计、对比、测量,利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胡萝卜来展开搭建;课例《桥梁大作战》从生活中常见的形状不一的桥梁入手,利用桥梁形状的不同特点,总结出承重性最好的一款桥梁等这些成功的课例都是在学生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已有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小组内合作进行设计、实验、观察、修改、讨论、整理数据等学习活动,自主完成各项项目。这样的STEM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科学课堂使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学习与实践,这样的课堂更注重体验、理解和认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研究一些科学现象。
二、启示二:开展有趣的实践活动,赋予课堂生命活力
众所周知,STEM教育打破了“坐着不动的课堂”,鼓励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形成以主动、探索、体验、创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STEM教育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再如STEM课例《制作纸电路》一课中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电路的相关知识 ,并能够完成多个LED灯的纸电路作品(科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在纸上平整的铺设铜箔胶带,安装LED小灯泡和纽扣电池等技术以及学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技术目标);学生能绘制纸电路设计图,并完成纸电路作品的制作过程(工程目标);能计算安装LED灯与铜箔胶带的间距以及能计算出使用铜箔胶带需要的长度(数学目标)。这节课通过实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交互碰撞中实现了理解性学习,培养了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和认识。
STEM课程往往是实际操作课,这些课对小学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精力充沛并且喜爱具体的任务。在小学低年级科学课施行STEM课程中,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更加使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长期的兴趣。
三、启示三:多元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STEM课堂模式将多种学科相融合,为了在STEM教育活动过程中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故而STEM教育的评价和传统的课堂模式评价不同,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强调多元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合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等等,更侧重于培养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STEM課程课例中,我们一线科学教师发现,STEM课堂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是项目成果展示——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胡萝卜塔、大桥,学生们的喜悦溢于言表。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STEM活动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在活动关键阶段或者活动完成时,也可以采用总结性评价以检验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STEM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培养STEM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插上科学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蒋大智.小议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焕发活力 《赢未来》2018.06
(2)樊早早.用创客慧眼点亮教育——创客与stem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赢未来》2018.06